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求全责备,曹操不是万能,不是神仙。品评历史人物应该有历史的、时代的眼光,而不能一味要求英雄没
有污点,猛将不能落泪,文官不能动粗。笔者认为曹操首先是一个
英雄,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曹操的政治策略
曹操在政治事业的成功,不仅在他政治理想的宏大,还在于他在政治事业中采取了较好的政治策略。这种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屯田置官,以农养战的经济策略
由于东汉末期腐朽的统治,导致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曹操的势力开始发展壮大,后攻徐州,平叛乱,西迎献帝,曹操完成了一系列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这一系列过
程中曹操发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军粮不继。这是使他最为头疼的事情了,粮草是军队的衣食父母,无粮便不能生存,特别是急战恶战之时,缺粮将会导致整
个战局的变化。
第二、种粮不力。长期的战乱使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根本就没有兴趣参加耕种,天灾还时不时地威胁着田内的庄稼,兴平元
年的蝗虫让“百姓大饿,布粮亦食尽”“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于是天下大饥,民人相食,或易子相食,在这样的背景下,
他们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呢?面对这种现实问题,公元195年曹操发
布了《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
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良式也。”同时用枣祗、韩
浩等议,始兴屯田。“是岁得谷百万斛……征伐四方,无运营之劳,遂兼灭雄克平天下。”。
(二)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
人才是古今统治者最为重视的成败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战乱年代,“人谋”往往胜于天谋,曹操重视人才,善用人才,这成为曹操成
就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
力搜罗,加以重用。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
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
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雄、统一了
北方。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
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刘备的手下有“五虎上将”,之所以列出这五虎是因为人太少了,以此来掩饰人才的缺乏:东吴孙权的手
下挂的上名的也只有甘宁、
周瑜、鲁肃那几个。相比之下,无论哪个时段,曹操的手下都是猛
将如云。在曹操的用人之道里面,只有四个字:“唯才是用”。不
论是名声不好还是贫苦人家的,只要有能力,曹操都会委以重任。
(三)迎天子以令诸侯
其实早在曹操准备迎接献帝之前,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便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袁绍没有用沮授的计谋,他听从了郭图、
淳于琼之说。袁绍与曹操的目的都一样,建自己政权,打自己江山,为后代铺路搭桥,一统天下。但过程有异。曹操讲究顺时以动,善
于顺天以动,善于抓住时机;袁绍争功冒进,恨一步登天,早早暴
露了自己窃取天下的私心,所以袁绍不得不败。最先向曹操提出迎
帝之说的是毛玠,这还是曹操为兖州牧时,毛玠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
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
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
二、军事:兵行诡道
《三国志》中写道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大概有30多次,其
中大部分是胜利的。战场上的曹操把兵行诡道演绎得淋漓尽致:
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战吕布,曹操时而诈死诱吕布来袭,时而令老幼妇孺充任疑兵。最终是吕布
命丧白门楼。破袁绍,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绍的援军到达之前
将乌巢给烧了。日后对付袁谭、袁尚的时候,采取了郭嘉的计谋,
耐心等待,最终等来了二袁的分-裂。不费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孙康
的人头。通过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确实很了得,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狼狈。长坂坡一战,为了突出
赵云和张飞万人莫敌就把曹操当个陪衬来写,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获全胜,而刘备只是没有全军覆没而已。曹操为数不多的`三国演义人物评价
败仗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死伤惨重,几乎是被消灭,但因关羽讲义气,放过了他们,所以,他们
“死里逃生”,后来,又“死而复苏”,又成为了一个大国。但凭
良心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前半段是占据了上风,而且是绝对性的,对于最后的失败,可能是曹操一生胜仗太多,使得他过分相信自己。总体来说,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三、人品:多疑与宽宏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是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简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思想
的影响和人民众的爱憎感情影响,是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为“乱臣贼子”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
中曹操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分析[篇2]
首先,作为一代霸主,他雄才大略、见识高超。这一方面在与同为奸雄的袁绍的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的对比中突出得更为鲜明。如
曹操入冀州后,有须发皆白的父老数人跪于地,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生怨”,歌颂曹操“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使百姓
“可望太平矣”。
其次,虽然曹操奸诈巧伪,但同时也具有仁德之心,争取民心,爱惜百姓。他虽然知道刘备胸怀大志,久为必患,但是他认为“方
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为也。”在关羽挂印封
金离去时,曹操又认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裴松之赞扬曹操
有王霸之度,休美之心。
再次,曹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领州牧之后,就急忙“招纳贤才”,荀彧来投奔,他认为是“吾之子房”;郭嘉应聘,曹操以为是“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荀彧与郭嘉后来果
然成为曹操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典韦、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
投奔,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均成为
曹操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将。
但另一方面,曹操信封的人生原则又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当争取民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抵触时,她就会
视民命如草芥。如杀吕伯奢、血洗徐州。同时,对待部下,他是阴
险和残酷的,如借仓官的头来稳定军心,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假名借势之举,确实是一种明智的
表现,是他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欺君罔上”的行为,因之小说一再骂他“名为汉相,
实为汉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