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下
文艺直通车
视听艺苑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策略探析
——
摘要:《故事里的中国》以话剧呈现故事,深度解码故事背后的秘密,让受众真听、真看、真感受故事里
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情感,以综艺承载经典,将文化趣味传播,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大创新。文章从题材选择、呈现方式、文化传播三方面探索剖析《故事里的中国》创新之处,以期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策略《故事里的中国》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蓬勃发展,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接收到各种信息,也逐渐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的习惯,这对电视节目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留住观众就成为电视媒体迫在眉睫的问题,节目创新之战拉开序幕。《故事里的中国》大胆结合影视、戏剧等形式,使内容更具有观赏性,采用综艺化的呈现方式提高节目趣味,撒网式地选取多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实现了文艺、话剧、访谈、综艺节目的融合,兼顾了娱乐性和互动性,从而拉近观众和节目之间的距离,赋予文化类综艺节目新的吸引力。本文将从经典重塑、三重创新、文化共识三方面探索《故事里的中国》的节目创新策略。
经典重塑:多维度再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的文艺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故事里的中国》一改以往节目对经典的单一定位,选择多维选题,打破传统文艺类综艺节目的局限性,让经典在舞台上百花齐放。
内容之维:撒网式选择。《故事里的中国》在文艺作品的选择上除了有熟知的经典故事,如《焦裕禄》
《林海雪原》等,还选择了一些反映大时代的小故事,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凡的世界》《凤凰琴》等,这些故事或细腻平淡,或惊天动地,但它们都反映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选择开始多元起来,进行撒网式挑选,让更多微小但有意义的故事登上舞台,让大众熟知。例如必读书籍《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全景式表现我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很多人看过这部小说或影视作品,但很少了解作者路遥及他创作这部小说的历程,他在那个时代的苦楚、他所面临的挑战,而这些背后的故事比起小说本身,更能够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打动人心。《故事里的中国》的内容创新,让观众可以多维度地聆
听到更多面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再单单是那些如绚丽多彩的经典故事,更是这些如小草一般不起眼却又坚韧的故事。重温经典是对心灵的洗礼,通过“撒网式”的内容选择,让一些本被遗忘的或未曾被关注的人和故事重获新生,让观众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中国,更加有动力传播我国优秀文化。
传播之维:解谜式描绘。《故事里的中国》采用解谜的方式,带领观众拨开历史的迷雾。对于很多经典,人们也许有所耳闻,但又不知具体内容,《故事里的中国》正是以此为基础,针对每一个经典展开调查,最后将较为具体的、权威的内容展现给观众。例如,在节目《瞿独伊》中,节目一开始以“和共产党同龄的人”引入本期主题人物,抓住观众的好奇心。通过对瞿独伊老人的多年挚友表妹以及狱中之友三人的采访解开那些关于瞿独伊老人不为人知的故事。随后镜头聚焦戏剧表演,将瞿独伊老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片段衔接,直接拉近观众与瞿独伊老人之间的距离。其中,神来之笔是最后出现的《国际歌》,
在话剧演绎过程中,包括节目衔接时曾多次提到“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多次循环响起,在观众心里一点点烙下痕迹,爱国情怀在一次次歌词的出现中渐渐激起。随着剧情推至最高潮,全体演员高声合唱《国际歌》直击泪点,彻底唤醒观众浓烈的情怀和深沉的敬畏,升华经典。如此环环相扣,既达到了节目效果,又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传递了出来。
展示之维:戏剧化装饰,年轻化渗透。《故事里的中国》的最大创新之处就是戏剧舞台的运用,利用戏剧的直观性、感染力和对话感,结合主舞台和分舞台同频切换,将空间揉碎,把经典拆开重组,以旧换新,拓宽文艺类综艺节目展示维度。戏剧化装饰让经典与时俱进,削弱了历史的沉闷感,使经典
声屏世界2023/12
文艺直通车
视听艺苑
人物更加平易近人。此外,在戏剧演员的选择上,《故事里的中国》不仅选择了我们熟知的国家话剧院的专业演员们,还有流量明星的加持,节目邀请了多位童星参与,而童星出身自带关注度和争议,并且作为新生代演员,他们的粉丝体大多数也是年龄相近的青少年,一时间大量青少年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节目和经典本身,这种强强联手的组合,实现了文化的“年轻化渗透“,增加了节目曝光度,助力节目的年轻化传播,引导年轻观众汲取经典中的文化内涵,学习经典所传达的中国精神。利用明星自带的流量和噱头进行文化传播是极其冒险的,但从《故事里的中国》对流量明星的选取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结合和尝试。在流量明星的加持下,节目吸引了更加广泛的受众体,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和曝光度,同时流量明星的参与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观众们在关注明星的同时,还能够深入学习了解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正向的关注,不仅对流量明星本身有一定的约束,还能引导所谓的“饭圈文化”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一举多得。
