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的石雕艺术
徽州既是地域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其范围包括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明清时期徽商势力兴起,为光耀门楣,他们回乡后大兴土木,据?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徽商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建筑文化,被誉为“东南邹鲁〞,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夜明珠〞。同时,“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的习俗也铸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徽州三雕〞艺术。
石雕为“徽州三雕〞之一,主要选用徽州青石及茶园石为原料。两种石料泽有别,观感亦有差异。石雕主要用于徽州建筑的基座、柱础、栏杆、漏窗、门楼等构件上,石质材料耐久,常用于建筑物的外部装饰。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石雕纹饰相对简单,不及“徽州三雕〞中的木雕和砖雕纹饰复杂,主要为动植物纹和博古图案,山水、人物不多见。本文从徽州石雕的图案入手,结合安徽博物院馆藏的一些石雕珍品,对徽州古民居的石雕艺术做初步的探讨。
狮子是徽州石雕中的常见题材,石坊、门楼之上常见其身影。狮子在我国古代被视为一种灵兽,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南狮〞和“北狮〞两大流派,后随着徽州建筑大量兴建,徽州狮子因
徽州既是地域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其范围包括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明清时期徽商势力兴起,为光耀门楣,他们回乡后大兴土木,据?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徽商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建筑文化,被誉为“东南邹鲁〞,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夜明珠〞。同时,“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的习俗也铸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徽州三雕〞艺术。
石雕为“徽州三雕〞之一,主要选用徽州青石及茶园石为原料。两种石料泽有别,观感亦有差异。石雕主要用于徽州建筑的基座、柱础、栏杆、漏窗、门楼等构件上,石质材料耐久,常用于建筑物的外部装饰。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石雕纹饰相对简单,不及“徽州三雕〞中的木雕和砖雕纹饰复杂,主要为动植物纹和博古图案,山水、人物不多见。本文从徽州石雕的图案入手,结合安徽博物院馆藏的一些石雕珍品,对徽州古民居的石雕艺术做初步的探讨。
狮子是徽州石雕中的常见题材,石坊、门楼之上常见其身影。狮子在我国古代被视为一种灵兽,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南狮〞和“北狮〞两大流派,后随着徽州建筑大量兴建,徽州狮子因
其独具一格的姿态,又成为区别于“南狮〞和“北狮〞的第三大流派。在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中,徽州先民还总结出关于狮子造型的口诀,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条尾巴拖后头〞“铜铃眼,方宽口,铜头铁额大蒜鼻,嘴张齿露舌头伸〞。这种造型的狮子具有亲呢可爱之憨态,同时不失镇宅、招财的威慑力。
安徽博物院?徽州古建?展厅中展出了许多关于徽州狮子的明清石雕。
狮子绣球纹石坊
残长158厘米,宽30厘米,厚43.5厘米。该石坊雕刻狮子戏绣球图案,一狮卧于石条之上,其前方有一高浮雕绣球,绣球上浅雕花卉,其周围绶带缠绕;狮后为一龙头口吐绶带,绶带穿过狮子直至石条前端,与绣球缠绕在一起。
