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影视文学
电影《面子》中文化认同的动态构建
蔡奂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燕梦蝶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由台湾导演伍思薇指导,一众华裔演员出演的电影《面子》讲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华裔移民家庭中一对母女的故事。该影片的女主角小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有着浓重中华文化的唐人街长大,深受美国主流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双重影响。除此之外,小薇还是一位同性恋者,少数族裔与少数性体的双重边缘身份使得她一开始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本文从Phinney文化认同的形成角度分析了女主角和她母亲在故事发展中思想的转变,重现了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文化认同的动态构建过程。
关键词:文化认同;构建;《面子》
作者简介:蔡奂(197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文学与英语教学;燕梦蝶(1994-),女,汉族,湖北荆州人,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152-02
1. 引言
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多元文化社区,包括各国的唐人街。在这一各国华人移民聚集的区域,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不断的互相接触、碰撞、摩擦和渗透中渐渐调和,形成了双重文化的集合体。而生活在这个社区中的公民,不论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的第一代移民,还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华裔,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
2004年由台湾导演伍思薇执导,杨雅慧、陈冲、陈凌等华裔演员主演的电影《面子》(Saving Face)就充分展现了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以及处于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体的文化认同的多样性与动态性。
文化是一个体的全体成员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系统。它体现在体成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习俗、伦理道德、艺术、信仰、法律等等。而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崔新建,2004)根据Phinney的研究,文化认同的形成,通常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未审的文化认同期,这个时期的人们会将自己的文化视为理所应当并完全接受;到了第二个阶段,文化认同的搜索期,人们会开始思考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并对
自己原有的文化产生质疑;最后一个阶段,到了文化认同的完成期,人们就成为了对两种甚至多种文化有着认同感的“多重文化人”。(Phinney, 转自陈国明,2009:171)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对电影《面子》中主要人物——小薇和她母亲高慧兰——的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进行分析。
对电影《面子》的研究数量有限,能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仅有12篇。其中,有3篇探讨了该电影的中英字幕的翻译,有2篇从面子理论对片中人物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有2两篇则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片中不同女性角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方式,余下的5篇则是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分析。本文则旨在通过对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以及行为的转变的分析去探究他们的文化认同是如何构建起来的。
2. 主要人物的文化认同的构建
小薇本人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青年,她是个事业有成的外科医生,独自居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工作之余跟朋友邻居聊个天吃个饭。她的生活准则是:“要生存,先睡觉,再做爱。”唯一让她头疼的是每周五的晚上都要被她妈妈拉去参加华人聚会,名义上是聚会,实际上是她被迫相亲的会场。小薇是个女同性恋者,面对她的同事与朋友,她毫不避讳这一点。但是面对家人和华人圈子的时候,这个事实却只能是埋在心里的秘密。所以即使不情愿,她也没法违背母亲的要求,只能硬着头皮去敷衍。
而小薇的母亲慧兰则是个传统的中国女性。她跟随父母一起移民到美国已经二十多年了,却还是不会说
英文,活动范围也只限于唐人街。她的丈夫已经过世很多年,所以她还是跟年迈的父母住在一起,在唐人街一家理发店上着班,每周五聚会跟同龄人聊聊家长里短,过着悠闲的日子。表面上唯一让她发愁的就是女儿小薇的婚事。而其实慧兰是知道女儿的性取向的,也正是她某次撞见了小薇和她女朋友在一起之后才开始不停地安排她去相亲。
这个时期的母女俩都处于未审的文化认同期。她们对于自己接收到的来自己父母、朋友以及社会的讯息全盘接受,觉得理所当然,不会感到怀疑或者去提出挑战。不同的是,慧兰接收的是完完全全的传统中华文化里的价值观念,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对女儿性取向的不理解,觉得“我不是个坏母亲,我的孩子不可能是同性恋”。而小薇接收的则是主流美国文化和家庭中中华文化的双重信息,一方面她独立、洒脱,而另一方面她也受着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束缚,她也看重家庭看重周围人的眼光与评价,这时她的价值观里中
