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理论)
2008年3月CultureAndHistoryVision(Theory)Mar.2008
《迟桂花》是我读过的郁达夫作品中最喜欢的一篇。《迟桂花》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开头。写“我”收到阔别十余年的同学翁则生的邀请,去参加他的婚礼。“我”应邀去翁家山,并与翁则生的妹妹莲妹同游五云山。看似一篇写家常般事情的文章,但在郁达夫的笔下却写得富有诗意美感。给读者勾勒了一个活泼纯洁的女子——
—翁莲。
本文就《迟桂花》中莲妹形象展开讨论。
一、哥哥眼中的莲妹
在文章开头是一封信,信是翁则生写给郁兄的。信中提到“我那寡妹,也因为白天操劳过了度,这时候似乎也已经坠入了梦乡……”翁则生接着信里写到了自己从日本辍学回家,经历了失恋、病痛、退婚等的折磨,在母亲与妹妹的操劳支持下,病痛渐愈并且人到中年又重缔婚约。在信里几处提到他的妹妹。当则生的病情得到好转后:
“……带作一切的妹妹,也同春天的天气一样,时时展开了她的愁眉,露出了她那副特有的真真讨人喜欢的笑容。”;当则生病愈后已经过了出嫁年龄的妹妹终于放心出嫁了,男家是只隔一支山岭的一家乡下的富家。
妹妹嫁走了,似乎把欢乐一起“外嫁”了。则生只剩他和老母亲在家,并且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家境中落,则生的婚约退了。“这一出赖婚的怪剧,在我只有高兴,本来是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由于头脑很旧的她(母亲)看来,却似乎是翁家世代颜面家声,都被他们剥尽了。”自此以后,母子俩寡言少笑,相对茕茕。
妹妹嫁过去后也不幸福:
“……但双满月之后,到年下边回来的时候,从来不晓得悲泣的她,竟对我母亲掉起眼泪来了。”后来,妹夫染了急病死掉了。
妹妹又重新回到娘家,这一家人又过起了好日子:多年不做的焙茶事业,去年也竟出产了一二百斤;则生在一个训蒙小学做了一位小学教师,并且人到了中年又重缔婚约。
哥哥能够结婚,当妹妹的应当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是在细心的哥哥眼里,多少看穿了妹妹的心事:“按说,这心绪的恶劣,也是应该的,她虽则是一个纯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总有一点感情,看到
我们这里的婚事热闹,无论如何,总免不得要想起她自己的身世凄凉的,并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动机,仿佛是她在觉得自己以后的寄身无处。……”这是则生与郁兄见面后的一段对话,他请老郁陪妹妹出去散散心,开解开解不太安闲的妹妹。
可以说在翁则生眼里,妹妹是一个能干、乐观、肯为他人牺牲的好妹妹。“她强壮,天性活泼天真,象一个小孩子。”在哥哥的心里疼爱着自己的小妹妹。
二、郁兄眼中的莲妹妹
当“我”应邀前往则生翁家山时,经过烟霞洞,看见东天的已经满过半弓的月亮,从背后吹来一阵微风,里面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就对则生住地心生羡慕:住在这里的人怎能不身心舒畅!
“从两扇关在那里的腰门里开出来答应的,……而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面的,比则生略高三五分的样子,身体强健,两颊微红,看起来约莫二十四五的一位女性”。“她脸上涨起一层红晕,一双大眼睛……很腼腆地对我一笑。”这是翁莲给郁兄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次见面,我们注意到“我”在写莲妹妹的笑容时,用了“柔和”来形容。柔和的笑容,让读者不禁想起,女子的柔美、温暖。也写了莲妹的羞涩:“她脸上又红了一红”写出了乡里人家的腼腆、可爱。
接着翁母请“我”喝茶:“我接过来喝了一口,在茶里闻到了一种实在令人欲醉的桂花香气。掀开碗盖,我
俯首向碗里一看,果然在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这茶无论香味肯定是一道上等的好茶。这么好的茶叶是莲妹制的!
