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四川三星堆遗址和安徽阜南都出土过龙虎尊(如图1、2),两者在造型、纹饰方面几乎一样。阜南出土的龙虎尊系商代晚期青铜酒器,年代更久远,做工更精细。这可以用来证明()
A.礼乐制度逐渐推广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青铜工艺世界领先D.华夏文明多元一体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考古发现的三星堆遗址和安徽阜南都出土的龙虎尊在造型、纹饰方面几乎一样,阜南出土的龙虎尊时间更早,做工更精细,体现出商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反映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能够反映商文化与四川三星堆文化存在交流,但不能判断这种交流是否频繁,排除B项;材料只有中国的青铜器,没有与世界青铜器作对比,不能反映青铜工艺世界领先,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授风俗使“美风俗”之责。风俗使的主要任务有:代行天意,宣示“圣德”,搜访民情民意,按察各地的施政情况,惩处有违“圣政”者。汉武帝的这种做法()
A.形成了上下互动的统治机制B.推动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意在确立新的官吏选拔方式D.适应解决相权问题的需要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朝至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烈女不更二夫”可知,这些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具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观念,说明儒家倡导的纲常伦理思想深刻约束着女性的婚嫁自由,由此可见,戏曲作品带有明显的社会教化意图,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繁荣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这些戏曲作品属于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并未产生批判意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戏剧作品价值观念的引导,并且此时理学的正统性地位并未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
5.《南洋官报》于1907年发表的《论吾国商民宜知外人实业之侵略》一文指出,“一切瑰奇绚丽之品物名皆冠以东西洋者无非实业侵略之军队也”,“窥察我民之嗜好是实业侵略之侦探也,内外转运浸至偏僻是实业侵略之向导也,烟间茶肆、零星小贸与夫街市设摊,罗列求售,是实业侵略之支队也”。《南洋官报》发表该文意在
A.强烈批判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B.揭露本国商人小贩唯利是图
C.宣扬国民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D.批判政府软弱无法抵制侵略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7年(中国)。根据材料“窥察我民之嗜好是实业侵略之侦探也,内外转运浸至偏僻是实业侵略之向导也”可知,作者认为他国经济上的强大并不是最大的威胁,而国人不知其然、任人宰割的态度才是一切的祸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倡导国民实业救国,C项正确;材料作者看到了西方经济侵略,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不满,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强烈批判,且这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能够反映出当时国内商人小贩唯利是图没有国家安全意识的现象,但这不是发表该文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南洋官报》是当时清政府创办的官方报刊,不可能直接批判政府自身的软弱,排除D项。故选C项。
6.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5年后(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要猛烈批判封建礼教思想,提倡怀疑精神和批
判精神,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发民众的理性自觉,B项正确;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排除A
项;新文化运动是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四川高考是全国几卷
7.1957年4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提倡‘向科学进军’,去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比从1950年到1955年六年内所出版的全部加起来还要多。”这反映出中国()A.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双百”方针调动了学者的积极性
C.“一五”计划取得了全面胜利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根据材料“1957年”“去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比从1950年到1955年六年内所出版的全部加起来还要多”可知,1956年学术著作出版非常多。联系所学可知,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学术界空前地活跃起来,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具体的学术研究内容,也没有与外国进行对比,A项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与工业化建设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到2021年10月,共有104个成员国,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
A.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B.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据材料“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以看出中国倡导下,成立了上合组织和亚投行,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无法得出中国的外交原则,也不能得出对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排除AC项;“主导者”,表述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
9.古罗马人在票决制度上创立了双重多数制,其精神是:一个决定,不仅应获得多数人的赞成,而且也应获得多数地方的赞成,这样就避免了赞成者过分地集中在某些地区,也保障了人数较少地区的政治参与度。这种精神()
A.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B.保障了罗马法向万民法过渡
C.体现了联邦制和共和制原则D.影响了近代欧美的票选制度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材料所述的古罗马人的这种“双重多数制”,明显类似于近代美国总统选举中的计票程序和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修宪程序,D项正确;A项错在“臻于完备”,不符合材料主旨与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万民法,排除B项;C项错在“联邦制”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0.1884年,英议会通过法案:将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价值10英镑的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主要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这一法案的通过主要缘于()
A.秘密投票选举方式的形成B.第二国际坚强有力的指导
C.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D.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建立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4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推动了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范围,C项正确;这一法案的通过主要缘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A项和材料无关,排除A项;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排除B项;18世纪中叶,英国就形成了责任内阁制,排除D项。故选C项。11.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B.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D.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本题材料“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
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进入资本积累时期,而非资本原始积累时期,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材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们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面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私产阶级认为自由竞争虽然加剧了贫富差距,但能增进社会财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欧洲要加强战略自主。他表示,成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