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  公关世界    43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
G REEN DEVELOPMENT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将会是今后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的瓶颈[1]。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到广大的农村去寻创新创业机遇,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一)为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以及总体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在于推动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体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以及城市经济运行模式的熏染,其创新创业思维及视野也更为开阔,在投身农村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时,能够为农村经济产业格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更为先进的方案,也可促进农村产业的招商引资,加快资源向农村地区流通的步伐。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联系更为紧密,有着敢想敢干的勇气和创新创业的灵活性,更易发掘出农村的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对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实现就业创收都会起到带动作用,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二)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新型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普及化方向发展,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城市的就业创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加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不太乐观,毕业生选择留学深造和求职的难度都更为坎坷;然而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地区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了更多优质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由于长久以来人才资源的缺乏,使得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建设的边际效用大大增强了。此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同时能够改善城乡人才分布不均的顽疾,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发展动能
未来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包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内的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实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一直以来,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大学生体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熏陶以及城市文化的浸润,文化素质水平普遍提升,在其返乡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会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移风易俗和优良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与新思想新观念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推动美丽乡村的构建。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据《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创业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0%以上[2],56.2%的返乡创业者是大学生,且农林牧渔业是创业的热门。可见当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就业趋势,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大学生还面临诸多困难。
(一)政府:支撑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路径研究
文/袁晨阳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不仅有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然而,目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阻碍了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项目的落成实施。为此,需要我们持续提供公共政策支持,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形成推动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社会合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
公关世界  \  PRWORLD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无息贷款、各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及乡村振兴补贴优惠政策等[3]。然而目前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大学生在返乡创新创业中仍然感觉政策支撑不足。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扶持力度不够,同质化政策严重。当前有关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且大多数政策并未充分考虑到各地的个性化差异,难以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二是相关政策未得到有效宣传和及时落实。大多数大学生了解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途径都相当局限,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对优惠政策缺乏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对于部分优惠的申请程序也不甚了解。三是审批程序繁琐,未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受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各种审批手续复杂,申请条件限制多,创业贷款难等,同时办事部门缺乏灵活性,政策落实耗时长,缺乏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挫伤着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热情,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
(二)高校:对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相关指导和锻炼较欠缺当前高校在推动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还不足够。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等重要,然而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总是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者线上辅修的形式,课程考核形式也较为松散,无法引起学生们的重视,甚至于学校和教师自身也将其视作一种形式安排。二是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不够。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为普适性理论课程,课程内容单薄且滞后,相对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三是缺乏专业的
师资队伍。目前担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是非专业人员,缺少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教学过程中也多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们难以学习到更多的实战经验。四是传统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固化,校企乡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领域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举办了如“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然而这些项目多数只停留在书面上,高校评选出的优质项目难以被乡企利用并落实。
(三)乡村:对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设施及文化环境难满足在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过程中,乡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乡村的创新创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就目前来看,乡村提供给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村的舆论环境还有待改善,出身农村籍的大学生往往被寄予厚望,并且在家人及邻里的潜意识里认为返乡是没能力的表现,同时他们也并不理解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农村的创业服务设施还不健全,融资难度大,行政服务部门效率不高,物流、网络等设施也不够通畅。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大学生返乡后的生活需要,返乡创业并非一夕之功,需要大学生长久的扎根于农村,这必然会增大大学生对医疗、子女教育、日常消费、休闲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显然在这些方面农村是远远不及城市的,难免会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必会动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四)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及能力尚不足以应对返乡创业难题就目前来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一大难题出自学生自身。一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强。相较于城市环境的多方优势,农村对于习惯于城市
