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相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具有我国民族特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言语幽默的集中表现,深受到广大人民众的喜爱。我国的相声从笑话发展演变而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相声已逐渐成为代表我国文化的典型艺术表现形式。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讲究“说、学、斗、唱”,对演员的语言功底、文化素质和表演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相声表演中,演员的的语言使用十分讲究语用策略,通过“包袱”的使用使听众发笑。理解中国相声除了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还需要对相声语言形式有适当的了解。本文以当今走红大江南北的郭德纲相声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相声幽默语言对语用原则———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的偏离,从而探寻相声幽默语言产生的语用根源。 2 相声语言对语用原则的偏离偏离是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过程中,通过某种最经济的手段来突出或强调其表达的交际意义,而对其相应的语域的典型特征所做出的暂时的、故意的违背。这种偏离往往是双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这样才不至导致交际中断。但是,如果谈话人有一方故意违反原则而又无法或不让听话人领会其意图则常常使交际中断,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然而相声正是积极的利用了这种偏离。在相声表演中,相声演员为了体现其相声语言的幽默性和喜剧性,往往会利用听众对常规特征和典型特征的期待,通过背离这些典型特征,以一种新奇的偏离形式使人们的心理期待受到破坏来增强其语言的冲击力和幽默感染力。 2.1 相声语言对会话原则的偏离 Grice(1975)提出了制约人类交际行为的一条总则(语言交流的参与者需根据交流的意图和环境采取合作的态度)和四条准则。这四条准则统称为合作原则:数量准则(Maxiam of Qual- ity)、质量准则(Maxiam of Quanity)、关系准则(Maxiam of Rela- tion)、方式准则(Maxiam of Manner)。在郭德纲的相声语言中,有很多是通过对会话原则的
李菁 郭德纲偏离而获得幽默效果的段子。例 1:郭德纲: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话,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骂半钟头不带重样的。上例中的相声语言偏离了会话原则中量的准则。所谓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要有足够的信息,它包含两个次准则:所说的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在这段相声中,在陈述了街坊的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话后,郭德纲其实不需要把孩子会的外语全部列举出来。而在列举孩子所会的外语过程中,郭德纲又提到所谓的“北斯拉夫语”和“西斯拉夫语”。众所周知,外语中根本就没有这两种语言。其后,“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骂半钟头不带重样的”更是违背了量的准则。郭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增加“垃圾”信息,通过对量的准则的偏离来制造出小料,娱乐观众。同样的技巧也使用在下例中:例 2:郭德纲:回去好好过,一夫一妻制,啊!回去仨人好好过日子。于谦:啊?仨人?郭德纲:对啊!一,夫,一,妻制,一个夫人,一个妻子。于谦:哦,这么个一夫一妻制啊?郭德纲在这段相声中刚说完“回去好好过,一夫一妻制”,又接着说“回去仨人好好过日子”,而后面也没有任何的补充和说明。这种信息的缺失导致了观众对他说的话产生怀疑,进而在心中做出自己的判断———“三人”可能指的是“一夫两妻”,而后面的解释完全和自己的预想不一样,进而会会心一笑。 2.2 相声语言对礼貌原则的偏离礼貌原则是由英国著名学者 Leech 提出的,其中包括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得体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赞誉———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赞誉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谦逊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上的不一致———致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同情准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声表演的交际双方也必须遵守礼貌准则。但有时为了构拟包袱
的需要,也会偏离礼貌准则。例 3:郭德纲:就说于先生的父亲王老爷子……于谦:你别说了,于老爷子!郭德纲:什么?他姓什么?于谦:姓于!郭德纲:你姓于,他也姓于,你说怎么凑到一块去的!于谦:这叫什么话!郭德纲:还有这么巧的事!在这段相声中,郭德纲提到了他的搭档于谦的父亲。按照常理,晚辈应该尊重长者,要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言辞中也应该礼貌而得体、更严格的遵循礼貌原则。我们知道儿子的姓应该是和父亲一样的,通
常情况下于谦的父亲只能是“于老爷子”。而在相声中,郭德纲故意把于谦的父亲称为“王老爷子”,这是有损于对方的观点,其实是对于谦的一种贬损和讽刺,从而会造成了自己和对方在感情上的对立。但正是这种双方心知肚明的对礼貌准则故意偏离会给观众留下一个很好的“包袱”。 2.3 相声语言对关联原则的偏离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 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则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原则,从郭德纲相声看中国相声幽默对语用原则的偏离张新祥曹雨婕(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相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我国北方民族特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广大人民众的喜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本文以郭德纲相声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相声幽默语言进行了分析,从而探寻相声幽默语言形成的语用因素。关键词:相声幽默语用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2-0075-02 75 - -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第 6 卷第 2