重创新:话剧影视综艺呈现
《故事里的中国》采用全新的节目架构,融合影视、话剧、综艺形式,加强了视听效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达到了节目效果的最大化。剖析该文艺作品,以期唤醒国民意识和历史认知,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话剧化内核。整个节目最大占比就是话剧舞台的呈现,这也是整个节目的内核和最具特的创新之处。这种把剧场搬上舞台,利用话剧自带的沉浸感支撑经典故事,为经典故事穿上华美的外衣。随着剧情的步步推进,观众也融入整个话剧当中,如此设计得以最大化展示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戏剧化虽然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但过度戏剧化也会导致节目过度娱乐化和文化内涵丢失,《故事里的中国》很巧妙地拉住了这条中间线:“既要做到让观众有观的沉浸式体验感,又不能让观众忘记这是
电视节目。”[1]例如在《凤凰琴》一期中,乡村教师一家四代坚
守乡村的故事,在话剧演绎部分,观众感动于乡村教师的淳朴、执着、传承和无私奉献,主持人在访谈时几度哽咽失语,又让观众从表演中剥离出来,正所谓“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只是一个感人的表演”。这种情感的触动,是语言不可触及的。这样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希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滋养和思想的洗礼。如此的创新之举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并激发了观众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思考和认知。
影视化表达。节目参考影视表达的方式,设置了三个舞
台来支撑话剧展示,呈现“1+N ”舞台。节目中的一号主舞台主要展示角心理,演绎主题故事,外景建构等,二号和三号分舞台则是用于辅助,例如平行时间另一头发生的事情、内景等。现场录制时,三个
舞台同时演绎,舞台来回切换,看似割裂但又好像有细丝将它们牵引在一起,呈现平面又立体的“1+N ”舞台,在空间里创造空间,削弱话剧幕与幕之间转换的边界感,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和角成为“共同体“。例如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期中,观众可以在一号主舞台一半看到是李侠和战友交接情报,同时在一号主舞台的另一半是国民党严密的搜查,两边位置来回切换,用这样的艺术手法直面展示搜查的穷追不舍和情报对接的谨慎和艰难。一号主舞台中何兰芬在阁楼发电报,超过五分钟时即将失去爱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和二号、三号分舞台在阁楼完成任务的李侠微笑面对死亡,景和景的来回切换,通过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将悲壮的气氛渲染到极致。
影视化的表达是媒介的融合,更是对中国精神和中国舞美传递的新探索。“每一次对经典的重新演绎就是经典的又一次焕发新生。[2]利用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舞台感染力和冲击力带给观众。
综艺化呈现。“访谈+表演”是节目的主旋律,从综艺节目的角度来看,像是在访谈中加入了节目表演来丰富内容,但访谈环节在节目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节目中的访谈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与本期内容的表演者或创作者的交流,一是与本期内容的主要人物的接触者或人物自己的交谈。访谈,是个体记忆释放真情实感。[3]节目设计的可旋转的人型桌传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完善演绎缺口的同时也阐释了作品主题。在对亲历者、见证者、创作者或表演者的现场或外场的采访时,主持人代替观众发出疑问,嘉宾对此一一回答,做到真听真共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经典背后的细节,由此激发情感共鸣,达到节目情感张力的提升。当然,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物的现实支撑再进行表演,大幅度深化了整
期内容,填补了访谈的平淡,又拉高了不可言说的表达空间,提高了观众的接受程度,更好地传递了精神价值。通过访谈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观众能够更全面了解经典人物和经典故事,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和情感共鸣。这样的创新设计让观众通过目睹真实的对话和表演,深刻感受到经典人物和经典故事的力量和魅力。
文化共识:价值可视化传播
如何弘扬中国文化,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一直是我国文艺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节目要运用好新媒介,掌握时代发展趋势,了解受众需求,用一个个鲜活的
2023/12下
文艺直通车
视听艺苑
作品勾勒中国形象,用话语传递中国声音,激起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新媒体实现泛传播。节目在多平台播出。将各种媒体链接起来,“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占网民整体的96.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
