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国的方法
———英语世界碧奴人物形象的流变及价值重构
李梓铭张学昕
摘要:苏童以孟姜女民间故事为原型重述中国神话,描绘出中国普通女性内在的神性品质。在翻译过程中,主体的人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消弭,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流变为单向度的神性。译文对碧奴神性特征的保留彰显出中西神话叙事的共性,而其人性特征的弱化则反映出中国神话的特有属性。碧奴在翻译过程中的人物性格流变,所产生的文本艺术构成价值变异必然生成不同于本土读者的西方审美感受价值和精神内涵价值。碧奴经过“他者”翻译的再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再解读,衍生出新的生命力,不仅延宕出“自我”意义的增值空间,也补足了西方对中国神话、中国经验的丰富想象。
关键词:碧奴形象流变;人性;神性;英语世界;价值重构
Abstract:In Binu and the G reat Wall by Su Tong w ho rew rites the old Chinese folk sto-ry of M eng Jiangnv,an ordinary countryw oman is shaped into the image of a goddess.How ever,the protagonist is characterized by human nature that is los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becomes a real goddess w ithout defects,w hich reflects that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 original share godhood in myth
ology w hile human nature is special compo-nent in Chinese myth.In the translation and reception in English w orld,Binu becomes a w ay of imaging China to Western w orld by reconstructing its literary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rebirth.
Key words:changing of Binu character;human nature;godhood;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re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value
作者简介:李梓铭,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当代小说。:lisalisa06@163.com;张学昕: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小说。:zxx1616@163.com。本文为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世界观认知模式下民族叙事的解读研究”(编号13YJA850007)成果之一。
DOI:10.16234/jki31-1694/i.2016.03.009
2005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面向世界文坛发起“重述神话”活动,来自英、法、美、德、中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出版社参与此次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受邀作者包括诸多诺贝尔奖、布克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苏童、李锐、叶兆言、阿来分别以《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人
间》、《后羿》、《》等作品参与其中。这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将取材于所涉
及国家或地区的古老神话,结合当代语境,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重述神话既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又是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启示。通过解读各国神话故事,人们不仅能够了解认知人类古老文明的起源,升华精神世界,更能够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深入发展本国和世界文学事业。
一、重述神话:苏童对女性的想象
苏童长篇小说《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以下简称《碧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界定为民间故事,而非神话。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文学术语词典》中对神话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古希腊语里,‘神话’表示任何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或情节。然而在其主要的现代意义上,一篇神话是神话学里的一则故事。神话学是曾被特定的文化落认为是真实的并流传下来的故事体系,它(从神明及其他超自然人物的意向和行为的角度)解释了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和事物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以此为社会习俗惯例提供依据,建立人们生活所应遵循的规则。