期 2009 年 2 月 February 2009 Vol. 6 No.2 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来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在相声中,演员往往会先给出一个命题,方面,观众根据语境、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和正常的生活逻辑作出一系列语境假设,而后选择一个最大关联解释,观众认为这就是相声所表达的含义;另一方面,相声演员通过相互配合使演员心中的关联和观众所认为的最佳关联相去甚远。当时机成熟———也就是观众已经到最佳关联时,相声演员把自己的实际意图告知观众,听众在心理上也随之产生一种顿悟的感觉,也就是最初的心理期待落空。这样的意外效果也就产生了幽默,这个相声也就成功了。例 4 郭德纲:有一次这个女孩出去两天没回来于谦:怎么回事?郭德纲:女孩子家家的两天没回来,爸爸着急啊于谦:那是啊郭德纲:她爸爸在家坐着,唉,不知道哪家男孩子又倒霉了于谦:啊,替男孩子担心呢!在上例中,郭德纲提到了“一个女孩出去了两天都没回来,父亲很着急”。观众听到这儿时,会利用自己的常识形成一个最佳关联,即“父亲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意外,所以很着急”。但在其后郭德纲又说“她爸爸在家坐着,唉,不知道哪家男孩子又倒霉了”,原来是替别人家的男孩担心。这样的结果很是出人意料,和观众前期形成的最佳关联恰恰相反,观众也会哈哈一笑。 3 结语本文通过对郭德纲相声语料的分析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简要的总结了中国相声幽默语言的语用策略。在人们日常的会话交流中,人们往往要遵循一些语用原则,比如说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只有这样,人际交流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而通过对郭德纲相声研究,我们发现相声语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这些语用原则的故意偏离而获得幽默效果的。当然,中国相声幽默语言包含了太多的语用因素和文化因素,这些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有进一步的发现。参考文献:〔1〕何自然.Grice 语用学
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4). 〔2〕2000.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徐庆利,王福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及其翻译的诠释力〔J〕. 外语教学.2002(5).〔4〕刘乃实,熊学亮.浅析言语幽默的维护面子功能〔J〕. 外语教学.2003(6).〔5〕熊学亮.刘国辉.也谈礼貌原则.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3).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7. 〔7〕涂靖.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 〔8〕刘苹.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5(5). 〔9〕王燕.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作者简介:张新祥(1982-),男,江苏东台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教学法。曹雨婕 (1983-),女,江苏徐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上接 63 页) 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老师在“不省鼠事”下面打了一个大叉叉,理由是成语词典上只有“不省人事”,没有“不省鼠事”。倘若教师真正掌握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仿拟等最基本的语言知识, 教学方法再灵活些,想必就不会武断地
判错。 5 词语教学缺少文化内涵的挖掘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感情彩。早就说过:“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张祖庆老师也曾经说过“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词语教学应该“开掘词语的深度”。在小学课文中,蕴藏着不少今天仍然有用的语汇和典故,像“挥汗成雨”“比肩接踵”“众志成城”“三顾茅庐”等成语典故,有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仅仅是让学生查字典,或是背教参上的解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而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等都没
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种情况下学生词语理解是僵化、抽象、单薄的,很难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缺少灵动,缺少生命力。 6 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脱节目前的词语教学,从学生记忆的方式看,强调机械记忆过多,理解记忆偏少,通过让学生反复的死记硬背、机械抄写达到记忆字词的目的。从心理学看,这种行为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维模式,即刺激—反应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发现知识的乐趣,从而缺乏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心理体验。苏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后面多数都安排了一项词语练习。很多老师通常的做法是:预习时让学生抄 10 遍,学习课文时再让学生抄 5 遍,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抄 5 遍。如此机械反复的训练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多为应付,表面上,学生都能按时把作业交上来,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定期的听写练习中,总会有一大批学生把词语写错,或写不上来。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优等生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写那么多遍、那么多次就能很好地掌握了。再让其反复去写实为一种无效劳动,这已成为他们学习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两种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参考文献: [1] 西慎光主编.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王守文.词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山东教育,1999(4):36-37. [3]张艳兰,周淑清. 浅谈小学生的词语积累[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89-91. [4]章正豪 .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的字词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7):51-5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