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在戏剧演员声音训练中的运用
作者:王平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1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声乐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声乐基础较差,有的声音小打不开。对于这部分学生,在训练选材上如果过分强调选用美声歌曲,效果并不一定好。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运用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前提下,采用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学生在声音技巧上大幅提高,较快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最终获得戏剧表演专业演员应具有的魅力声音。
        一、新民族唱法
        我国民族歌唱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总结出了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种用嗓方法。在世代相传的演唱活动中,编唱了大量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民族歌曲。进入20世纪后期的几十年,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民族唱法本身也要求民族声乐不断地深入、发展和创新。经过几辈歌唱家的努力,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又借鉴了意大利美声科学的发声技巧,在音上使用真假音混合的同时,保留了
民族歌曲的风格韵味,这种唱法被称为新民族唱法,成为当今中国歌坛非常流行、较具影响力的一种歌唱风格和技巧。
        演唱特征主要体现在保持民族特、地方语言和发展的包容性上。新民族唱法首先融入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技巧,很容易使欣赏者产生心灵共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情境,牵动情思,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一)运用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
        美声唱法被世界接受,是由于其声音优美,发声科学,既有舞台实践,又有理论总结的最完美的声乐艺术。其特点是用气歌唱:要求每一个声音都要有气息支持。音与音之间在演唱音域中不允许有任何破音,都要圆滑地连接在一起。声音有极大的灵活性,要使三个声区得到完美统一。美声唱法不仅要有好的声音技巧、严格的技术规范,还要求歌唱者对音乐有深层的理解和体验,对音乐形象生动地塑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目前我国音乐学院普遍采用这种唱法。曲目以中外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和艺术歌曲为主,也演唱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声音的主要特点是混合声唱法(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强调整体共鸣,气息结实有力,通畅自如,在演唱过程中字在不断改变,但声音的形象保持着连贯统一,讲究音
质、音域的扩展,声音明亮圆润。强调字既要清楚,声音共鸣又要合乎要求。表演风格一般不提倡做什么动作,主要通过眼神和脸部表情的变化塑造人物内心和表达歌曲感情,注重通过内在的感情充分运用声音技巧对歌曲进行创作。
        (二)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相结合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同为音乐表演艺术类别,总体来说在舞台上都属于(运用音乐、台词、形体元素等)综合的表演艺术。但因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风格特征、审美情趣、演唱方式等方面具有各自特征。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是进行多向交融的基础,两种唱法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新民族唱法的演唱特征主要体现在保持民族特、地方语言和发展的包容性上。它首先表现在融入了通俗唱法的技巧,很容易使欣赏者产生心灵共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某种情景,牵动了情思,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戏剧声乐教育训练学生达到这样的情境,就必须有一个综合歌唱能力的培养。
        二、对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相结合的探索
        戏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具有中国地方特的声乐训练体系,借鉴新民族唱法,把美声科学演唱方法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当中。结合笔者声乐教学的体会和理解,以演绎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要手段,侧重对"两种唱法"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进行梳理,并对两者在文化审美、审美意识、演唱技巧以及演唱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共同点
        1.使用气息时在较深的部位用胸腹联合的力量支持发声,强调深呼吸。2.音乐歌词之间追求和谐之美,激发人的联想和境界美。3.追求语言的生动,展现人性之美。4.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是检验呼吸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准。5.情感表达充沛、真诚有爱心。
        比如在训练学生演唱民族歌曲《龙文》时,对这首民族歌曲的民族特和文化背景进行初步分析,并从实际演唱入手,详细分析演唱这首民族歌曲的方法,包括气息控制、语言运用和表现方式等。在分析歌曲《龙文》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区民族声乐的地域特进行了比较。
