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竹石古诗翻译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立根、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设疑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朋友(出示岁寒三友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三位朋友呢?(梅花、松树、竹子)你们的观察真仔细,你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们“岁寒三友”吗?(因为他们不畏严寒,在冬天傲然挺立)是的,这就是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的“岁寒三友”。今天我们重点就是它了。(竹子图)睁大你的眼睛,你看到了什
么?(自.由说,竹子,长在石头缝中的竹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就是《竹石》,引出课题《竹石》。
二、初读古诗
同学们自读古诗,探究学习古诗的方法
①掌握“爕”字的读音和写法
②明确学习古诗应该抓住五个要点(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③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三、细读古诗
①知诗人:首先播放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再出示文字版简介,提示学生做好笔记,加深印象。
郑燮(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兴化(今江苏)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任职期间,因荒开仓救灾,获罪罢官,后在扬州卖画为生。
②解诗题:师提问诗题“竹石”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师总结:这是一首题画诗。
师提问:什么是题画诗?生回答。
师总结: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
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感情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诗题《竹石》中的“竹石”,指长在岩石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师出示竹画简介,(生读)竹子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很早。前人以浓墨画竹,以写实为主:竹竿较粗,竹叶较细,结构比例准确。至清代郑燮为之一变,独创“板桥竹”,造型化繁为简。竹竿细挺有韧性,叶肥如柳、桃叶,展现了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读完后提问,竹子有什么品性,被赋予什么寓意。
③抓字眼:齐读诗歌,出诗歌中的动词。
明确: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磨:折磨。击:打击。
提问:咬定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破岩”是什么意思?(山岩裂缝处,表现竹子生长环
境的艰险、贫瘠。)
是什么在对竹子在进行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严
寒酷暑、狂风暴雨、烈日炎炎……)
提问:竹子经受住了千万次折磨打击之后仍然顽强地生
存着,这体现了竹子什么样的品性呢,同学们再次齐读
诗歌,使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进行填空,这是一棵()的
竹子。
明确:坚劲:坚定强劲。
提问:“尔”字的意思,生回答。
过渡:讲解了古诗的重点词的意思后,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大意,首先,请同学们跟着音频
齐读一遍诗歌(逐句读)。
④明诗意:学生思考,师指明学生进行翻译。
明确: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中。经历狂风千万次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也吹不倒它。
⑤思考:这首古诗只是在歌颂竹子吗?还有更深刻的意蕴吗?
生回答,教师归纳: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
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
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赞颂的却是人。
诗人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景,说竹“咬定青山”“立根
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
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
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
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四、课堂小结
学完了这首古诗,同学们有何收获呢?今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生回答(答案预设: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做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
五、拓展学习:阅读郑燮另一首写竹子的古诗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师:这首古诗中的竹子有什么品性呢?同学们拿出随堂练习本来写一写。
(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百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六、课后作业
1.熟读本首诗并尝试默写。
2.记住本诗意和重点字词意思。
3、画一棵你心目中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