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新媒体场域的认知争夺
——基于俄乌双方微博发布内容的框架对比
□ 王行广
摘 要:以社交媒体空间为主阵地的认知领域争夺成为国际政治中舆论战的新特点。本文以俄乌冲突为例,选取两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发布的内容作为样本,进行框架分析对比,提炼出“动员”“补救”“指责”“否认”4个框架,并总结出俄乌双方关于冲突性质、战争边界和“假事件”的3大认知争夺焦点。由此,本文提出认知争夺在媒体内容上的呈现特点,对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舆论战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俄乌冲突;认知争夺;舆论战;微博;新闻框架
现代战争的争夺范围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的战场,媒体空间日渐成为交战各方争夺的新场域。媒体对受众的认知塑造具有强大的作用,在战争背景下直接影响着受众对战争的认知,从而能够通过舆论战影响甚至决定战争走势。在认知战中,认知是兼具社会性和个人性双重属性的产物。媒体营造的意见气候体现着社会环境的总体观点,意见气候迫使受众承认其现实性,从而对社会中个体与之相抵触的认知形成隐性的压制作用。
认知的上述特性说明了战争中媒体通过营造意见气候影响认知的潜能。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发挥这
一机制的主导力量。同时,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凸显了受众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受众只能凭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接收特定的信息,这为战争中的认知争夺增添了新的变数。新浪微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因此,微博成为俄乌冲突中双方争夺中国受众认知的平台。
本文聚焦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账号@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和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信息中心账号@乌克兰信使,通过对比二者围绕俄乌冲突发布内容采用的新闻框架,总结对比二者认知争夺的焦点,进而为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舆论战提供启示。
文献综述
(一)俄乌冲突与认知争夺
在俄乌冲突中,双方利用媒体发布信息,推动受众形成有利于自身的认知,在军事战场外打响了一场认知战。学者喻国明和郭婧一认为,在如今海量信息的背景下,受众只能凭借有限的认知资源选择、关注和理解特
定信息,传播者则需要争夺受众有限的认知资源以使他
们产生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1]。有学者认为,俄乌冲
突中的认知战是一场以塑造认知、煽动情感、争夺舆论
主导权,继而影响行动等为特征的典型的数字时代认知
交战行动,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直接当事方的普通
受众[2]。先前的研究对俄乌冲突的认知战进行了剖析,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的角度构建俄乌双方认知战的
图景,缺少对其具体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
(二)新闻框架
有关框架的最早论述见于贝特森的论文《一个关于
游戏与幻想的理论》,贝特森将框架界定为“个人组织
事件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3]。在传播学领域,关于
框架理论的最早论述可追溯到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框架
分析:经验与组织论》一书。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
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部世界的认知结构”[4],这一论述
既对应着贝特森所强调的框架作为一种认知模式的性质,又体现了框架在传播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此后,新
闻框架的概念不断演进,不同的学者对框架的概念做出
了自己的论述。例如,恩特曼将框架定义为“选取与强
调问题的某些方面同时排除与淡化其他方面的策略”[5]。
该论述将框架看作是一种“强调”和“忽略”机制,即
通过赋予议题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以特定的
方式“再现”现实。
按照贝努瓦的形象修复理论,恢复毁损的声誉主要
2023年5月号 全媒体探索 45
有五种途径:否认、规避责任、降低敌意、补救行为和自责[6]。在俄乌冲突中,双方的国家形象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修复和塑造自身形象是两国开展认知争夺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将参考这一理论,构建俄乌冲突这一特定议题下两国驻华账号所发布内容的框架。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样本选择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俄乌双方在微博上就俄乌冲突发布的博文分别采用了何种新闻框架?为争夺认知,俄乌双方通过这些框架构建了怎样的自身和对方形象?
