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近代风云人物
1摘要
2关键词:南安、近代史、革命先烈、济世人才、文化教育家
3正文
1840年战争开启中国的近代史,清王朝的末世之路,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五四运动的反抗浪潮,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国共两党的分分和和及走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至取得抗战的胜利,这一百多年的血雨腥风,多少仁人志士秉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多少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多少黎民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风雨飘摇的岁月,他们是时代的强者!
家乡的这一片小土地上,他们用“小米加步”依然能够轰轰烈烈地大干革命。革命先烈张栋梁(1910-1938),又名张幼庭,福建省南安县官桥镇岭兜乡人,菲律宾华侨。1929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受命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创办梅岭小学,以教员身份做掩护,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担任中共岭兜支部书记。1932年组建红军游击队,开辟革命根据地。1935年秋,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晋南游击区,红军游击队在与敌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后,终因敌强我弱,并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苏区领导人分散隐蔽。张栋梁因受到敌军辑捕,被迫返回菲律宾,改名张幼庭在怡朗华商中学任教。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 年6月发起成立“怡朗华侨救亡协会”。1938年1月参加菲律宾“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以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前往战区采访报道抗战情况。同年7月由汉口乘船去九江途中,在蕲春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张栋梁以多种形式开展革命运动,不拍牺牲,灵活多变,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佩服,从乡里的农民运动到国共的战争,张栋梁一步步的参与到革命的浪潮中来,坚定共产主义并为此而奋斗,他是家乡的骄傲!
同样是华侨的先进分子梁天我(1914-1944),福建省南安县象山乡人,新加坡归侨。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曾任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其后调到华南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工
作,曾任团长。1944年夏天,日军侵犯湖南、广西,梁天我在贵州参加对日作战中不幸阵亡。梁天我站到革命的前线中来,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危,他义不容辞!
李刚(1914-1941),福建省南安县诗山乡人,马来西亚归国华侨,闽中游击队领导人之一。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是从事城市地下斗争,1934年回南安诗山组织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任中共金淘区委委员兼区共青团书记。1935年秋任中共晋南县委委员。1936年秋,中共晋南县委改为晋南工委,负责组织工作,在晋江塔头一带以小学教员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恢复晋江等地的党组织。1937年7月任中共闽中工委委员,负责晋江、南安和惠安一带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1940年冬调闽北进入中共福建省委干校学习,并在闽北山区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抗日游击区发动大规模“围剿”,包围了省委干校。李刚在与部分人员一道突围后,隐蔽在偏僻荒山中坚持游击作战,依靠野菜充饥。同年2月14日,因疾病冻饿,牺牲在福建崇安的犁头尖山上。
家乡的这三位革命人士都来自归国华侨,他们接受过先进思想的熏陶、洗礼,他们是好的领导者,带领家乡的农民积极地配合革命战斗,不仅保护家乡这片圣土,也为国家的统一扫除何启南
后顾之忧。他们是家乡的骄傲,革命战争中一定还有千千万万的牺牲者,或许他们微乎其微,然而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是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之源,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感受革命人士的光辉事迹,回首家乡的文化经济发展,在这样一个战乱时期,革命动力的后备资源,强大的经济,精神的支柱又来源于哪呢?
最让我引以为豪的要数高中母校校主李光前先生。校主李光前(1893-1967),原名李玉昆,梅山人。幼年在故乡私塾读书,10岁随父南渡新加坡,于英印学堂学英文、算术,后入养正学堂学中文。光绪三十四年回国,获得清政府公费,入南京暨南学堂。宣统三年升入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嗣后转入唐山路矿专门学堂(交通大学前身),1912年回新加坡谋生。初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不久,进政府测量局附设的测量专门学校当实习员,同时攻读美国土木建筑工程式学院土木筑工程科,1915年毕业,为侨领陈嘉庚、庄希泉赏识,初受聘于庄希泉与友人合办的中华国货公司任英文秘书,翌年应陈嘉庚之聘出任陈氏橡胶公司经理,深为陈嘉庚所信赖。1920年,与陈嘉庚之长女陈爱礼结为伉俪。
1927年,光前在麻坡创办南益烟房,翌年改为南益橡胶公司,专营橡胶加工贸易。事业迅
1927年,光前在麻坡创办南益烟房,翌年改为南益橡胶公司,专营橡胶加工贸易。事业迅
速发展,业务拓展到橡胶园、黄梨(菠萝)园和罐头制品及金融业。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正是用这笔钱,李光前终于在麻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他的胆魄和眼光甚至让陈嘉庚都为之点头称赞。
公司开业的第3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生意很艰难。在资本薄弱、惨淡经营的情况下,李光前凭着他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勉强支撑,始终没有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被挤垮。
1931年,经济危机即将过去,李光前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扩大资金,将公司改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又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几年后,李光前的企业扩展到泰国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了。
李光前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并为之作出突出贡献。1927年李光前独立创办企业,开始以独立资产不断资助厦门大学。校史记载:“至民国十六年始,承黄奕住、曾江水、叶玉堆、李光前
、黄庭元、林文庆、殷碧霞诸先生及新加坡进公司,陆续捐助各项经费,合计国币20万元。”1934年,陈嘉庚的公司收盘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各校历年经费都得到李光前的大力支持。就在当年,李光前和黄奕住、林文庆及进公司共捐资10万元作为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的经费。1934年,陈嘉庚筹措16万元购买400英亩橡胶园,拟作厦大基金,李光前捐资5万元。他接任别人担任南洋中学的董事长,负责学校每年的经费、建筑费等,修建校舍,新建国专图书馆。同时,他还兼任着南益学校、道南学校、导侨学校、光华学校、侨南学校等9所中学和十几家会馆的董事,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够帮忙教育,他从来在所不辞。抗日战争时期,李光前在故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1943年,又创办“国光中学”。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扩建梅山学村。除了恢复他于1939年创建的国专小学外,又扩建国光幼儿园、国光中学、国专医院和国专影剧院。梅山学村由此一跃成为名闻中外的学村,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各种福利设施齐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已成为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
经济是民族发展的强大支柱,文化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李光前先生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贡献为祖国增添了宝贵的一笔笔财富。
中国的近代史在战火硝烟的弥漫中前进,家乡的人们也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既有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也有心怀祖国,投身教育的济世仁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的征途,即使在家乡南安这片如指甲般细微的小地方,革命如火炬般熊熊燃烧,迸射着神圣的光芒。
4结论
家乡的近代史,革命战火燃烧的岁月,有无数的革命志士在顽强的奋战,甚至牺牲,农民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小米加步”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农村的经济相对较落后,但无数的企业家,海外华侨都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支持家乡的革命;文化教育的建设培育新的人才,为国家今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我们南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踏着无数先辈的肩膀走过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始终秉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增添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