        我国民族声乐的弱点诸如演唱时发声穿透力不强等暴露出来以后,在几代声乐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实践中,逐渐发现只有借鉴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一些优势,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增强民族歌曲的表现力。我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民族歌曲《龙文》歌词古香古、曲调朗朗上口。作曲由曾创作过《爱江山更爱美人》等经典歌曲的我国台湾的小虫创作。该作品传承音乐、传承国学。是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灵魂,是对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戏剧学院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掌握是新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在演唱与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从民族声乐艺术演唱论的角度逐个对字韵、声韵、情韵的三大基本特征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阐释新民族声乐之
        再如《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叶佩英演唱,这首歌响彻大江南北,老少都喜欢唱。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如果用纯正的美声唱法演唱,除了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该作品外,大部分舞蹈基础更好、而音乐基础差的学生也想唱,对这部分学生,在演唱该作品时如果采用演唱高音时巧妙地保持科学发声技巧,而中低音可以采用通俗唱法来演绎,可借鉴通俗歌手平安的处理和演唱技巧。这既没有破坏歌曲演唱风格,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演唱高音时,采用科学的呼吸高级技巧,顺利完成了此作品,深受学生的喜欢。
民族和通俗声乐艺术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戏剧演员的歌唱机能需要具有足够的张力容纳,最重要的是戏剧演员从主观上必须具有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发声方法。总结出打破固有歌唱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探究新民族声乐歌唱研究的方向。
        (二)民通声乐互相借鉴的可行性思考
        歌唱中的技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呼吸及用气。呼吸与歌唱艺术气息的高级技巧是歌唱的动力,歌唱中所有的变化都来自呼吸支持,它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最适宜歌唱的呼吸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会控制呼吸,会运用有支持力的呼吸来歌唱,才能唱得好。吸气时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则吸得深。呼吸时要从前胸往下到两肋,使腰周围甚至后背形成很舒服的吸气,口腔别紧张,要放松,使吸与呼在腰周围产生压力,相互形成对抗。(1)呼吸的支持——吸进气后,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2)这种对抗只有在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后一句又接着吸气。(3)吸气时腔体打开了也就跟共鸣连上了。不能一口气吸很多,这样全身就僵了。从鼻、口经气管到肺部,上下不能有阻力,整个路是打开的,气吸得多会僵,吸少了不够用,吸入量应适度。
        演员歌词世界各国经过检验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唱法,都要有呼吸的支持。不同的感情,吸气深浅不同,有些需吸得浅一些或深一些,无论是深是浅,歌唱的感觉和发声部位一定要有支持力,是共同的。
        2.气声结合。(1)歌唱中声由气发,气发声响,气停声止;只有气与声结合得协调,才能形成歌唱的良好状态。如果气多声少,会使得声音空虚甚至出现漏气现象等;如果气少声多,会导致声音干、紧、尖、艺术表现力差等。只有气、声结合,才能具备声音的圆、润、甜等特点。(2)气、声协调。声强气沉:同一个高音,呼出的气流给予声带的压力大声音就强,压力小声音就弱。声弱气稳:弱唱时,呼出气流的压力比强音小,为了达到头腔共鸣的高位置,气息需保持强呼吸状态,保证声带振动的相对稳定。声高气低:在较高声区时,气息必须沉、稳、深,支持点要低,声高气低,能使声带在高音区范围内振动正常效率高而能量大。声低气提:在较低音区,气息要有上提的感觉,保持吸气时各部位的状态。
        3.声区结合。声区结合也就是胸声区和头声区(传统叫法为真假声的结合,做到了这一点,音域才能扩大,高低音才能统一)的结合。
        嗓子能发出两种声,一种真声,一种假声,真声用得过多,声带有可能会长息肉,用假声过多,声带有可能小结,正确的方法应是真假声恰当地混合。美声唱法要求真假声混合,共鸣状态是混合的,好的方法是真假声比例适当,真假比例不同,唱法也不同。唱中国创作歌曲或民歌时,虽然都是中国歌曲,但由于风格不同,声音方法、真假声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三)通俗唱法向民族唱法学习。
        结合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胸腹式呼吸法和混和声唱法,使音柔美,圆润明亮,贯通的声音能在较宽广的音域里伸展。
        通俗唱法积极向民族唱法学习,熟悉各民族、地区的演唱风格,尤其在中国语言演唱训练上。这样做不仅民族唱法不受损失,而且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承认,成为我国音乐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两种唱法互相借鉴会使其自身的系统更为完善,会促进各种唱法的演唱。兼唱两种唱法以上的全能演员,说明都具有一定水平。真正高水平的演员,不论什么唱法,其发声方法都是比较科学的,是比较符合科学规律的演唱。
        上世纪90年代始,我国戏剧影视专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戏剧影视专业声乐教学需要克服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我们的戏剧声乐工作者认真学习我国民族传统声乐和西方传统声乐,立足于我国民族的审美现实,把一切有利于发展和提高我国民族声乐的歌唱技巧吸收进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法,培养越来越多的能歌善舞的多栖戏剧演员。
        (责任编辑:刘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