152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
国文化是更占主导地位的。但是对于两者的差异所在,慧兰和小薇并没有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了解,而只是被动地接受着。所以小薇会抱怨华人圈子的八卦,以及“中国人走到哪都能遇到熟人”,而慧兰也会抱怨小薇不爱打扮,穿着“太中性了”,还有小薇的黑人朋友Jay来她家吃饭时慧兰嫌他“又黑又吵”也体现
了未审时期的文化偏狭和刻板印象。
梁思浩容祖儿接下来母女俩的生活都迎来了重大的变化。小薇在某次华人聚会上遇到了朋友的表妹薇薇安——一个充满魅力的性感舞者,小薇很快与她相爱并且发现她居然就是自己老板的女儿。而慧兰居然怀孕了,而且因为不肯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被赶出了家门,她只好来“投奔”自己的女儿。这一下子情况完全反了过来,在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与老父亲给出的“不跟孩子父亲结婚就永远别回来”的压力下,慧兰开始接受小薇帮自己安排的相亲,而小薇则瞒着妈妈偷偷地和薇薇安约会。
在慧兰住在小薇家的这段时间,两人的态度也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小薇开始会陪着慧兰看她喜欢的中国八点档言情剧,开始理解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也要独自生下肚子里的孩子的母亲其实并不软弱,也会关心慧兰是不是寂寞,会在慧兰担心自己带不好小孩的时候跟她说“你有我”。而慧兰也会偷偷地去租成人录像带回来躲着女儿看,也会在小薇不在的时候带着她的朋友Jay一起啃鸡腿看剧。这时候她们开始了解对方的生活,试着理解对方的想法。她们开始思考并且对照彼此所认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不是对方的某些想法并不是错的,是不是我所排斥的生活方式才是值得过的。这个时候她们已经到了文化认同的搜索期。
此时小薇的思考与评判也更为复杂,她不止受到母亲慧兰的“同化”,同时也受着来自女友薇薇安的影响。薇薇安比起小薇更加的“美国化”一些,她完全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尽管自己已是众人羡慕的芭蕾舞
者,却更喜欢去地下舞室跳自己更偏爱的现代舞。她也可以毫不在意的在公共场合亲吻小薇,去到小薇家里跟慧兰见面并且宣示自己的女友身份。到最后她甚至愿意为了爱情牺牲去巴黎顶级芭蕾舞团的工作机会,只要小薇肯挽留自己。这种主动与热情对小薇来说既是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也是无形中的压力。小薇相较于薇薇安的保守与感情上的不自信也体现了她更偏向于内敛的中华文化。可现在小薇开始了痛苦的思考与挣扎,如果她继续内敛下去,就会失去自己的挚爱;可是她同样没法忍受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薇薇安光明的前途止步。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牺牲她们的爱情来成就薇薇安的事业。而此时,慧兰也因为老母亲的突然离世,不忍老父亲更加伤心而决定与父亲为她挑选的男人结婚。母女俩在重新认识了自己与文化的认同后,肯定并坚持了下去。
可真正的转折却发生在最后慧兰的婚礼上。小薇偶然间发现了慧兰孩子的父亲是谁赶忙去阻止她嫁给自己不爱的人,而孩子的父亲也终于有勇气当众承认了对慧兰的感情,原来他竟然是小了慧兰二十多岁和小薇一起长大的朋友。而慧兰在受了几十年父权的掌控之后,此刻也终于鼓起勇气对自己的老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我对不起你,我做不到。”小薇带着慧兰逃婚之后,俩人坐在公交车的后排大笑,都觉得刚刚发生的一切不可思议又让人惊喜。这时小薇问慧兰为什么不一早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慧兰的回答却是她只是需要孩子父亲当众承认对她的感情。原来,其实慧兰才是更勇敢面对感情的那个,她在意的从来不是旁人的眼光。小薇或许才是更加传统,更加“中国”的人。最终,小薇也在慧兰的鼓励与肯定下赶去机场挽回薇薇安。
故事的最后,母女俩和各自的伴侣一起出现在华人聚会上,丝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此时,她们能够清晰而且有信心地对自己与文化的认同加以肯定与接受,那些刻板印象、歧视与偏见对她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而她们也有了面对他人的歧视与偏见的能力。也就是说她们已经到达了文化认同的最后一个阶段,文化认同的完成期。
3. 结语
小薇与慧兰的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实际上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的是她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举止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实,人对自我的认知是长期处于变化之中的,因为文化本身就具有动态性。尤其是在如今各类文化不停地交流融合的背景下,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与自己原本所认同的文化有所区别的文化。正是文化认同的这种动态性特征为多元文化者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Wadsworth engage Learning, 2009.
[2]陈国明. 跨文化交际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世联.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3): 117-121.
[4]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2-107.
[5]金福山.解放的含义:从《喜福会》(电影)到《面子》和《挽救面子》[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2): 206-220. [6]彭姝.美国华人社会文化的多棱镜——评美国华人电影《面子》[J]. 电影评介, 2006(09): 11-12.
[7]余凯.浅析电影《喜福会》和《面子》中的文化间性[J]. 大众文艺, 2015(14): 170.
[8]邹威华.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表征——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透视[J]. 当代外国文学, 2007(03).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