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回族革命活动家,“五四”运动期间,马徐骏个人资料曾率领京津近万名学生代表大闹天安门,被誉为“马天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马骏奉调回国,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重建北京市委。同年10月不幸被捕,1928年2月15日被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3岁。
一、创办觉悟社
1915年,马骏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和周恩来同台演讲,结为挚友。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敬业乐社”并两任该校演说会、学生讨论会及自治励学会的会长和义塾服务团总董及教务长。五四运动中,马骏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兼执行部长。同年6月,代表天津学联赴上海
参加全国学联的成立大会并参与领导工作。回津后,他同周恩来等创办《天津学联日刊》。
如火如荼的爱国学生运动,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五四运动之初,天津男女学生组织是分开的。随着斗争的深入,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力量迫切感到需要打破男女界限,建立统一的组织。1919年9月,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中的骨干周恩来、马骏、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等20名男女进步青年组成革命团体觉悟社。他们对外废除姓名,用抓阄的办法决定各自的代号,再以代号的谐音作为化名。邓颖超为1号,后化名“逸豪”;周恩来为5号,后化名“伍豪”;马骏29号,化名“念久”。觉悟社团结进步青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引导社会的先锋”和“作战的大本营”,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重要革命组织之一。9月21日,觉悟社成立后的第五天,李大钊来到觉悟社。他对觉悟社不分男女的组合和出版刊物的做法非常赞成。
除李大钊外,觉悟社还请了许多专家学者来社演讲,其中有徐谦讲《救国问题》,包世杰讲《对于新潮流的感想》,周作人讲《日本新村的精神》,钱玄同讲《研究白话文学》,刘半农讲《白话诗》等。觉悟社还召开各种问题的讨论会。
觉悟社的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上海等地的进步报刊称觉悟社成员“是天津学
生界最优秀、纯洁、奋斗、觉悟的青年……他们抱定了时时觉悟、刻刻觉悟的决心,所以取名叫觉悟社。”后来,在李大钊的指导和支持下,觉悟社一部分成员赴法国勤工俭学,大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投身革命洪流
马骏具有出的宣传和组织能力, “五四运动”时,他发起成立学生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青年领袖之一。1919年6月,他和郭隆真、刘清扬等10人赴北京。马骏在天安门广场登台演讲,号召民众起来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迫于压力,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会见了马骏等被推举出的学生代表。马骏义正词严地指出“二十一条”是卖国条约。徐世昌终于下令通电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二十一条”上签字,反帝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8月,山东镇守使马良残酷镇压众,破坏济南的“回教救国后援会”等爱国团体,杀害该会会长、爱国回民领袖马云亭、朱春祥、朱春焘等。天津各界联合会公推马骏赴京请愿,被京津请愿学生推为总
指挥。他率领4000人在天安门请愿,要求惩办马良和释放第一次请愿的代表。10月,马骏又赴上海参加组织成立“全国各界联合会”, 当选为常委。同时被推为总指挥,领导著名的“反帝大游行”。
1921年7月,马骏在天津入党,成为天津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党组织派他到哈尔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组织“救国唤醒团”,利用《晨光报》积极传播马列主义。他在宁安建立吉林省第一个党小组,是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5年五卅惨案后,马骏组织省城各界人士在吉林市召开“五卅”死难英灵追悼大会。会后举行近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同年10月,马骏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遭到军阀张作霖的严重破坏。危难时刻马骏奉调回国,他顾不上回家乡看望一下自己久别的妻儿,经武汉、天津到达北京,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重建和恢复了北京市各级党组织。面对严重的,马骏不惧艰险,艰苦细致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主张,坚定众信心,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三、英勇斗争壮烈殉国
1927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马骏在市党部机关盔甲厂被京师警察厅逮捕。敌人对他施用各种酷刑,马骏威武不屈,反动军阀一无所获。妻子杨秀蓉在宁安接到北京寄来的一张报纸,边上写着—行阿拉伯文字——“马骏在北京被捕”。杨秀蓉即刻带着3岁的女儿,在马骏弟弟的陪同下到北京营救马骏。马骏对爱人杨秀蓉说:“我干的是革命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希望。”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杀害他。1928年2月15日,就义前的马骏穿着整洁的蓝长袍、玄礼服呢马褂从容出监。走出监狱后,他微笑着劝痛哭不已的夫人杨秀蓉不要悲伤,要坚强地活下去,好好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他沿途向众大声疾呼:“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光明的未来。”号召“回汉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军阀 !”牺牲时高呼:“打倒卖国军阀!共产党万岁!”杨秀蓉在北京回族众的帮助下将他的遗体葬于朝阳门外回民墓地。
马骏牺牲后,周恩来千方百计寻烈士遗孤,想利用1928年6月去莫斯科开中共六大的机会,把烈士的孩子送到莫斯科国际幼儿园,但形势恶劣没能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马骏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马骏。1951年,北京
市人民政府在当年杨秀蓉埋葬马骏的地方——北京日坛公园重建了马骏陵墓并隆重举行公祭大会。重建的墓室宝顶为长方形,顶部雕有阿拉伯文。墓地由砖砌花墙围绕,四周植有柏树数十株。墓碑上刻有郭沫若手书:“回族烈士马骏同志之墓”。1958年2月,北京举行了马骏烈士牺牲30周年纪念活动,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烈士夫人杨秀蓉等亲属,眼含热泪说:“马大嫂,天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天安的光荣也有你的—份。你支持天安搞革命并抚养了烈士的后代,是位了不起的坚强女性呀!”他又抱起马骏的孙子马为公说:“你的爷爷牺牲了,我就是你的爷爷。” 1987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再次重修了位于北京日坛公园的马骏烈士墓,塑立了烈士铜像并修建了马骏纪念室。在汉白玉墓碑的正面,镌刻着邓颖超题写的“回族烈士马骏之墓”8个大字,背面刻有烈士生平。在墓地前方右侧的一块石碑上,刻有重修马骏烈士之墓记。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社区学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