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中庸》“明诚关系”的价值生成论阐释
刘 进
( 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38 )
【摘 要】宋明理学家对《中庸》的明诚关系基本上是沿着形上学的价值预成论予以阐发,即全善的天命规定了人性,藉着人的道德实践而显示出来,人只需做到率性而动的诚,即可达到道德认知的效用,即“自诚明谓之性”。反之,“自明诚谓之教”是凭借道德学习认知开始道德实践以生成价值的过程。然而,纵观《中庸》修德功夫论对道德主体的实践在价值生成中的彰显,不难发现,天道的形上依据与人道的后天实践是价值本源论上的互文同构,《中庸》在当今的意义并非基于天命的道德形上学,而是人在道德文化中笃行实践以成德的价值生成论。
【关键词】明诚关系;价值实践;道德文化;价值生成
《中庸》因形上学意蕴浓厚,唐宋以降受到注经者的关注。《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经典论述也因涉及到道德认知与实践的关系而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哲学公案。朱熹的注释是从圣人与贤人的修德路线差异出发的,他认为“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1](P32)圣人天性不失天道全善,他只需率性而为,真诚地照天性去行动,不违背天性的要求,他就可以做到道德认知上的明察,因为从善的天命规定的天性发出的行为也是善的。这是藉着天性的作用由明而诚。这是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形上逻辑。然而,朱熹认为贤人的修德路线不同于此。“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2](P32)贤人是先认知到道理,然后依着道理去实践,才恢复本性的诚。这条路线强调教育的重要角。朱熹的诠释蕴含了张力:价值的预成论和生成论的张力。前者主张道德价值由天道先天预成了,人的行动只是显明这已预成的价值。后者主张,道德认知是源,教育是主要方法,道德实践是道德价值生成的根本。“自诚明”的论述显然含有“天命”全善的理论预设。这实际上是把后天生成的道德价值归于一个“天命”概念。然而,这在宗教-形上学衰落和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语境中是缺乏解释力的。实际上,“自明诚”具有道德社会学的思想:人在道德文化中实践以修成道德。《中庸》“道不远人”的思想即是对天命形上学的人道转换,“君子总是在人的日常存在中体现生命的终极意义。”[3](P45)天人合一虽是《中庸》的主题,然而,它对人道实践意义的弘扬构成了哲学上的真正成就。
道德价值是基于社会实践的综合了认知、情感、学习的生成性产物
常诚
1.实践在诚明关系扮演中介角
本文对诚的阐释强调它的情感之诚和价值生成的涵义,对“明”的概念强调它的认知、明智的生成论的涵义,包括价值认识、分析、判断、选择等内容。由诚而明是一个全善实体(天)出发,显现人性的善(尽性)而自然达到的价值认知的明了。由明而诚是一个由价值认知出发,经过实践以致成就价值的生成过程。人只要做到诚,就可以达到“明的客观效用”。做到明就可以达到天命的“诚的本体”。这就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然而,由于天道的善只是一个理论预设,加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诚的情意未必就是善的情感。如,真小人的恶劣情欲的真实外露。因此,《中庸》的诠释在今天的语境下是存在困境的。它的由明而诚的思想值得挖掘。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可见,明善是诚身的前提。明诚关系论发端于明善的认知环节,成就于君子“为天下国家”的至善价值。然而这样诠释并不是否定了“自诚明,谓之性”的逻辑,而是做了创造性转换,即本性的源泉不是天命,而是生活。换言之,人凭借生活力量实现由主观的诚(情意真实)而明(道德明智)的客观功效。
2.真实的道德情感是“诚”的本质性涵义
诚的本质涵义即真实的情感,它在价值生成中发挥决定作用,“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儒家重视人的真实的价值情感,尤其重视“爱”与“敬”的情感。“敦厚崇礼”是儒家一贯的主张。尊崇礼的社会规范而缺乏真实的
情感会堕入伪君子之流。孔子主忠信,斥乡愿,《大学》提倡情意要达到“如恶恶臭,如好好”程度。真实的情感推动着人们去实践以成就价值。《中庸》的“至诚不息”精神就是最真实的价值情感推动人成就自身的道德以及他人的道德。这实际上是一个在价值上成人成己的过程。“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不认为人的存在是原子式的,而是彼此相关的,只是求得自身的诚还是不够的,还要感化教育别人,使别人也求得诚的价值。这里的诚已有了生成、成就的涵义,是人与我在道德价值上的相互成就。
3.“诚者成也”:“诚”概念的实践生成论蕴含
《中庸》含有价值生成论逻辑,它主张虽然价值源自善的天命,但对于圣人而言有一个“至诚而尽性”的彰明过程,即圣人须保持心性之诚,并按诚去行动以使天命的善现实化。对于圣人以外的普通人则强调它要“由明而诚”的后天实践功夫。“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圣人的发显先天价值和普通人的“诚之”的实践过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结合当代哲学语境,《中庸》的哲学贡献在于以明善成德为致思方向的价值生成论。“诚既是存在的状态,也是生成的过程”[4](P98)至诚不息是连续的价值生成过程。“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在君子的道德实践上,《中庸》指出了一条价值生成的普通而又有效的道路,“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惟天下至诚为能化。”这就是说,普通人要成就道德价值,就要从价值认知入手,专心去得到某个环节的价值,然后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努力去做,就
可以做到诚的境界,最后以至于感化教育其他人,也帮助他人明善成德。为了实现“为天下国家”的至善价值,君子必须努力地实践“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等九个伦理政治的实践条目。这样诠释就把诚的先天本体涵义转换成了心性和实践的本体,强调了真实价值情感和道德实践在价值生成中的意义。
4.“明”:道德认知、学习、规范内化构成价值生成的源发环节
“明”是教育和学习道德文化的过程。道德文化是一个社会对道德本质、本源、标准、规范、原则等的一套观念体系,它以道德价值观为核心,以道德规范为客观的表现形式。人的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他生活于其中的道德文化的影响。道德文化的知识储备也是成就道德价值的生活世界的构成之一。道德文化参与人的道德实践,影响人的道德认知、选择、判断等活动,属于价值活动的前认知结构。
“君子之道,本诸身”,价值生成活动始于价值主体的认知,即明善。《中庸》不但明确提出“明善”的概念并肯定它在价值完成中的原初地位,而且提出了明善的方法,即学习。学习指对古代典籍和社会规范的学习,具体言之,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具有道德熏陶和启发价值认知的意义。学习经典是对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的继承和认识。人在学习中明白了善的价值、学会了价值抉择和内化规范。(下转第62页)
62
依托,制度文化为保障,精神文化为核心,行为文化为载体,实现物质、制度、精神以及行为文化建设全面、系统地开展与推进,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实施。
(1)提高制度文化的实效性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应在融合企业竞争机制、服务管理、质量标准等理念,健全学校制度,提高其实施的有效性。
