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作者:刘浩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2
        黄淑仪 要:历史地图以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体现历史不断发展、演变的重要进程。利用好历史地图,可以跨越时空,拉近距离,增强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对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教学;运用
        一、运用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很多同学缺乏空间概念,对地理位置、地形、自然环境、经济特征缺乏了解,导致地理概念、地名难记易忘。如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战争》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地图形象准确地掌握条约中开设的五个通商口岸:上海、福州、宁波、厦门、广州的
分布情况,进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又如在教学《古希腊民主政治》时,因为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一次接触世界历史,并且对世界史比较陌生,因此在讲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环境时,通过使用历史地图册,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古希腊的地理位置,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充分利用地图能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如《中国历史》中的甲午中日战争,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影响时,条约的第一条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我们得出其对中国的影响是: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70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掠夺了资源和宝库,
而且又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如果老师简单地将这一段文字扔给学生,也许学生能记住,但不能理解。这时候,历史地图册便是最好的教学工具。
        三、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用空间思维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历史基本知识教学的任务之一。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掌握历史空间概念就是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那么,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这就需要借助历史地图。
        四、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历史图册,可以从历史图册中发现并提取更多的历史知识。比如将《战争形势图》《第二次战争形势图》做比较,就可以概括出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且多为两次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劳动力充足。这就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明晰了近代企业的重要成因。再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既可根据图复述协约国阵营、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组成、参战时间及意图,复述欧洲战场态势(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和战争进程,又可借此回顾一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一战的性质和影响。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图》还可着重分析一战对欧洲、中东及非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参考文献:
        黄淑仪.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25.
        (作者单位 陕西省洋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