[……]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人,而不是超自然的神,这类故事就不叫神话,而叫传说。如果传承下来的故事与非神的超自然人物有关而又不属于系统神话体系的一部分,这类故事通常被称为民间故事”(艾布拉姆斯哈珀姆461)。简而言之,神话即讲述神的行为活动,中国神话系列包括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等。“民间故事是口头流传、作者身份不详的短篇白话故事;不过许多民间故事最终还是以书面形式得以流传。”(艾布拉姆斯哈珀姆136)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或多或少发生变化。孟姜女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故事版本。顾颉刚在《孟姜女故事研究》中指出,个别地区如浙
江,以及个别版本,如孟姜仙女宝卷中讲述孟姜女的本体是神仙或神人投胎,其余大部分故事内容都将孟姜女视作凡人、普通妇人(顾颉刚钟敬文80-86)。
是什么原因促使苏童选取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故事作为“重述中国古老神话”的内容呢?在苏童看来:“(孟姜女哭长城)里面有一个非常严肃、巨大的人生命题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我觉得哭倒长城以后,民间寄托给孟姜女的已不是凡人的事迹而是神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姜女从民间传说到神话,它的完成是在眼泪哭倒八百里长城之后开始的。这个人物就不光是凡尘的女人,而更多的是她用她的眼泪完成了一
个英雄的使命。”(苏童姚涵75-79)在长篇小说《碧奴》里,苏童寄托了对中国神话以及中国女性的丰富想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普通女性身上的坚韧、坚强、抗争的神性光芒。这种人性与神性的杂糅、多元化人物特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精神的巧妙结合。无疑,苏童设置的小说题目“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突出了主体性格特征,主人公是来自民间的普通妇人———孟姜女,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村妇,所以必然带有复杂的人性;她既善良、贤惠、勤劳,也会有在经历苦难、无法忍受精神和肉体折磨时动摇寻夫的想法;还有在遭遇欺辱时爆发出来的愤怒、骂街等不雅举止;甚至伺机欺负弱势体,有偷窃等不道德行为。当孟姜女犹如唐三藏取经一般历经苦难千里寻夫送寒衣,却发现丈夫当苦役惨死于长城脚下时,瞬间迸发出来的悲痛欲绝、山崩地裂般的哭泣,使坚固的万里长城轰然倒塌,此时的碧奴已不再是普通的凡人,而升华为一位女神———眼泪之神、悲伤之神、怨恨之神、精神不死之神。
碧奴的信仰与本身的神性光芒正是苏童对小说人物形象没有宗教的宗教感把握,也是重述神话的现实意义所在。副标题的人名“孟姜女”上升到主题目“碧奴”,即是从民间故事到神话、由凡人到女神的升华过程,是普通女性身上的神性光芒逐渐被发现、被挖掘,升华为精神力量的过程。可见,苏童的《碧奴》不是简单地复制孟姜女民间故事,而是借助重写手法寄托了对中国古老神话和中国女性的丰富想象。“新的神话不是原始类型的复制,而是借助于新的神话创造建构起一个全新的美学空间,表达对于宇宙、人生的见解和理想。”(吴功正128)孟姜女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千年,主人公千里寻夫送寒衣、闻夫死讯哭倒长城的故事表达了普通女性对爱情的追寻、对婚姻的忠贞。这个高度符号化的脸谱式人物,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苏童保留了传统故事中“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情节,将其作为叙事线索和主体的行为动机,叙述了女性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信念;至于第二个故事情节“哭倒长城”,苏童挖掘其深层内涵,联系时代精神,揭示出神话故事里另一个隐含的主题,即孱弱的普通女子孟姜女以眼泪为武器反抗残酷的现实、冷酷的人心与暴政。这里眼泪成为巨大的隐喻,它是意志和力量的象征,用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通过对神话故事精神内涵的发掘,苏童以普通女性的生存困境反观神性失落的时代特征,以冷漠的“世道人心”鞭挞人心不古的现实困境,以爱和自我的追寻描绘个体的精神出路。无疑苏童在《碧奴》的精神内涵中赋予了人的生命、人的生存意义的哲学命题,这是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发展与超越。因为“中国神话较多为简单地传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英雄神的歌颂。作品的基调一般来说充满生活的艰辛,或者反映出不妥协的苦斗精神,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吴家荣江守义钱奇佳52)。从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角度来讲,“中国的神大多是抽象道德的化身,
。在中国神的身上,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其精神,都很少寻到人味、到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中国神话强调的是神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吴家荣江守义钱奇佳51)。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的情欲是中国神话故事中仙人的神格特征。实质上,“凡人与诸神都不是道德理想的化身,而是特殊的精神能力和倾向的体现”(卡西尔126)。可以说,苏童不是通过碧奴来补充中国女神的“人性”,或者还原其复杂、多变的人格特征,而是抛弃高高在上的传统仙人神格形象,以普通女性为主线,发掘其身上的神性光芒。这种由下而上、由人到神的升华是苏童对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形象的叛逆、颠覆与发展,由此观之,苏童赋予了神话新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意义。
