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制作》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电脑制作》
授课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兴趣知识类
学习时间:每周1课时
一、课程性质
 
我校开展《电脑制作》课程,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迅猛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我校《电脑制作》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电脑制作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电脑制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素养。
    “电脑制作”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电脑制作”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小学“电脑制作”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四、课程目标
   
小学阶段“电脑制作”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五、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应用。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创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6、课程实施
(一)课堂教学建议
    在电脑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转变师生角,突出主动创新。
2)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模式: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法
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
5)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6)正确处理基本操作技能、获取信息与游戏关系。避免出现游戏课、自由课和放羊课的不良局面。
计算机课(二)教学设计理念
    “电脑制作”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结合我对电脑制作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在“硬环境”上,首先要把计算机房做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上要安装网络教室管理软件,便于
教师控制和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软环境”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要为“技术”个“载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练兵”的机会,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做成一份图文并貌的作品。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所以“应当提倡学以致用”,“在开好电脑制作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
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为了尽快的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事实上,学生在信息资源的拥有上非常有限,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保障,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舞台。
那我们又如何来进行整合呢?一方面,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指导小组中安排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信息技术顾问。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有技术需求时,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生活中。主题化教学是一种在学习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活动中,缺少知识性资源,教师比较难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很难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应用技术进行表达与学习。为此,可以制作一些主题学习活动网站,以此为学习阵地,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一种学习实践的环境。
3、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电脑制作规定的培养
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学习情况。一方面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保证电脑制作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继续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为评价基础。要注意体现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