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题
6、我们神圣的国土
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总面积、东南西北四至点、四大海域和行政区划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
3
2020年说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前发放预学单,搜集资料。
1、查资料,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
2、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之大。
3、搜集展示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或图片,准备课上交流。    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让学生主动了解祖国疆域辽阔,为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前提准备。
讲授新课
一、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从这张地图上你还能了解到什么?
(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    一、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二、分组展示,感悟祖国疆域辽阔。
1、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国国土之大。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等会儿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分组交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介绍:
(1)播放“南北温差,东西时差”对比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祖国国土之大;
(2)出示一组数据,展示祖国国土之广;
课件出示: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西相距:5200千米
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
想一想: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3)地图比大小,对比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通过比较你看出什么?
(欧洲有42个国家,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土就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的国土之和。)(我们祖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诗歌欣赏,画面中感知祖国国土广袤。
播放《敕勒歌》,感悟草原广袤;
播放《我爱你啊,祖国》,感悟幅员辽阔;
播放《长江之歌》,感悟宏伟气魄。
(5)展示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重点感悟祖国疆域之广。
3、指名向全班交流,兼顾不同的交流汇报方式。    二、分组交流汇报。
    通过出示南北地区同一时间的图片、南北两座城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以及东西方不同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南北地区非常鲜明的温差特点和东西方不同的时差特点,使学生从整体感受到祖国国土的辽阔、广袤。
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祖国广袤的国土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观察《中国的疆域》图,了解与祖国相关的疆域,领悟国土不可侵犯。
1、出示:《中国的疆域》图,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一,完成学习单。
2.对照《中国的疆域》图,交流学习单:
(1)你觉得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形状?
(2)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还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3)与我国相连的有哪些海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4)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则是我国第一大岛。视频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5)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国土,国土不可侵犯)
(6)你指导我国的四大至点是哪里?为什么称它们为至点?    三、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________
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______
我国四大海域:__ _________ __ 
我国四大至点:                  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和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
1. 出示“阅读角”,默读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域有哪几个种类?
2. 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一各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哪里?
3. 一自己和家人出生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
4.出示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这个顺口溜告诉我们,我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23个省,而这里还包括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对照行政区域图读一读,记一记。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1、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
2、读一读顺口溜;
3、拼图比赛。    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
通过拼图实践,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
5、小拼图大世界。
(1)每小组把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记一记具体位置。为拼图做好准备。
(2)小组拼图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最快的时间拼上它,拼好后由组长把它送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
(3)展示交流。       
五、播放视频,走进宝岛台湾,感悟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1.播放台湾的视频或图片。
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3.课前你们搜集到什么资料,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向大家介绍。(围绕两方面:美丽风光、民风民情)
3. 大家喜欢的台湾歌手也有很多唱中国风的,你知道有哪些,能唱两句他的歌吗?(播放《中国风》,学生跟唱)
4. 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景迷人,我们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完后课后学习单。    五、唱响中国风,完成课后学习单。
1.同桌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2.唱响《中国风》;
3.完成课后学习单    通过唱红歌激起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有了一定的了解
板书
辽阔的国土
960万平方千米
四大海域: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一、课前发放预学单, 布置学生预学。
1、在《中国地形》图上填写相应的山脉名称,用蓝标出长江流经线路,用紫标出黄河流经线路,查资料,准备介绍山脉或河流的特点;
2、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请写下来,并选取一处准备在全班交流,可以带上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视频。)    一、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对学生的认知前提差异进行主动干预,帮助学生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通过测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准教学起点。
讲授新课
二、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二、听歌曲,谈感受。    歌曲导入,自然生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学习新课做好情感铺垫。
三、开展拼图游戏,交流山脉河流特点。
1、你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和河流?
2、请你把这些山脉放进《中国地形》图中。
3、谁能到图中指出长江流经线路和黄河流经线路?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或河流?
4、你想为大家介绍哪一座山脉或哪一条河流?
5、思考: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去呢?    三、完成拼图游戏,介绍山脉河流的特点。    通过课堂上的拼图游戏,进一步加深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认知,并通过介绍特点生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我来当导游,介绍祖国风景名胜。
1、小组交流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
2、根据风景图片,指名小导游向全班介绍。
(长江三峡、黄河上游、天山牧场……)    四、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充分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五、了解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出示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同桌说一说这些景区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指名说。
2、欣赏九寨沟风光片,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魅力。
3、出示阅读角,说说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代表性景区有哪些?
4、播放敦煌莫高窟宣传片,感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5、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景区又有哪些呢?猜一猜。(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小组讨论这四处景区入选双重遗产的理由,指名全班交流。    五、阅读、辨析、观赏、讨论了解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通过文字介绍,经典风光欣赏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区别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六、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1、小组讨论,设计撰写。
2、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组修改完善。    六、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通过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七、课堂延伸:课后完成预学单
1、在《中国地形》图上标出不同的地形特点。
2、查资料,了解这些地形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七、课后完成预学单。    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小结
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知晓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自己和它们的关系;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阅读角”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知识,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板书
好山好水好风光    大好河山壮美
                  历史文化灿烂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一、欣赏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1、播放诗歌(图文并茂)
2、你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什么?(幅员辽阔、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一、欣赏诗歌,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通过前两课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本节课开头让学生在诗歌中加深体会,同时对资源丰富、气候多样产生初步的认知。
讲授新课
二、交流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1、出示《中国地形》图,观察地形特点,说一说中国辽阔的国土有哪几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这四种地形的相关资料。
3、依次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指名学生结合插图内容介绍不同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产劳动情况。
4、我们所在地区属于什么地形呢?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5、播放所在地区农事生产的视频,说一说所在地区都有哪些农事生产?这些农事生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二、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四种地形的资料。
2、观看当地农事生产视频,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劳动的影响。
    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课堂上的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不同,对人们生产劳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三、分组展示,感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1.看书中的三幅插图和资料(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说一说这三个地方人们居住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咱们家乡的衣食住行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进行交流汇报,说一说家乡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邀请小组向全班做汇报展示,讨论梳理信息,完成板书。(衣 食 住 行;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生活习俗)
4.总结过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各具特。可是这样的地区差异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请看这个生活片段。
5.课堂小剧场:明明的烦恼
明明的爷爷是东北人,奶奶是上海人,一到周末,全家人在一起就为了吃什么而发愁。爷爷要吃饺子,还要吃现包的饺子,奶奶要吃小炒,还要致的小炒,这不,今天又吵起来了。明明感到很烦恼,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6.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7.总结:不同地区生活习俗不同,我们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生活才能和谐美好。    三、小组交流展示,感悟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1.小组交流汇报
2.同桌讨论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家乡生活的衣食住行受到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尊重习俗差异。
四、实践拓展,体味“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的内涵。
1.古诗擂台赛。四大组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各一方,每个代表队背一首具有地方特的古诗。哪一组守擂成功,哪一组就是冠军。
2.歌曲竞猜。播放歌曲片段,猜歌曲中提及到祖国的哪些山水,或者哪些地区?猜中的唱一唱,奖励一面小国旗。
3.合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建立异地友好班级,开展结对交往活动。    四、实践拓展。
1. 诗歌擂台赛。
2. 歌曲竞猜。
3. 合唱。    通过古诗擂台赛、歌曲竞猜、大合唱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活习俗各异。再通过建立异地友好班级,让学生与不同地区的小伙伴的开展交往,增强文化融入。
课堂小结
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
板书
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地理位置
衣食住行          气候环境
物产资源
生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