二、翻译过程中碧奴人物形象的审美流变
《碧奴》是苏童在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借鉴发展基础上注入新生命、新精神,使之寓意深刻的新时代神话故事。英语世界的“碧奴”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中西方神话原型具有哪些共性和差异?英语世界读者如何解读“碧奴”?对于异域环境里中国文学生命力的延伸和丰富西方对中国文学的想象有哪些启示?探讨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细读英语世界里的“碧奴”。
林子萱 刘至翰
碧奴在小说里是这样出场的:
这就说到了桃村的碧奴。碧奴灿烂如花,一张清秀端庄的脸,眼泪注定会积聚在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幸而她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她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女儿梳了个双凤鬟,教她把眼泪藏在头发里。可是母亲死得早,传授的方法也就半途而废。碧奴的少女时代是用头发哭泣的,可是哭得不加掩饰,她的头发整天湿漉漉的,双凤鬟也梳得七扭八歪,走过别人面前时,人们觉得是一朵雨云从身前过去了,一些水珠子会随风飘到别人的脸上。谁都知道那是碧奴的泪,他们厌烦地掸去脸上的水珠,说,碧奴哪来这么多的泪?谁都在受苦,就她流那么多泪,泪从头发里出来,头发天天又酸又臭的,怎么也梳不好的,看她以后怎么得到好夫家?(苏童2006:10-11)①
All this brings us to Jiang Binu,whose name,Binu,meant Jade
①下划线为笔者所加,后同。
Maiden.She was a radiant young woman,blessed with fine features,whose tears should have been stored behind a pair of large dark eyes.Fortunate to have luxuriant long hair,which her mother combed into pretty buns behind her ears,she was being taught to hide her tears there.Unhappily,her mother died when Binu was still young,and her moth-er’s secret formula died with her.Binu wept openly throughout her youth,keeping her hair from ever drying and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keep
the buns neatly combed.Anyone walking past her felt as if a rain-cloud had floated by,leaving drops of water in the air,which then land-ed on their face.Knowing that those were Binu’s tears,they would flick away the liquid in disgust and wonder aloud,“how can Binu have so many tears!”(Su Tong2007:18)
苏童将孟姜女改名为碧奴。他认为,“在古代,孟姓和姜姓是当时的两大姓,所谓的孟姜女只是孟家或姜家的大闺女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名字。在这个前提下,我就觉得,倘若继续沿用这个名字未免就太草率了,而且这一既定的名字给我的写作投下了无形的阴影。于是,我决定给孟姜女起一个名字。至于碧奴这两个字,我并没有过多去想,它只是突然从我的大脑里跳出来,充满古意,又苍凉,这恰巧暗合了孟姜女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2006c)。实际上,苏童不是偶然间突发奇想,他在另一部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里描写了一位美貌绝伦、善言善舞、供燮王玩乐的波斯女子名叫“碧奴儿”。潜意识里宠爱的名字重复出现在自己创作的小说文本,这种互文性寄托了苏童对女性的丰富遐想。可以说,碧奴这个名字不仅是苏童为给读者带来陌生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落入俗套而有意为之,更大的意义在于为满足主体人物审美形象的多样性,另取新名,给文本带来巨大的阐释力。“碧奴”译为“Binu,meant Jade Maiden”从翻译角度来看是音译加释义。Jade指一种玉,碧玉、硬玉。中国是玉之国度,这里暗示故事发生的地点。Maiden原意指处女、少女,未婚女子,引申为贞洁、忠贞。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侍奉大神的小神们通常是处女之身,如终身保持少女纯洁的家宝女神赫提。碧奴译为Jade Maiden向英语读者暗示了主体的身份,她是一位来自东方古国———中国的贞洁女神。
苏童小说中碧奴有着“灿烂如花,一张清秀端庄的脸”,是个漂亮的女孩,但是“双凤鬟梳得七扭八歪”,在其他村民眼中“头发天天又酸又臭的,怎么也梳不好的”,碧奴给人一种邋遢、不注重仪表的外在形象。小说伊始,苏童将碧奴设定为来自社会底层、有着用头发哭泣的超自然能力的普通女性。对比译文,我们发现“她有一头浓密的头发”译为“Fortunat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