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籍美国第三代华人林天顺的寻根故事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旅美第三代开平籍华人林天顺虽远居美国,但他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林天顺的祖父林福盛,一名出的飞机师,还有林福盛的弟弟,被美国尊为“航空界历史名人”的林福元,他们都曾追随孙中山革命,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林天顺说,我的名字是寓意中国和顺,而两个儿子之所以取名为汉盛和汉大,则寓意中国昌盛和强大。201444日,林天顺父子回到开平市赤水镇家乡,到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的祖屋,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听着亲人讲述先辈漂洋过海的事迹,林天顺父子热泪盈眶,摸着祖屋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曾经家乡只是一个模糊印象,现在却如此真实,他们的祖辈就是从这里开始,并将由他们一直延续下去。随后,他们参观了景芳林公祠和林屋村委会,并将去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林氏宗亲会百年庆典活动纪念刊物赠送给村委会。林天顺父子虽在开平仅逗留5小时,但半天的寻根之路,却真实圆了一个海外游子半辈子的寻根梦。 
台湾孔子后裔到曲阜寻根:两岸孔家终于统一
2010320日,台北孔庙举行春季祭孔典礼,2000多名台湾各地民众和来自大陆及海外的宾
客聚集一堂,共同敬奉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孔子。据介绍,祭孔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最初每年仅秋季一次,至东汉实行春秋两祭。台北孔庙除了每年秋季祭孔外,从2008年起推行春日祭孔 跃动儒风的释奠古礼。
孔子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从大陆迁至台湾的孔子后裔可追溯到清朝康乾年间,早前这些后裔仅被记录在各支系族谱中,从未被录入过总谱,聚集屏东的一支是人数最多的大家族。搜寻两三百年来散居台湾各地的孔氏子孙并非易事。2005年,孔祥祺接任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台湾分会会长,正式启动了被形容为大海捞针林妙可家世的寻人之路。年过八旬的他在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报纸上刊登广告寻孔,并发动了网络搜索。两岸的孔姓接续上后,很快彼此之间的走动就热络起来。2006928日孔子诞辰,孔子第77代孙、曲阜文物局局长孔德平在凌晨赶到台北,参加了孔庙的孔子祭祀大典,并代表曲阜祖庙向台北孔庙赠送了6件祭孔祭器。从这一天起,两岸孔庙正式呼应共同祭孔,两岸同根一脉。
没有故乡的海外游子,像没有家的孩子
四年前,侯先生的父亲去世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决定回国寻根。一百多年前,他的太公一个人坐船,在海上飘摇了一个多月才到达马来西亚,其中的苦楚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
阿公孤身一人,在马兰西亚成家、奋斗,才有了子孙现在的生活。遥想当年阿公最挂念的,应该是祖宗的。而对于,侯先生知道的太少了,只记得在太公和阿公的遗像上看到过泉州府十都字样。他通过查证后发现,当年的泉州府十都就在现在福建南安码头镇一带。
漫长的寻根之路从此开始,一个刘侯同宗的故事启发了侯先生。侯氏族人在唐朝的时候因逃难改姓为,在1929年重修族谱时,大家再三商议,才将侯姓统一改回了刘姓。但那时,侯先生的太公已驾着一叶扁舟,远渡重洋。几经波折,在 “刘氏族谱中,侯先生到了太公佳作还有阿公金德的名字。
对于寻到根的侯先生来说,他是幸运的。在许多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们仍旧凭借着族谱上的地址,像大海捞针一样寻自己祖先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