本研究对@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和@乌克兰信使这两个账号所发布的围绕俄乌冲突的博文进行选取,检索时间段为2022年2月24日至6月3日,即俄乌冲突爆发百日之内,最终得到@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博文115条和@乌克兰信使发布的博文59条。
(二)框架分析
结合先前研究对识别文本框架的操作方式,本文将提炼样本框架的具体操作步骤制定如下:首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给出操作化定义,将文本纳入对应主题中;接着根据提炼的主题构建出框架,并将主题进行统计进而辨识框架;最后通过对文本中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对框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分析。
研究发现
(一)主题归纳
在对样本文本进行初步阅读后,本文提炼出12个主题,主题及操作性定义如下:
1.最新决策宣布:本国政府对俄乌冲突最新决策动向的告知。
2.自身成效展示:本国在俄乌冲突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展示自身强大的实力。
3.呼吁第三方合作:呼吁第三方国家和组织加入己方,共同对抗对方。
4.呼吁对话谈判:列举谈判条件,探讨谈判可能性,呼吁发起谈判以解决争端。
5.人道主义救助:对俄乌冲突中受到伤害的平民百姓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6.控制战争波及面:对战场进行处理,避免战事伤及平民百姓。
7.抨击对方合法性:从宏观角度对包括对方在内的敌对国参与该事件的合法性进行抨击。
8.揭露战争罪行:曝光对方在冲突中违背国际法和道德准则的具体战争行为。
9.侵略者身份塑造:揭露对方在冲突中率先使用武力的具体事实和意图,或给对方贴上“侵略者”的标签。
10.驳斥虚假信息:揭穿对方散布的假消息。
11.自身合法性说明:通过对整个事件进行定义或对自身具体举动进行说明澄清,以强调自身参与俄乌冲突的合法性。
12.转移指责:不正面回应指责,而是将敌国或国际社会中第三国对自身的指责转移给对方,或将负面事件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别国。
新闻框架与文本并非一一对应,而是隐藏在众多文本之后。本研究中的单篇微博文章也并非都只对应1个主题。因此,若单篇博文包含多于1个主题,编码过程中则将多个主题共同编入,俄乌双方的报道主题分布统计如表1所示。
(二)框架提炼
参考上文提到的贝努瓦的形象修复理论,结合样本内容,本文提炼出“动员”“补救”“指责”“否认”4个框架。
1.动员框架
该框架的判断指标在于内容中是否包含对自身优势地位的展示,以争取受众对己方将获得最终胜利的相信。在文本中,动员性的元素通过展示自身实力和直接呼吁第三方国家和组织与自己一道加以体现,这一框架包含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乌克兰信使报道主题频率百分比(%)频率百分比(%)
最新决策宣布4  2.956
自身成效展示9  6.41012
呼吁第三方合作10.71113.4
呼吁对话谈判2  1.42  2.4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9  6.41  1.2
控制战争波及面2  1.400
抨击对方合法性4  2.978.5
揭露战争罪行1712.12226.8
侵略者身份塑造4  2.91720.7
驳斥虚假信息1913.61214.6
自身合法性说明21155  6.1转移指责4834.300
合计14010082100
表1 报道主题分布
46    全媒体探索 2023年5月号
“最新决策宣布”“自身成效展示”和“呼吁第三方合作”3个主题。
2.补救框架
补救框架凸显的是本国“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强调当事国正努力控制事件的负面影响并且无意扩大事态,本文指俄罗斯和乌克兰出于减轻战争带来的伤害的考量而采取的行动。该框架包含“呼吁对话谈判”“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控制战争波及面”3个主题。
3.指责框架
指责框架的核心是对对方的攻击,其判断指标在于文本中是否提及对敌国及其支持者合法性的批判和抨击。这种指责既包括在宏观层面对冲突性质进行定义下划分双方各自的角,也包括微观层面揭露敌国具体违背道德准则的战争行为。该框架包含“抨击对方合法性”“揭露战争罪行”和“侵略者身份塑造”3个主题。
4.否认框架
否认框架下报道的整体基调是否认自身“冲突制造者”的身份,表现为对质疑和批判自身声音的驳斥。在俄乌双方的微博博文中,这种驳斥通常直接揭露指责言论的真实性,有时也伴随着通过对自身合法性的重申和将指责转移到别国。该框架包含“驳斥虚假信息”“自身合法性说明”和“转移指责”3个主题。
根据上述框架划分,俄乌双方微博官方账号报道所采用的框架分布如表2所示。统计显示,否认框架和指责框架分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发布博文中最为突出的框架,双方采用最少的框架均为补救框架。
(三)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汇是通篇文本意义构建和传达的核心体现。本文通过对样本进行词频统计,在手动剔除介词、连词、语气词等无实际含义的虚词后,保留出现频率达到10次及以上的高频词进行归类分析,试图呈现俄
乌双方账号内容构建的突出属性,同时对识别出的框架进行进一步验证对比。
1.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否认框架突出,框架使用单一
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词频统计中,有两类词汇值得注意。其中,美国(67次)和西方(66次)分别高居高频词第5位和第6位,欧盟(23次)、北约(21次)、欧洲(11次)和提供(26次)也出现在高频词列表中。此类词汇凸显西方国家势力对俄乌冲突的介入,强调冲突过程中的西方因素,表明俄罗斯将冲突爆发及持续归因于西方干涉的倾向。由此俄罗斯强调冲突的责任不在己方,体现了其文本中突出使用的否认框架。
此外,词频统计中威胁(21次)、纳粹(15次)、民族主义(11次)和新纳粹(10次)等词汇的出现反映着俄罗斯对乌克兰政权合法性的抨击,可视为俄罗斯对整个冲突事件的定性,属于指责框架下的内容呈现,但此类词汇的数量和出现频率均相对较少。整体而言,@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文本的框架集中于否认框架,其他框架出现较少,对框架的使用较为单一。
