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及解析
新的课程标准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要求如下: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同时,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上著名山系以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
关系。
5.在活动建议中,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开展拼图游戏、模拟演示等活动,开展七大洲、四大
洋的拼图游戏;使用自选材料或者计算机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等学说,同时,在板块构造学说方面,要体现一定的科普性以及科学史教育。
从以上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所要求设计的活动可以得知,本章的重点内容应该是: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2.能够正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4.掌握世界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5.知道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6.知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7.能够列举海陆变迁的实际例子。
8.了解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9.理解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的相关证据
10.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1.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
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四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本章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在海陆变迁方面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
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章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5.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6.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与方法: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出各大洲、各大洋;
海陆年龄多大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5.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五、教学策略:主要教学方法:地图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提问导入,直接进入本节课的复习主题
(二)复习设计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
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
“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图“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
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
海陆分布概况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
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
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看,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
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
设计目的:以
小组讨论的形式,
谈谈对地球名称
的看法,不是让学
生争议地球的名
称是否科学合理,
而是通过学生讨
论、运用地球仪和
地图求证,加深对
地球表面海陆分
布的认识。
①
②
③
④
①
大洲排位: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
名称概念举例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台湾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朝鲜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
图上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读图册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
出来。
(4)读图“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
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
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四大洋中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
洋是北冰洋。
【互动三】各大洲的分界线
注:世界最大
的大陆——亚欧
大陆世界最小
的大陆——澳大
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
岛屿——北美洲
的格陵兰岛世
界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
洲——亚洲
世界最小的洲—
—
大洋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