绶带狮纹石坊
长125厘米,宽52厘米,厚45厘米。浮雕一只英勇威武的狮子,双目圆睁,张牙舞爪,正在戏舞绶带。这两件都是明代作品,简单大方,古朴典雅。狮子戏绣球、耍绶带寓意喜事连连、幸福不断。
石雕倒挂狮子
高132厘米,宽80厘米。这是一件清代作品,石质细腻,雕工相对繁缛,刻一呈倒挂状的狮鹿的寓意和象征
安徽博物院?徽州古建?展厅中展出了许多关于徽州狮子的明清石雕。
狮子绣球纹石坊
残长158厘米,宽30厘米,厚43.5厘米。该石坊雕刻狮子戏绣球图案,一狮卧于石条之上,其前方有一高浮雕绣球,绣球上浅雕花卉,其周围绶带缠绕;狮后为一龙头口吐绶带,绶带穿过狮子直至石条前端,与绣球缠绕在一起。
绶带狮纹石坊
长125厘米,宽52厘米,厚45厘米。浮雕一只英勇威武的狮子,双目圆睁,张牙舞爪,正在戏舞绶带。这两件都是明代作品,简单大方,古朴典雅。狮子戏绣球、耍绶带寓意喜事连连、幸福不断。
石雕倒挂狮子
高132厘米,宽80厘米。这是一件清代作品,石质细腻,雕工相对繁缛,刻一呈倒挂状的狮鹿的寓意和象征
子,前两脚捧绣球,后两足倒挂于墙上,嘴巴张大,憨态可掬,身上雕刻草叶状纹饰,呈现出一片桔祥喜庆之气。
圆雕石蹲狮
此座石雕不像前面介绍的戏绣球、耍绶带狮子石雕中的狮子憨态可掬、喜气洋洋,而具有“镇邪魔,壮官威,纳瑞福〞的威力。它高139厘米,宽88厘米。体形高大,威武勇猛,双目圆睁,怒视前方,两前脚捧绣球,球上浅雕绶带、花卉纹饰,两后腿曲卧蹲坐于须弥座上,充满尊贵和威严。这种镇宅石蹲狮通常是成双置于建筑物门口,雄狮居左,雌狮居右。雄狮的右爪下雕刻绣球即是权力的象征,寓意将权力玩弄掌握于股掌之间;而雌狮左爪下那么雕刻幼狮,日“太师少师〞,意思是子嗣兴盛、世代高官。
徽州先民不独钟情于狮子,鹿、鹤乃至想象中的麒麟、天禄都为徽州先民所喜爱。鹿自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鹿鹤同春是徽州三雕常见题材,象征春天来临,万物欣欣向荣。
明代石雕天禄献瑞华板
长148厘米,宽50厘米,厚10厘米。该华板由两块石板组成,浅浮雕。该华板遍布祥云,两只天禄乘云驾雾奔腾而来,口吐瑞气,生动活泼。天禄有俸禄之意,?孟子·万章下?:“弗与
圆雕石蹲狮
此座石雕不像前面介绍的戏绣球、耍绶带狮子石雕中的狮子憨态可掬、喜气洋洋,而具有“镇邪魔,壮官威,纳瑞福〞的威力。它高139厘米,宽88厘米。体形高大,威武勇猛,双目圆睁,怒视前方,两前脚捧绣球,球上浅雕绶带、花卉纹饰,两后腿曲卧蹲坐于须弥座上,充满尊贵和威严。这种镇宅石蹲狮通常是成双置于建筑物门口,雄狮居左,雌狮居右。雄狮的右爪下雕刻绣球即是权力的象征,寓意将权力玩弄掌握于股掌之间;而雌狮左爪下那么雕刻幼狮,日“太师少师〞,意思是子嗣兴盛、世代高官。
徽州先民不独钟情于狮子,鹿、鹤乃至想象中的麒麟、天禄都为徽州先民所喜爱。鹿自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鹿鹤同春是徽州三雕常见题材,象征春天来临,万物欣欣向荣。
明代石雕天禄献瑞华板
长148厘米,宽50厘米,厚10厘米。该华板由两块石板组成,浅浮雕。该华板遍布祥云,两只天禄乘云驾雾奔腾而来,口吐瑞气,生动活泼。天禄有俸禄之意,?孟子·万章下?:“弗与
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此人命当食天禄,因子而食邑,庸可煞乎?〞天禄献瑞反映出徽商渴望入仕改变身份地位的美好愿望。在传统社会里,商贾处于四民之末,徽商虽然有钱但自惭于地位低下,求学入仕成为徽州人提高社会地位、光宗耀祖的最正确途径,因此徽州先民对于入仕异常看重,这种风气也反映到徽州三雕中,常见的有:魁星点斗、蟾宫折桂、十八学士、金榜题名、状元及第、五子登科、文武状元、衣锦还乡等。而鹿、天禄这些象征入仕、俸禄的桔祥之物成为徽州先民之所爱,将其刻画于徽州三雕中也是顺理成章的。
清代十鹿图石雕
长266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该石雕生动刻画了这样一幅场景:祥云瑞松,松下草地上十只鹿在欢跃跳跃,天空中几只小鸟欢呼雀跃,引得鹿驻足观望,宛如一幅清新隽永的深山野趣图,可谓徽州石雕一绝。古人谐音“鹿〞同“禄〞,寓意做高官、享受俸禄。
由于受材质影响,徽州石雕中人物故事的数量较少,但其中也不乏精品。
清代人物图石雕
长302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该石雕呈长条状,以浅浮雕祥云瑞鹤为背景,在开凿的三方框内深浮雕三组人物,自左至右第一幅图刻画树木茂密,景宜人,一青年男子荷锄行
