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影视音乐赏析
    没有绚丽的特效,也没有宏大的场景,《海角七号》这部台湾与日本合作拍摄的小成本电影却深深的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很多人反复的看了很多次,依然会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我想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情绪及心理,让人回味无穷的电影,靠的不仅仅是演员的演技,剧本的精彩,很重要的还有音乐的渲染。加上片尾曲,《海角七号》一共有12首音乐歌曲,这12首歌曲或者以乐队演唱形式出现,或者作为背景来烘托氛围,让整部电影有了生命,有了触动人心的力量。音乐是这部影片的亮点,也是这部电影的一道风景。
一、音乐的抒情功能
抒情诗电影歌曲最重要的功能,抒情性歌曲在影片中除了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外,还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它能够刻画人物内心丰富的世界,揭示人物的内心寄托和心理变化连接语言,强化语言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强影片的节奏,造成人物的情感体验与书法高潮,还能够直接推动剧情发展,并造成一种现实感。有的抒情歌曲还可以起到潜台词的作用,表明人物的主观意识,或者起到解说的作用,表明作者的评价。
《海角七号》是一部描写台湾恒春几个年轻人有关生活与梦想的电影,是有着非常贴近生活视角。几封情书与时刻伴随情书出现的音乐串起了整部电影,也确定了电影的感情基调。开篇镜头刻画了在台北失意的乐团主唱阿嘉骑摩托车回家的影像,因为梦想得不到实现,才华不被重视被迫回到家乡,心情十分压抑,有满腹的狂热却无从发泄,背景乐《Don’t wanna》以摇滚的形式出现,电音强劲,鼓点紧凑,加上主唱略带嘶哑的声音,将主演满肚子的呐喊、愤懑、狂躁全部唱了出来,这首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发泄,当你满腹的感情无从排出的时候,只能借助摇滚这种有歇斯底里形式的音乐来抒发。当主演坐在大伯旁边,无聊的分拣着成叠的信件时,大伯弹唱起的一首纯真的抒情民歌《野玫瑰》让主演情不自禁的跟着唱了起来,因为不喜欢的工作而积攒的郁闷也随着音乐一扫而光,在后面送信的路上一直都面带微笑,心情颇好。由演员中孝介演唱的插曲《各自远殇》虽然只出现了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却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当带着感伤的犹如天籁般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的情绪都陷入了深深的平静与思考之中。音乐的抒情性将它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音乐的渲染作用
电影歌曲的渲染功能主要是指电影歌曲渲染气氛的功能,也就是电影歌曲可以为影片应在一
种特定的背景氛围,已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运用渲染气氛歌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解释画面,或者重复扩大影片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歌曲这种听觉手段为影片部分或者整体的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对于歌曲和画面而言,及抽象有具体,而歌曲就是把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彩,借助一定的歌曲形象表达出来,是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配合着串起整部电影的情书诵读而出现的纯音乐,包含了空灵的铃音,轻柔舒缓的弦乐,动听的钢琴将人的情绪带到了50年代的海上,月光下温柔的卷着波浪的海面,有着 摄人心魄的情感力量,将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真实感人的传递给观众。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音乐。在拍摄模特的时候,要体现夏季的缤纷与热情,背景乐就采用了活泼的带有热带风情的音乐,再加上模特们身着五颜六的沙滩衣服,你仿佛就能嗅到夏天的味道,感受到海滩的温度。男主演与劳马打架的那段,用喧闹的市声,汽车的喇叭声,摩托车的引擎声这种种躁动的声音来渲染两人焦躁的心情,让观众的心情也仿佛跟这一起躁动起来。
三、乐队在电影中的特殊作用
乐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乐队的歌曲不仅为电影营造了完美的结局,它的纯音乐同时也
是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乐队唱的两首歌《无乐不作》和《海角七号》一刚一柔,产生强烈的听觉冲突,让人的感情有了从狂热到平静的变化,这两首个同时也是演员感情的变化线,从满怀愤懑的对社会不满的甚至都放弃了对梦想追求的青年变成能将自己的感情转化成力量,重新对自己燃气希望,从用力的嘶吼到柔情的唱歌,我们看到了主演的转变,演员们的转变。最后那首温暖的歌反映出电影的基调:唯有这种恰到好处的,不会熄灭也不至灼伤的温暖,唯有这种温暖,才能告慰人心,才能治愈那些小心翼翼的,敏感而忧愁的内心。
所有的音乐都是人情感的表达,表达那些能够感受,却不能说出的情感,这些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或悲伤或明快,或抒情或渲染,都带给作品无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