2. @乌克兰信使:指责框架为主,框架之间较平衡
对@乌克兰信使的词频统计结果中有三类词汇和上一部分的框架统计有所照应。首先,战争(95次)和安全(57次)分别高居高频词第3位和第5位,同类词汇还包括纳粹(45次)、侵略(39次)、攻击(2
9次)、入侵(26次)、占领(23次)、袭击(22次)、破坏(14次)等,这些词汇强化了乌克兰自身受害者的形象,体现着指责框架下对俄罗斯的强烈谴责。此外,否认框架在高频词中也得到了验证:RT(57次)、信息(55次)、媒体(50次)、虚假(40次)、谎言(22次)、事实(19次)、撒谎(10次)表明了乌克兰对回击俄罗斯虚假信息的重视,而驳斥虚假信息正是构成@乌克兰信使否认框架下的重要主题。除指责框架和否认框架外,动员框架下“呼吁第三方合作”的报道主题也备受关注。国际(44次)、欧洲(44次)、支持(39次)、提供(31次)、呼吁(27次)、制裁(21次)、欧盟(14次)等词体现了乌克兰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为自身提供援助的呼声。在@乌克兰信使的报道文本中,关键词的分布显示出指责框架占据主导,除补救框架出现较少外,各种框架的使用较为平衡。
(四)俄乌双方的认知争夺焦点对比
新闻框架作为一种“强调”或“忽略”机制,其作用就是将现实肢解,突出真实但属于个别的事实,并将其等同于整体现实本身,这一“解构-重组”现实的机制与认知争夺的逻辑相符。通过对俄乌双方微博内容的框架分析,本文认为双方认知争夺的焦点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
框架类别动员框架补救框架指责框架否认框架
比率@俄罗斯驻华大使馆10%9.3%17.9%62.9%
@乌克兰信使31.7%  3.7%56.1%20.7%
表2 报道框架分布
2023年5月号 全媒体探索 47
1.对冲突根本性质的意义建构
否认框架和指责框架分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使用最多的框架,自身和对方参与战争的合法性是这一对框架的核心议题,体现着双方对冲突事件性质的建构。俄罗斯的否认框架多驳斥乌克兰的指责,申明自身的正义动机;乌克兰的指责框架则对俄罗斯的合法性进行抨击,宣称其在乌克兰实行种族灭绝,试图强化受众对其“侵略者”的形象认知。
受众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属于认知中较为表层的部分,比较不稳定,而深层认知则深深植根于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背景。俄乌双方对事件性质意义建构的争夺反映了这样一种策略:通过诉诸反纳粹、反侵略等普世认可的价值和善恶观念建构整个冲突的根本性质,对受众的深层认知施加影响。
2.对战争边界的定义
战时媒体的报道有着明确和模糊战争边界的作用,本研究中战争的边界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战争中作
为合法攻击目标的“战争对象”和战争视线以外地区的“非战争对象”之间的区分,此外是战争范围层面上对战争是否与除直接参战方以外的第三国相关的定义。
研究分析表明,俄罗斯试图明确战争的边界,而乌克兰则希望模糊冲突界限。对于战争对象而言,俄罗斯采用相对较多的否认框架和补救框架,凸显其铲除新纳粹势力的目的和行动中保护平民的努力,体现出对“战争对象”和“非战争对象”的清晰区分;而乌克兰则凸显俄罗斯例如伤害平民、对城市无差别攻击的举动,从而将二者的界限模糊化。在战争范围方面,俄罗斯的否认框架中频繁指责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向国际受众传递“他们的”战争的认知;而在乌克兰的动员框架下,俄乌冲突似乎随时可能波及其他国家,受众所在国均与此利益相关。
3.围绕“假事件”的博弈
媒体空间和认知领域的争夺与战争的各环节产生着联系,认知争夺与物理战场的战斗形成了双向互动。在俄乌冲突中,双方微博账号的报道与政府和军队的行动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和军队的行动为微博内容的发布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微博报道的需要塑造着政府和军队的行动方式。这导致了“假事件”的上演。
对“假事件”的制造和揭露是俄乌双方围绕“假事件”博弈的形态,双方否认框架中对虚假信息的驳斥体现了对认知战中“假事件”的重视。在这场博弈中,乌克兰主要扮演着制造“假事件”的角,通过策划媒介事件
对俄罗斯进行污名化;俄罗斯则主导“假事件”的揭露,对乌克兰的污名化予以驳斥,降低乌克兰在认知争夺中的公信力。
结语
本文以俄乌冲突为案例,通过对双方微博进行内容分析,展示了新媒体语境下认知争夺的具体形式,对在国际传播中的舆论战提供了有益启示。例如,在虚拟的媒体空间和现实中政府举动双向互动的情况下,主动设置议题、占得舆论先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塑造受众认知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受众的表层认知,即对具体事件的观点进行改变,还要致力于对受众更深层次的认知施加影响,才能对其认知产生深远持久、更加不可逆的塑造。本文从内容的层面分析了认知争夺在实际中的表现,然而认知争夺是效果导向的传播行为,对认知争夺的效果研究是未来有待考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郭婧一. 从“舆论战”到“认知战”:认知争夺的理论定义与实践范式[J]. 传媒观察,2022(08):23-29.
[2]段惠子,沈逸. 俄乌冲突中的国家认知塑造与战略博弈——数字时代的“有组织政治战”[J]. 传媒观察,2022(06):42-49.
[3] Bateson, G. (1955).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J]. Psychiatric research reports, 1955(2): 39-51.
[4] 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1.
[5]E n t m a n,R.M.F r a m i n g:T o w a r 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43): 51-58.
葛兆恩微博[6] Benoit, W. L.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97(23): 177-186.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48    全媒体探索 2023年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