生活方式的大学生而言很难产生吸引力,能够选择返乡的大学生如果不是因为支援乡村建设的感情浓烈,那就是迫于城市就业和生活压力不得以而返乡。二是创业经验不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大多仅依靠于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有限的实践,并且这些经验也很难用于应对农村创业问题,很多方面都要借助于当地的创业经验。三是对返乡创新创业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理性分析利弊,易盲目跟风,且意志力不够强,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四是返乡创业的选择较为局限,大学生创业视野还不够宽广,容易造成农村创业资源的浪费。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囿于固有的思维模式,选择的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创业项目,如养殖、旅游、民宿等,不注重农村资源的协同发展,容易忽略地方特和居民需要。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现实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既可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乡村建设。然而针对当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需要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求优化策略。(一)加强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优化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环境
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支持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实践,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重点依托新媒体向广大毕业生宣传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以及基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秀案例,确保大学生都能掌握最新的返乡创业政策优惠,增强自身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二是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如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奖励政策和退学费政策、税收减免等。还要针对各地的具体实际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需求,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如针对创
WORLD  \  公关世界    45
G REEN DEVELOPMENT
业前融资困难,设立的专项基金、无息贷款、天使投资、小额信贷等金融支持;针对创业中后期风险升级,提供的专业技术指导,风险容错机制等。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习见习岗位,设立创新创业服务站,满足大学生创业前期的政策咨询、信息收集、资源对接和创业经验积累的需求;同时要积极为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提供集咨询、前景评估、中期考察、长期跟踪等的一站式服务,开设专事专办绿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四是要加强政校合作,建立“政府+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4],推动优质创业项目顺利在农村地区落成,做好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前期准备,提高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完整的返乡人才供应产业链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绝大程度上都依靠于母校的相关教学和技能培训,为此,高校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启蒙作用。首先,高校要积极满足国家对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
养的需求,摆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的位置,依据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和学生们的能力层次,设置结构合理、切合实际的教学安排。其次,设置返乡创新创业的专门课程,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如: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解读,农村创业项目展示与资源开发,返乡创业常见问题解答,常见农事办法、农活、农具的应用等,减少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盲目性。然后,要敢于破除师资队伍的选聘标准,不以学历层次为首要聘用准则,积极选用拥有丰富农村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农业企业家,改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同时对于现任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职能培训。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其他社会体的创业协作,积极开发大学生在校创新创业实践的新项目,同时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当地政府和乡企的连接工作。
(三)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良好返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要想对返乡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形成长久的吸引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环境必须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从硬件设施来看,农村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时,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5G网络的全覆盖;畅通物流环境,积极争取与常用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一些常用的电力设备、道路交通以及备用水源等必需资源和设施要定期检修和更新,同时还需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文娱消费体系等,在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同时也方便他们的衣食住行等。从软件环境来看,大学生返乡创业需事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同时需积极对村民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以此来改变居民的排斥心理,降低农村创业项目的推进难度。
(四)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就业观,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作为返乡创新创业的主体,其个人素质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创业项目的成败。首先,大学生要培养正确的就业观,不要唯城市论、唯体制论、唯薪资论等,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职业平等观,要坚持为自我提升谋发展,为人民幸福计深远。其次,要培养敢想敢干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要学会从自身兴趣和优势出发,做好充足的创业规划,树立自信,随时做好迎接创新创业挑战的准备,提升自身的毅力,发扬吃苦耐劳的创新创业精神。然后,要积极学习涉农创业的理论知识,尤其是要提高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注,及时更新自身创业项目的前沿动态,同时要重视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积极参与到各地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去,如乡村振兴创客大赛等。最后,还需学习必要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沟通社交能力和环境适应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是顺时代发展潮流而兴的,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组合推动下形成的。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根据我国创新创业环境的现实状况,协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出适合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指导理论和优化路径。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高等师范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创新研究》课
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DWZD01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v/zhengce/2018-02/04/ content_5263807.htm
[2]王亚丹.创新意识拓宽就业领域的蝴蝶效应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11):58-61.
[3]耿明.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乡村科技,2022,13(18):9-12.
[4]高伟,李丹.破解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3(04):119-122.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