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詹天佑:一辈子的严谨,爱得深沉
作者:大海
来源:《金融经济》2016年第10
        “做个坚韧的人,做个诚实的人,做个不忘本的人。这是父亲一生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詹家人每个人做人的信条。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筹划过沪嘉、洛潼、锦州、粤汉等多条铁路线,是近代著名的科学家。詹天佑育有五子三女,为了中国铁路建设,夫妇俩是铁路修到哪,就把家安在哪,八个孩子都出生于不同的地方。虽然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但始终不忘照顾体弱的妻子,关心儿女的成长,言传身教,亲力亲为。2016426日,在詹天佑诞辰155周年之际,詹天佑三子詹文耀的小儿子詹同沛接受了笔者的专访,他说祖父贯穿一生的科学家的清廉严谨让后辈受益匪浅。
        戒尺就是家法,不过父亲从不打他们
        1861426日,詹天佑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破落茶商家庭。七八岁时,他被送到私
塾读书。1870年,清政府招考120名幼童官派出洋留学,詹天佑成为其中的幸运儿,当时他只有12岁。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耶鲁大学雪非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他回国后,被派往福州水师学堂学习海船驾驶,还参加了马尾海战。1887327日,26岁的詹天佑和19岁的谭菊珍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在澳门成婚。
        1888年,詹天佑和谭菊珍的第一个孩子詹顺蓉出生了。随后,另外七个孩子陆续出生。那时为了修建铁路,詹天佑带着一家老小跟着铁路8个孩子分别出生于广州、直隶林西、山海关、锦州、北京五地,然而颠沛流离的生活并不影响詹天佑对妻儿的关爱,他总能在工作中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们读书写字,既威严又慈祥。
        三子詹文耀5岁时,正赶上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他记得,有一天,天已经很晚了,直到他上床睡觉,父亲也没有回来。第二天才知道,昨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测量到数字后就赶紧记下来,也没有再次核对,就从岩壁上爬下来。父亲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这些数据准确吗?”“差不多吧。测量队员回答说。父亲一贯是个严谨的人,一听这么含糊的回答,立刻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
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草率。说完,他看了看外面恶劣的天气,自己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
        渐渐地,詹文耀也背着书包和哥哥们一起去上学堂,父亲对他们的学业很是关心,只要有时间,总是让孩子们把最近写的字、读的书给他看。遇到孩子们写错的题目,詹天佑不会严厉批评、责骂孩子们,而是把这道题目圈出来,告诉他们这题目写错了,得重写。
        有一次,詹文耀有一道计算题不会做、父亲告诉他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詹文耀摇摇头说:这道题光写答案不行,老师要求写解答的过程。”“自己去过程,只要最后的答案和我告诉你的一样就对了。父亲和蔼地说。
        詹文耀悻悻地回到书房,一遍又一遍在稿纸上写着各种解答方式。终于,稿纸上最后的答案和父亲给的答案一模一样。那一刻,詹文耀欣喜若狂。他恍然大悟,父亲告诉他们的不是答案,而是在寻过程中的思考,不断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得益于父亲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詹文耀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上海铁路局统计工厂做统计工作,继承了父亲的严谨作风。
        有一次,詹文耀的小儿子詹同沛为了能早点出去玩,数学作业没检查就跑出去了。傍晚回家,看到父亲在他的作业本子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一个小数点点错位置,相差十万八千里。当年你的祖父修铁路不要说错一个小数点,就是相差0.1,也修不成这铁路。对数字,绝对要严谨,否则,别去学数学。
        等父亲说完,詹同沛乖乖地走到书桌边,那里常年摆放着一把戒尺。假如有孩子的作业写得不认真,或者是写错了题目,惩罚是不可少的,那把戒尺就是家法,不过父亲从不打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拿尺子打手心。每打一次手心,疼痛便会传遍全身,自责也会传遍全身,看着通红的手心,很疼,但脑子里也记得下次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次以后,詹同沛对待数学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很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多年以后,詹同沛进入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车间工人到分公司经理,事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这种从小养成的严谨的工作态度。
        言传身教,科学家的清廉严谨让后辈受益匪浅
        詹文耀14岁那年,父亲詹天佑担任粤汉、粤川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那年秋天,詹天佑