清代十鹿图石雕
长266厘米,宽60厘米,厚13厘米。该石雕生动刻画了这样一幅场景:祥云瑞松,松下草地上十只鹿在欢跃跳跃,天空中几只小鸟欢呼雀跃,引得鹿驻足观望,宛如一幅清新隽永的深山野趣图,可谓徽州石雕一绝。古人谐音“鹿〞同“禄〞,寓意做高官、享受俸禄。
由于受材质影响,徽州石雕中人物故事的数量较少,但其中也不乏精品。
清代人物图石雕
长302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该石雕呈长条状,以浅浮雕祥云瑞鹤为背景,在开凿的三方框内深浮雕三组人物,自左至右第一幅图刻画树木茂密,景宜人,一青年男子荷锄行
走于田间,路边一老者和一孩童正坐于田头喝茶休憩,老者长须飘飘,正与孩童在说笑;中间一幅刻画古木葱郁,花草幽香,三位朝廷大员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端坐于朝堂之上,面露喜注视着一位从旁边走来准备应考的书生,书生身后还跟着一位官员,他手执笏板与上面端坐的官员打招呼,似在赞叹这位书生是可造之才,前途不够限量;最后一幅表现的是一人在树下垂钓,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旁边路上一樵夫荷柴而归。这组雕刻是徽州生活“渔〞“樵〞“耕〞“仕〞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徽州人希望子孙脚踏实地,有积极的抱负理想和人生态度的美好愿望。
清代戏剧故事石雕
长67厘米,宽29.5厘米,厚14厘米。平面呈长方形,深浮雕,表现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空城计的人物战争场面。图中军旗招展,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起振奋、将士奋勇杀敌的生动形象跃然石上。?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赵云大战长坂坡等故事在皖南流传甚久,影响深远。徽商“贾而好儒〞,是真正意义上的儒商,“诚〞、“信〞、“义〞、“仁〞是其传统经商之道。而?三国演义?正是宣扬儒家仁、义、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等思想,因此其中的许多故事在徽州深得人心,是徽州三雕的常见题材。
清代戏剧故事石雕
长67厘米,宽29.5厘米,厚14厘米。平面呈长方形,深浮雕,表现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空城计的人物战争场面。图中军旗招展,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起振奋、将士奋勇杀敌的生动形象跃然石上。?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赵云大战长坂坡等故事在皖南流传甚久,影响深远。徽商“贾而好儒〞,是真正意义上的儒商,“诚〞、“信〞、“义〞、“仁〞是其传统经商之道。而?三国演义?正是宣扬儒家仁、义、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等思想,因此其中的许多故事在徽州深得人心,是徽州三雕的常见题材。
徽州石雕雕工精美,古朴典雅,集黄山白岳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值得我们去慢慢欣赏、品鉴和研究。徽州石雕之所以珍贵,就在于那一刀一琢所融进的传统文化精髓,它是徽州民间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徽商雄厚的资本以及“贾而好儒〞的文化秉性的见证。
参考文献:
【1】叶鸣声,郗延红,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吴莎,徽州民居木雕装饰的民俗审美属性及价值初探[C],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21
参考文献:
【1】叶鸣声,郗延红,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吴莎,徽州民居木雕装饰的民俗审美属性及价值初探[C],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2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