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4.06
∙【字 号】市政发〔2022〕8号
∙【施行日期】2022.04.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工作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西安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6日
西安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优化科普服务供给为重点,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推动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西安限行政策2021年最新 (二)主要目标
2025年目标: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8%。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公平普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机制体制、条件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2035年远景目标: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8%。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社会动员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创新生态建设实现新发展,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格局更为完善,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
“十四五”期间,着力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开放合作等五项基础工程,推动科普理念、科普内容、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全面创新,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加强校内青少年科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宣讲、辅导等形式,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励青少年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志向。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广泛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跨学科探究活动,探索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
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青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完善校内外科学教育联动机制。引进优质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利用科技(科普)场馆、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加强青少年科普体验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校园科技节、专家进校园、少年科学院、高校科学营、研学旅行等探究性、启发性、创新性科学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参与、调查体验、实践、劳动和动手制作、创作等方式,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效衔接。
3.拓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方式。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校园科普成果展览展示等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强化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中融入家庭科学教育内容,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鼓励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设施建设,加大科学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评比10所科技教育特学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实施教师科学素质培养提升工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培养重要内容,培养和提升广大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1万名骨干教师、建设20个左右高质量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深入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十四五”期间培训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1000名,打造50个“互联网+教育”创新应用示范案例。加大对学校专兼职科技辅导员的支持力度,在评价考核、激励奖励、外出培训、继续教育、带队参加活动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聚焦我市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构建“一主多元”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分层次、分类型、分产业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加强乡村培训机构建设,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建设10个特专业、3—5个专业,打造5所农业标准化学校、5所田间学校。“十四五”期间,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1万人次,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000名。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传播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农村服务信息,助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2.加强农村科普与科技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之春”宣传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时机,依托新媒体、融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绿生产等理念,普及绿环保、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移风易俗等科学理念和科技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乡村文化品质,推动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科普资源向重点帮扶村镇倾斜,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指导、示范推广等结对帮促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健全农村科普服务条件与体系。推进涉农区县“三长制”建设,开展县(区)、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科普供给能力。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合作社、农技协等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活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十四五”期间,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20个、科技小院15个,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服务“三农”。
4.开展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女性大讲堂”作用,深入农村面向妇女众开展集中宣讲,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养。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持续深化各级工会、妇联等专项帮扶行动。加强健康保健、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
村妇女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鼓励发挥个人才能,开展技能培训,助力建设乡村振兴特村,帮助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感受创造美、享受美的生活乐趣。
(三)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营造创新创造浓厚氛围。在产业工人中大力宣传新发展理念,开展“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选树劳模工匠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新时代劳动者的标杆旗帜。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共同提升的良性机制,助力服务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丝路科创中心建设。开展全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产业工人展示创新成果。
2.提升产业工人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以创新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围绕现代产业体系需求,促进建立产教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和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振兴实体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绿低碳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等为重点,广泛开展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国有企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
、“五小”竞赛、“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先进操作(工作)法总结命名推广等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