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以软件工程为例
毕津源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文章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对毕业之后自己能做什么很迷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明确地知道想从事哪个行业,或者说想在哪个领域发展。换言之,很多大学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文章简要调研并分析了这个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9 031
1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中国当下正是在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每年产生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上
升,当两边都不能达到供需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紧缺和过剩两种矛盾。尤其是当下的毕业生,他们自身的能力也许根本就达不到他所想要的岗位的要求,但是在学校的生活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都提高了很多。这属于就业观的不现实。除此之外,还有高等教育自身的因素。例如:高校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的不完善等,从两个方面大大激活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清,定位不明。大部分大学生仍然有非常强烈的“贵族心理”,认为一些粗活累活根本轮不到大学生来做,低薪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应聘。殊不知,在这个大学生已经遍地开花的年代,“大学生”俨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罢了。
就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毕业生如果继续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话。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去北、上、广、深等IT行业十分发达的城市就业。这意味着来自稍偏远地区的人将不会留在当地就业,这使得全国各地的软件工程毕业生纷纷涌向大城市。这造成了地区IT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西部的大开发需要人才。但西部许多地方的环境十分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当地教育水平低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行业岗位少,行业竞争大。当然,这必须得靠经济发展来解决。我国经济虽正属于快速上升状态,但逐渐趋缓。并且,经济发展的趋缓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不确定性,对我国进出口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首先,社会对毕业生层次要求增加。以软件工程为例,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在了解书本知识,更要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且我国对中高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企业会盲目地追求高学
历人才,这使得毕业生压力逐渐增大。其次,毕业生对就业情况期望高。在人才市场,往往会遇到这种尴尬的问题:毕业生抱怨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有些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原因是毕业生要求过高,要求就业环境舒适、待遇好。现如今,企业不仅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也注重毕业生的人品和为人处世的能力。而毕业生在校园中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导致其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采取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好一个完善可行的体系结构。马克思同志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我们应基于大学毕业生优先就业原则作为发展经济的大基调。政府应该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本身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把大学毕业生的所学运用到生产发展中,经济就会得到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对软件类毕业生的大力扶持,软件属于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其次,要加强企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有些单位属于传统企业,被人们称为“铁饭碗”“香饽饽”。正因如此,这些单位的人员流动极其缓慢。无法吸收,或只能很少吸收大学生毕业生这种新鲜血液。所以,应该加强对企业单位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
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因此,企业单位应该加强向“互联网+”方向的改革。
再次,加强信息交互流通,尽力开放所有通道用来联结招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应尽量将所有招聘信息和毕业生信息汇总统一起来。让对应的人才可以去到最适合他的单位。类似于高校招生制度。一些部门在未来应该开放更多的招聘区域,针对毕业生就业的措施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
再者,为大学毕业生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利保障制度,使得大学生毕业生能就业、敢就业。大学生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就业权利受到侵害,出现大学毕业生免费为黑心老板打工的事件。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保护,将大学毕业生作为弱势体,用一套完善的权利保障制度来加强对他们的保护,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让他们就业时更加顺畅。
软件工程的学生往往更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这与专业特性密不可分。软件工程很多是应用软件的开发,存在极大的
毕津源: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前沿理论. All Rights Reserved.
自主的创新性。这使得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的时候,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鼓励
大学毕业生敢于创新创业。自己为自己打工,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运用到创业上。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政府也正在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科学技术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软件工程的学生在这方面更具备优势。而且他们较其他行业创业来说,成本将大大降低。因为软件开发主要的设备就是计算机。在这个计算机遍及千家万户的时代,拥有计算机早已经不成任何问题。
同时,高校应加强课程改革。不要让课程一成不变,课程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许多高校直到现在仍然把一些早就落伍淘汰的课程搬到讲台上。学生们学这些课程纯属是浪费时间,将来在社会上将一无是处。分管高校的部门应该每隔几年就对高校的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进行审核评估,将一些落后的课程尽早淘汰掉。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选修自己想学的课程。为学生开就业指导课,为学生灌输更加前沿的行业状况。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明白将来在社会就业时将要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能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将来在社会工作时可以用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毕竟软件这个行业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将来学生到社会上工作之后,知识日新月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很可能快速被淘汰。学生应该充分自主学习。
另外,良好的交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是将来在就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方面的培养的同时,应该加强他们的交际能力。不要让他们成为只会编软件的书呆子。没有哪个公司愿意自己的职员不具备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毕竟,以后编写软件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高校还应该加大学生
毕业的门槛,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坚决不予毕业。以保证毕业生尽量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人才。让企业单位选择时可以更加放心。这一点应该向欧美的一些著名学府学习。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巴不得学生们尽早毕业,直接投入到工作去,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一个学生专业学习不到位,交际能力不具备,到单位上去也无法发挥好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作用。应给他们树立敬业、勤业、乐业、创业的积极就业观。
参考文献:
[1]王津 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R].天津:天津城建大学,2014
软件工程就业
[2]于凯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
[3]孙建莹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J].知识经济,2012(7)
[4]张玉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5]李锐利 关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2004
[作者简介]毕津源(1997—),男,山东淄博人,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情况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上接P19)否值得展开辩论;讲解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时,给学生讲解近些年发生在大学寝室里的几起凶杀案;讲家庭美德时,向学生介绍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原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黄来女背父上学的事迹;讲解法律知识时,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栏目,对典型案例展开讨论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的进入可以激发情绪,让人产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迁移和泛化,并生成更为稳定的情绪状态和情感向度。例如,在讲爱国主义时,让学生观看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部分内容、《大国崛起》和“9·3”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了解现今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4 3 利用实践环节强化情感体验
在“基础”课的实践环节,应该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此砥砺学生意志,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只能自我探索和自我判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而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对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锻炼,经历了挫折的思想才能有深度,情感才能更加成熟。
在校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公益活动,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行追踪等。在校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深入农村、工厂参观访问和展开各种专题调查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增强对生活的认识,能认识到人之美和人之价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当每个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从而共同努力完成某一件事情时就会发觉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学会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还会认识到劳动虽然存在分工、专业、条件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别,但就劳动本身而言,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的,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参考文献:
[1]张淑燕 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李继 论教师情感的断裂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作者简介]曹军梅(1967—),男,汉族,湖北仙桃人,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付博文(1972—),男,汉族,湖北英山人,沈阳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市场 2017年第9期(总第928期)
前沿理论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