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时期的“红经典”电影跳出了单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旧模式,由凸显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和主题的政治性,转而关注小人物来反映和刻画大主题,关注影片的史诗审美特征。红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逐渐融合为一体。未来“红经典”电影的发展方向显示出人物偶像化、革命史诗化、红国际化的趋势。
[关键词] 电影;“红经典”;主旋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属性和历史任务的改变,电影的创作主题也发生了变化。新中国电影要担负起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巩固和加强新政权的存在。在建国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一个发展、起伏与变迁的过程。
一、“十七年”时期“红经典”电影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极其恶劣的国内外局势,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红
经典”电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有力途径,在受到众广泛欢迎的同时,在文化传播中也占据了主流地位。“红经典”电影作为特殊时代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作用。
(一)“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
建党伟业的演员 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是一个英雄层出的过程。“红经典”电影树立了诸多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为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沉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经典”电影中的英雄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且在道德层面上也起着表率作用。如《红娘子军》中无私无畏的女战士吴琼花,《南征北战》中有勇有谋的高营长,《钢铁战士》中坚毅勇敢的三位革命战士等,他们的崇高形象不但成为影片中的人物的榜样,而且也深深影响着作为观众的工农兵。还有《地雷战》《上甘岭》等影片中,不但塑造了朴实诚恳、勤劳勇敢的农民,而且刻画了为新中国浴血奋斗的战士等,这些体形象共同表现了革命时期中国昂扬进取的民族传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