94.8%。”[4]这些数据都表明新媒体传播已经是主流趋势。为
了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节目,就必须把握新媒体,让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例如,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猜你喜欢”功能,会将该节目的经典片段进行推送,精准地将内容呈现到对此感兴趣的观众面前,并且视频下方还有片段概述,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获取和分享信息。“央视网”的一键搜索功能已经实现垂直定向传播,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平台纷纷转发节目视频,根据内容引出话题热潮,例如“白求恩精神”“张桂英精神”等话题就引发了网络热议。
新媒体实现了泛传播,实现了受众全覆盖,甚至成功实现了文化低龄化渗透,构建起一个全平台互动
场域,成为全新的文化渗透力量。《故事里的中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多平台的播出和互动传播,实现了文化的广泛渗透和传播。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也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大众提供了更多获取、分享和参与的机会,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民族意识被唤醒。哔哩哔哩兴起的弹幕文化,让大家看到了实时评论投放主屏的互动方式的可行性。通过弹幕与其他观众互动,拉近与现场的距离,在《国歌》一期中,当完整的国歌响起时,弹幕满屏都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进,前进,前进进!”受众通过复述歌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心中澎湃的民族情感随着弹幕和音乐向外迸发。弹幕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将个体的情感融入了整体的文化体验中,通过弹幕的互动,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共同创造了一种归属感。弹幕让记忆变成了共同记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激昂的共频中,民族意识在受众之间传播,实现了“让经典照进现实,让世界品味中国”的宏大目标。这种互动性的创新方式将受众与节目紧密相连,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通过唤醒与历史相结合的民族意识,加固了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族意识的激昂的可视化传播。
文化认同感自主激发。《故事里的中国》每一期都将每一段经典渲染至巅峰,受众一次次受到文化的精神冲击,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在《焦裕禄》这期中,再现了那个把人民放在首位的干部,他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
人,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红高粱》这期中,深情描绘了人们对故乡的热爱,勾起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而《白求恩》那期则展现出了医者仁心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价值观。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逐步筑起强而结实的精神壁垒,观众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更主动地与故事进行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这些经典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犹如指引中国人走向自信之路的明灯,它们不仅仅是节目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结语
朴有天粉丝声明《故事里的中国》大胆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精细雕琢,注重可视化表达,敬畏经典,还原历史,避开“扁平化”“公式化”“口号化”,真正将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传递出去,引导大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是艺术表达的一次创新尝试,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中国形象所作出的努力,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可借鉴的创新之路!(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栏目责编:杨刚
参考文献:
[1][2]徐驰,张梦伊.让经典照进现实———浅谈2020“金帆奖”获奖作品《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的制作经验[J].现代电视技术,2021(11):90-94.
[3]张卓,赵红勋.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2017(08):73-77.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2(02):3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