(2)提升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高职校企文化融合中,高职院校应吸收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有意识地培育突显时代精神、职业人风貌和自身特的学校精神,以提升其职业感染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2.在高职院校育人全程融合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要实现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将此贯穿在办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实施。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通过课堂、生产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职前训练、校园文化熏陶等环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育人目标相协调,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连。为此,高职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与设置、教学实施等环节深化校企文化融合的内涵。
(1)在才培养模式中落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扩大交流平台,引入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共建、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资源、共同培养、共同开展、共同应用研究”[1]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新课程体系,强校企衔接,引入企业优势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文化融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2)在教学实践融合中贯穿职业精神
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活动,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中。为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中
不断地尝试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如: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案例、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但是,最重要的应该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前沿技术,企业对员工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变换状况,及时吸纳企业的新知识。
(3)课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以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为主题,践行‘技术自尊,技术自强,技术创业,技术人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突出职业性和幵放性的特点來改革、创新课外文化活动。
3.高职院校应激发各种力量,在全员融合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力求全员参与、共同建设,自觉自主、自愿自为,在校园文化浸润自己的同时,努力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去感染别人。具体而言,师生均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实践者,只有激发各种力量、师生整体参与,在全员融合中推动,才能让高职校园文化彰显出自身的特。
结语: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企之间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化校企文化融合,是顺应时代要求培育工匠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文海.推进校企文化合作,构建高职特学校文化[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85.
[2]吴高岭,余敏.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融合的意义及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3(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作者简介:李雪莲(1972—),女,云南楚雄人,硕士,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接第59页)《中庸》援引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推崇圣人的“自诚明”境界,被视为圣人的孔子本人却说“吾十五志于学”,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自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才成德的。所谓“敦厚崇礼”即重视学习、内化社会规范等价值生成的社会性环节。 “齐明胜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修身”,即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远离不义。在价值的生成过程中,《中庸》指出了一条次第清楚的道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前四条的学、问、思、辨均属价值认知的环节,最后的笃行则属于价值实践活动,起于认知,终于实践,这是《中庸》明诚关系的价值生成路线,这条路线重视对道德文化的继承、内化和发扬,也强调社会规范对于价值生成的意义,具有道德社会学的意蕴。
小结
这条阐释理路实现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结合,是对人的实践的高扬。它同时对《中庸》的天道做了创造性的转换,把天道诠释为人道价值的表现形式,视为人的道德价值的内在价值,即价值情感之诚与天道合一带给人的超越感,这是一种人所需要的价值。《中庸》对诚的阐发达到了心性本体与宇宙本体的合一,“对最高本体的宗教式的肃穆态度和敬畏情感,及其同最高本体融为一体的宗教式期盼”[5](P149)是形上学的超越。价值有本体价值与手段价值,所谓本体价值,即道德对于人之为人的意义,如,“仁、智、勇”三达德是人不可或缺的道德。手段价值即价值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价值。价值生成论对明诚关系的诠释把诚的先天本体涵义转换成了心性情感的涵义,把天道本体转换为人道生活本体,把思诚的超
越意蕴沿着内在化的思路转换为生活世界中产生的价值,视为道德价值对于人的内在价值。这一系列的转换是对传统儒学人文化、实践化思想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西方消解形而上学思潮的哲学语境之下的创新诠释。除去形上学维度和转换超越意蕴是否会造成现代人生活的肤浅庸俗和信仰理念的失落?答案是否定的。《中庸》形上学主张天道本诚,世界的存在及其全善本性真实不妄,人性至善,世间的善是天道的大化流行。这实际上是古人把人道价值、人的知识和道德情感向神秘天道的投射,是人道价值的异化形式。理性化、人文化、实践化毕竟是儒学发展的大趋势。价值生成论正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扬。最后,价值生成论不仅不会造成生活的肤浅化和庸俗化,而且把价值还归人的生活世界,使得价值之根扎进生活土壤之中,而更具笃实的价值感,也使得价值对于人的内在意义更具可感受
性。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杜维明.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M].北京:三联书店,2013. [4]杜维明.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M].北京:三联书店,2013. [5]杜维明.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M].北京:三联书店,2013.
作者简介:刘进(1975—),男,陕西渭南人,中国哲学硕士,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