接到北洋政府的一个通知:批准他的大儿子詹文珖、二儿子詹文琮官费出国留学。詹天佑心里明白,北洋政府让他的孩子出国留学使用官费,并不是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成就,而是因为他对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一点贡献。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詹天佑婉言谢绝了北洋政府的特殊照顾,坚持用自己的薪俸,支付两个孩子留美八年的一切费用。送走两个孩子留美后,詹天佑和妻子带着其他孩子紧衣缩食,原本还不错的生活突然变得捉襟见肘。那天,詹文耀趁父亲不在家,又偷溜进书房自己爱看的书,在书房的桌子上,他看到一封未封口的信,像窥探到父亲的秘密一样,他小心地打开信件,这是一封寄往大洋彼岸的信,收信人是驻美公使唐绍仪,父亲在信中拜托他帮忙照顾好两个儿子,言辞恳切,足以看见父亲对孩子的担心,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把信件偷偷放回原位,詹文耀对父亲的误解瞬间消失了,原来父亲对他们的爱不显山露水,却如此深沉。
        其实,詹文耀还不知道,儿时他最爱看的书和收藏的金圆币,都是父亲托自己的同学代购的,只为博得孩子们一笑。我寄上160王祖贤的老公元汇票一张,请为我购书。余下的钱,可否分心为我将其全部购买金币?我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小货币(美金一元),每天都向我念叨,他们
觉得这种一元金币很好玩,如果你能寄些新的来,那就更好了。这是19061023日,詹天佑在写给他耶鲁大学的同班同学布雷肯里奇的信中,向朋友提的一个充满父爱的要求。
        翌年214日,詹天佑收到布雷肯里奇的信,同时也收到了信中附有的6枚一元的金币。
        随着这一封封越洋信件,带来的不仅有孩子们爱玩的,更多的是一本本外文书,甚至整箱的《马克·吐温》全集。正是詹天佑为孩子们创造了阅读的环境,詹家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各个事业有成,尤其是二子詹文琮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1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投身铁路事业,人称小詹天佑。他曾任广东省粤汉铁路工务处处长、湘鄂粤全线粤汉铁路工务处副处长;抗战期间,在株洲至萍乡间抢修被日机炸毁的铁路,因劳累过度病逝,国民政府以詹文琮因公殉职通令褒奖。三子詹文耀、四子詹文祖均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五子詹文裕的长子詹同济毕业于北洋大学,是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次子詹同(同渲)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著名的漫画家。詹同认为是爷爷的这些带插图的书在不知不觉中把他引上了艺术之路
        后人捐献宝贝,让多为国家着想的信念延续
        詹文耀22岁那年,大哥和二哥留学归来,一家团聚后,面临两个哥哥工作的事情。有单位直接上门,想要高薪聘请,父亲却不同意,他把两个孩子叫到书房,郑重地说:我送你们出国留学,不是要你们回来做高官、拿厚禄,而是要你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些有益的事。我身边正好很需要人手,你们就在我身边工作吧,你们要知道,国家目前有困难,我们不能只顾个人,要多为国家着想。詹天佑不仅这样教育孩子,同样也这样要求自己。
        当时,政府考虑到詹天佑工作的实际需要,铁路局想要为他置办了一辆汽车,供他个人使用。那个年代的汽车,不是平常人家用得起的,想到国家的铁路建设还需要大笔的钱,詹天佑婉言谢绝了,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马车,在工作时使用。
        在詹家,有一个传家宝。这个传家宝是一个金子做的钟,外面镶嵌着玛瑙,是慈禧太后赏给詹天佑的。
        1902年的冬天,慈禧太后到直隶总督、督办铁路大臣袁世凯,说要造一条从北京通往清西陵祭祖的铁路。当时袁世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建造了一条由新城至易县西陵的新易铁路。190345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乘坐专列,从北京永定门上车,经京汉铁路及新易铁路到梁各庄,全程120公里,行走了约两个多小时,她上车后就在
桌子上放了满满一杯水,整个行程下来,杯子里一滴水都没有洒出来,慈禧太后大赞铁路铺得好,稳当。回宫后就命人把詹天佑叫了去,打开她的珠宝库,让詹天佑自己挑赏赐。詹天佑挑了一些珠宝和一座钟,回去后,他把珠宝分发给跟随他的几个工程师,自己只留下了那座钟。这座钟外面是玛瑙镶嵌,里面是金子做的。虽说这个是詹家的宝贝,但遵照詹天佑的遗愿,后来还是捐献给国家了,现在这座钟放在詹天佑纪念馆里。
        詹同沛还听父亲说,祖父临终前还交代祖母,捐献所有的家产给中华工程师学会。继承祖父的遗愿,詹家后人将詹天佑留下的120件慈禧太后所赐宝贝全部捐献给国家,让詹天佑多为国家着想的信念世代延续下去。
        19191月,由英、美、法、日等国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阴谋共管西伯里亚铁路和由中俄合办的中东铁路。2月,重病缠身的詹天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在会议上他大义凛然,义正辞严地驳斥企图霸占北满铁路管理权的日本代表,据理力争坚持取得了中东铁路由中国管理的权利。420日,詹天佑因为心脏病和疲劳过度回到武汉就医。424日,詹天佑在武汉汉口仁济医院病逝,享年58岁。
        2016419日,由詹天佑科学发展基金会、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武汉市文化局等
单位举办的詹天佑诞辰155周年暨铜像落成仪式在武汉粤汉码头举行。
        20169月初,天气晴好。因前段时间受媒体采访,詹同沛整理出来了一些祖父詹天佑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对詹同沛来说视同珍宝,天气好的时候,他都会拿出来照照太阳,一一翻阅。在整理家书时,詹同沛看到了之前父亲亲手写的手稿,其中一句写道:做个坚韧的人,做个诚实的人,做个不忘本的人。这是父亲一生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詹家人每个人做人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