三、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
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意识。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带音响设备和无线话筒);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3、web服务器(支持ASP);
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学习资源网;
5、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
七、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
八、教学策略
本节以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吸引学生点击,造成学生机中毒现象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
2、学法:
教案
科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题
1.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授课时长
50分钟
教师
基文
单位
电大房山分校
授课日期
教具
计算机、投影仪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南开大学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2013年版)》1章第4中的容。
教材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点、分类,并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问题探究法、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辅助教学法
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与动手实践法、尝试自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目的及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掌握病毒的主要特点;
3.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及造成的危害;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方法及预防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判断病毒发作时所引起的计算机故障现象;
2.通过合作学习,交流经验,探索病毒的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3.通过网上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资料,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增强对病毒的防意识;
2.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3.教育学生遵守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条例,不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2.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及防治的方法。
难点
对计算机病毒的清除及预防措施
九、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问题引入
3
分钟
  体验导入:把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生机,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生机出现“中毒”现象。
    引导讨论问题:
1、大家此时的心情?
2、大家是否惧怕计算机病毒?
    教师引出: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计算机病毒威胁等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
学生纷纷点击,然后引起一阵哗然。
大家热烈回答
认真听
通过利用模拟“病毒”发作来引入课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震撼学生,让他们对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2
分钟
讲述小黑与小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
小黑买电脑一年多,不见他使用,小白深感奇怪,就问他:“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开电脑呢?”
小黑垂头丧气地答:“真倒霉,电脑买来第二天就中毒了,我一年不开电脑,就是想把病毒饿死再说!”
  设问: 那么,计算机病毒究竟是什么呢?
  教师介绍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就是能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
  小组讨论:根据老师介绍的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各小组讨论大家刚才所点击的“帝国时代”程序是不是计算机病毒,统一意见后由组长将结论提交到评价系统。
  教师利用评价系统展示各小组结论的对错情况(评价系统能显示各小组结果是对是错),并分析:这段程序不是病毒,因为病毒必须能自我复制,且具有破坏功能。
  教师介绍:除了从病毒的定义来判断一段程序是不是病毒外,还可以从病毒的特性来分析。那计算机病毒有那些特性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教师展示熊猫烧香病毒的案例,并和学生一起分析病毒的特征: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教师把“拼图游戏”发至学生机,让学生完成拼图。
(游戏简介:该游戏将熊猫烧香病毒的图标按照病毒的特征分成七个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一个病毒的特征并标明,然后打乱。当图片拼接完整时,熊猫胸前出现“我是病毒”的牌子。)
总结:从病毒的特性看,计算机病毒是来者不善的,它是躲在计算机里的破坏者,那么,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哪些故障呢?
  调查:请大家登录评价系统,点击“课堂调查”进行“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情况调查”。
    教师总结并介绍几个案例分析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会心地笑了
认真思考
认真听讲
热烈讨论
认真听讲
和老师一起分析案例,提炼病毒的特征。
学生玩游戏
积极参与调查
认真听讲
以一个小笑话,引起学生对病毒定义的思考。
通过讨论加深对病毒的定义的理解
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病毒特征的记忆。
(三)分组讨论对策,填写表格提交。
10
分钟
共商对策:为了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同学们分组讨论对策,如有需要可以上网查相关资料。并按组提交对策(在班级讨论区里提交)。
讨论并完成调查
以开展讨论合作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四)教师总结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知识
5
分钟
总结分析各小组的对策,加以完善并形成病毒防治的方法:
1、树立高度防意识;
2、不轻易打开来路不明的文件,尤其是附件;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4、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5、关注病毒流行情况。
那么掌握了这些方法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面对病毒,最重要的是树立高度警惕的防意识。
检验:教师发送伪装成“跑跑卡丁车”的模拟“病毒”发作的程序到学生机,并观察有多少学生会打开。
    情况a:若运行程序的学生较多,教师再次提醒大家要树立防意识,不随意打开来路不明的软件。
情况b:若运行程序的学生较少或者没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称赞,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的防意识。
学生
认真
听讲
学生对老师发送的程序作出反应
通过教师总结,理顺和归纳病毒的防治方法,消除学生对病毒的恐惧感。
(五)
练习
5
分钟
练习:请同学们利用杀毒软件对教师发过来的两个程序进行杀毒。
小结:从练习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树立警惕的防意识,并安装使用杀毒软件,是可以把病毒拒之门外的。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的防意识,通过实践掌握查毒杀毒的技能。
(六)
在线
评价
4
分钟
评价:打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完成本节课学习情况调查评价。
打开评价系统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了解学习情况
(七)
总结
1
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都体会到,只要我们在心里构筑一道防火墙――树立高度警惕的防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措施,我们就能把计算机病毒挡在我们计算机之外,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防意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