《迟桂花》中莲妹的形象
诸小妮
〔摘要〕有人说《迟桂花》中莲妹就是一束迟桂花。其实这仅仅是作家郁达夫想要表达的意象之一,但不是全部。翁莲的形象应该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除了年事的历练,却没有磨掉她的纯真善良之外,让翁莲更成熟的还有别的东西。
〔关键词〕迟桂花;莲妹;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53(2008)03-0021-02
〔作者简介〕诸小妮,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师范部艺术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广东东莞,523808)。
21
在“我”到翁家的第二天便与莲妹一起去五云山。在翁家山村内走着,则生妹妹,对村中的同姓,三步一招呼,五步一立谈的应接得忙不暇给。一路上遇到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总要拉住她,寻根问底,无论是如何小的一只鸟、一条虫、一株草,一棵树,莲妹都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并且连几时孵化、几时他迁、几时鸣叫都说得非常有趣详尽。还听她讲如何栽培茶叶,如何摘取焙烘。看看她那胭脂棒般的红唇,特有的一脸微笑,与于书的趣味之上更要兼一层人的风韵在里头。使“我”竟恍恍惚惚,像又回复了青春时代似的完全为她迷倒了。
当我正沉默痴想的时候,莲妹却从背后用她那只肥软的右手很自然地搭上了我的肩膀。并问:“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倒被她问得难为情起来,两颊潮热起来。好不容易吐出:“我……我在这儿想你!”然而莲妹满以为我是为她设想,率真、自然的认为是“我”在为她将来与哥哥嫂子同住而考虑,反而劝道:“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并为“我”拭去眼泪。这些天真、无邪的举动让老郁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我刚才的一念邪心,几乎要使我犯下这个大罪了。幸亏是你的那颗纯洁的心,那颗同高山上的深雪似的心,却救我出了这个险。”并向莲妹把自己的邪心杂念说了出来。当她听到这些忏悔时,倒是她反同小孩子似的发着抖,捏住了“我”的两手,倒入“我”的怀里,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哭过后,两人誓约结拜成“最亲爱最纯洁的兄妹”。
到了五云山一同买了两枝竹放生,在竹上写下“郁翁兄妹放生之竹”。“她真象是心花怒放似的笑着,不说话尽点头。在绿竹之下的这一种她的无邪的憨态,又使我深深地,深深地受到了一个感动。”
当游玩回来,大家都忙着筹备则生的婚礼。翁莲也不例外。在婚礼当日,“我时时刻刻在注意着偷看则生的妹妹脸,可是则生所说而我也曾看到过的那一种悲寂的表情,在这一日当中却终日没有在她的脸上流露过一丝痕迹”。
三、莲妹形象是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人生的契合点
综上所述,翁莲是一个懂事、愿意牺牲自己的女子。父亲死得早,哥哥到日本留学,家里就剩下母亲和她,亲族因为其家道中落。小小一个女孩支撑着这么一个家庭,可见翁莲很早就应该懂事,并且也很能干。当翁则生因病回国,面对体弱多病的哥哥,做为妹妹的翁莲更是操持肯干,煮药缝衣、采茶栽菜,操持家务,直到哥哥的病有所好转,“才时时展开了她的愁眉,露出了她那副特有的真真是讨人欢喜的笑容。”等到哥哥的病全愈了,这才把已经拖延的婚期定下来,放心地出嫁。
她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女人。翁莲嫁给了乡下一个富家,但却没给她带来幸福。而是要面对婆婆的繁言吝啬,小姑的刻薄尖酸和男人的放荡凶暴。直至丈夫因染急病死掉,于是年纪轻轻就背着克夫的罪名守寡。这些并没有把翁莲打倒,她搬回娘家,也给家人重新带来了许多变化与希望:多年不做的焙茶事业,也竟出产了一二百斤;则生可以到一个训蒙小学当教师;居然又有人来向翁家议婚,使则生中年重
缔婚约。如果翁莲不够坚强,她也许会在丈夫死后起轻生的念头;如果她不乐观,被休回家后,她可能一蹶不振,哪还能焙茶?焙出如此沁人心脾的迟桂花茶!
翁莲是个心灵纯洁、仁慈宽厚的女子。与哥哥的同学共游五云山,在旅途中曾发生一些微妙的事情,翁莲并没有苛责郁兄,更没有鄙弃。而是宽容与理解,并大方地叫郁兄“大哥”。在对待哥哥的婚礼及对将来跟哥哥嫂子一起生活曾有的顾虑,经过郁兄的劝慰和自己的心理思考,她乐观面对,高高兴兴地为自己的亲办婚礼。
也许我们会把迟桂花与翁莲的形象联系起来,但一束迟桂花又怎能把这样的女子都概括!“把迟桂花当作一个特异的人物形象或等同于翁莲,都是欠妥的”。翁莲的形象已经超出了作者对迟桂花的意象,她是一个健康和自然的美点。切确地说,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妹妹的形象,她是翁则生获得新生活的支柱,是“我”心灵得以净化升华的一个女神。
郁达夫在作品中集中笔墨着意写人性、人情的自然美,而翁莲是与山光水融为一体的“自然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女主人公顽强、坚韧的生活精神,也可以感受到在那自然山村风光中人际关系的宽容、平和。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郁达夫的感情实质,他是强烈地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身处文化转型时代的郁达夫,一方面浸淫于欧风美雨很重的日本文化氛围中,另一方面又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迟桂花》写于1932年10月,这期间他因病修养于杭州,三十多年的坎坷人生与命途多舛,
但他还是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虽然他建构的理想化人生和当时30年代的社会现实不大协调。翁莲正是他刻意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这里包含了郁达夫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人生的渴望,以至于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这样的声音:“但愿得我们都是迟桂花。”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它不会因历史的演变而消失,也不会因社会的发展而淘汰。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作品精选・小说卷》.漓江出版社,2003年.
[2]郭沫若.《论郁达夫》.《人物杂志》,1946年9月第3期.
Contentabstract:ItissaidthatLianMeiisabunchoflatefragrans.AuthorthinksthatthisisoneoftheimagesthatwriterYuDafuwantstoexpress,butnotall.WengLian’simageoughttorequirethatwemakeafurtherinvestigationanddiscussion.Excepthersufficientexperienceandkindness,Therearesomeotherthingsthatmakesherbecomemature.
Keywords:LatefragransLianMeiimage
龙梅子的图片
(责任编辑:良士)《迟桂花》中莲妹的形象
2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