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五年级《摇船调》
执教:
课题《摇船调》
【课 题】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丰收之夜”——《摇船调》
【执 教】松江区叶榭学校 徐石长
葫芦丝怎么吹【教学对象】五年级四班
【课 时】第二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2. 为《摇船调》第一部分旋律创编二声部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摇船调》的情绪;乐于与伙伴运用葫芦丝学习吹奏,进一步体验歌曲的童雅、风趣和欢乐。
2.初学歌曲《摇船调》衬词部分;尝试为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创编二声部,并运用葫芦丝进行合奏。
3.运用模仿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比较、练习、合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摇船调”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摇船调》衬词部分并能学习吹奏。
【教学难点】
创编二声部并尝试合奏,初步做到协调。
【教学突破口】
1. 实践体验,感受情绪,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2. 主动参与,互动合作,创建平等和谐教学氛围。
3. 模仿操作,探究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及说明】
一、 复习歌曲 创设氛围
1. 演唱歌曲《摇船调》第一部分
2. 用葫芦丝吹奏旋律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欣赏了歌曲《摇船调》,并学习了《摇船调》第一部分。本环节为复习部分,要求学生的演唱和吹奏尽量能优美连贯,同时也通过歌唱,创设和营造学习音乐的氛围。 |
二、 新授歌曲 体验吹奏
1. 体验感受
(1)出示《摇船调》歌谱,教师范唱衬词乐句,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提问: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摇船时小朋友怎么样的心情?
(2)师生“摇船”律动,体验感受音乐
设计说明:通过教师范唱使学生对音乐有直观感受,根据节奏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和自豪、得意的心情,使学生愉悦身心,为学习活动提供情感基础。 |
2.学习吹奏
(1)视唱乐谱
(2)教师范奏
提问:哪些地方用的是断奏?哪些地方是连奏?
(3)空指练习指法,尝试吹奏
(4)寻吹奏难点,自主练习
(5)完整吹奏旋律
设计说明:用葫芦丝学习吹奏,牢固掌握乐谱所提示的节奏、音高、连断对比、强弱变化等相关要求,为歌词演唱提供学唱基础。 |
3.学习歌唱
(1)加入歌词演唱衬词
(2)教师指导演唱
(3)完整演唱衬词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衬词乐句“音断气连”的演唱方法,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掌握演唱方法同时情感得以抒发。 |
三、 完整演唱 吹奏歌曲
1.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2.连贯吹奏歌曲旋律
设计说明:运用“对歌”演唱形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演唱和吹奏全曲,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歌曲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
四、 自主合作 创编旋律
1.导入创编
(1)师生合奏,感受体验
(2)教师示范创编并引导学生创编
2.创编与展示
(1)小组合作,为歌曲《摇船调》第一部分创编二声部
(2)生生合奏,展示成果,评选“最佳创编奖”
3.二声部练习
设计说明:为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创编二声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勇于思考、乐于合作,在教师引导中,通过体验、感受葫芦丝合奏效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主、合作的能力。 |
五、 师生互动 吹奏歌曲
设计说明:根据学生的创编成果,把学生自己推选的“最佳创编奖”的作品,加入到歌曲的完整吹奏中,展示学生的合作成果,也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实践、多创造。 |
六、 归纳总结 提出希望
这节课,我们新学了台湾汉族(客家)民歌《摇船调》的衬词乐句,完整地感受了歌曲的童
雅、风趣和欢乐。同学们开动了脑筋,尝试了为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创编二声部,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锻炼了创编能力。希望你们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多实践,多创造,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通过你们的创造和表演尽情地展现出来。
七、 合作吹奏 展示曲目
1. 《童年的摇篮曲》
2. 《捉迷藏》
3.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歌曲《摇船调》是流行于台湾的汉族客家民歌,歌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采用了幽默风趣的猜谜方式展开,歌词结构借鉴了民间对唱的形式,生动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本课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继续引入“对唱”形式表现台湾民歌《摇船调》,并通过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学习和乐曲展示,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结合本课内容对学生进行“两纲”的民族精神教育。
器乐进课堂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辅助歌曲学唱或辅助音乐欣赏,优化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一种为较为专业的器乐学习,为音乐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本课采用的是辅助歌唱学习的形式,以器乐教学为切入,帮助学生把握音高、节奏、强弱对比、连段对比等要求,达到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
一、听觉领先动觉切入,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首好的歌曲其优美的旋律、诗词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能让听众陶冶其中,继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学唱热情,我先通过复习歌曲第一部分,用歌词演唱和葫芦丝吹奏把第一部分的歌曲情感表现出来,然后通过范唱衬词和模仿“摇船”的律动,引导学生进入学唱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歌曲衬词部分的热情。这样,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在感受活泼欢快情绪的同时记住了活泼跳跃的旋律,为学唱歌曲衬词部分作好了铺垫。
二、“情”、“技”交融,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感受和体验了歌曲两部分不同的情绪后,如何来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内心的感受呢?这样,
学习歌曲演唱和吹奏技能就顺其自然了。新课标提出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要“强化音乐审美,淡化知识技能”。我想,淡化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不要知识技能,而是要优化学习,使知识技能为感受情感服务,以情引技,以技促情,情技交融。因此,本课我采用器乐辅助唱歌的形式,以器乐学习为切入,优化知识技能的学习,帮助理解和表现音乐。在乐谱学习中,我设计葫芦丝学吹环节,用葫芦丝的吹奏帮助学生把握音准等要求,为学唱歌词作准备。在衬词学唱环节,通过提示、引导等内容,指导学生的演唱,让学生能够用动听的声音和“音断气连”的方法演唱衬词,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然后结合上一课时掌握的本领,完整演唱和吹奏歌曲,使学生情感得以抒发,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激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音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以音乐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进行一些创编活动,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的能力。本课中,我以感受双声部合奏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进而组织学生为歌曲第一部分创编二声部,并通过小组展示,用葫芦丝把创编的二声部演奏出来,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的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