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英雄”-陈凯歌和张艺谋一起走过的“黄土地”
同路“英雄”:陈凯歌和张艺谋一起走过的“黄土地”
陈凯歌和张艺谋,是国内通称的“第五代”导演的扛旗人物,也都是在国际上为中国电影人争脸的大导演。他们从“黄土地”出发,同路而行,共同走出了一条中国电影人的“英雄”之路。
1978年-1982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陈凯歌父亲陈怀皑,其执导的《杨门女将》和《铁弓缘》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还曾和导演崔嵬一起导演了影史名片《青春之歌》。用出身电影世家,家学渊源来形容陈凯歌,一点都不过分。他考入北影,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但是西安人张艺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则经历了一番周折。北影在西安招生的时候,张艺谋也报名了,但是他已经超龄整整6岁,这可难为了招生老师,虽然没有人否认张艺谋在摄影方面的天才,但规定在那儿摆着。时任文化部长的黄镇下指示希望能够“破格录取”,但此举也遭到了摄影系老师的反感,后来摄影系老师妥协了,张艺谋虽然有惊但是无险地进入了北影。
陈凯歌和张艺谋刚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时,都是当时那一拨同学中的翘楚。尤其是张艺谋,所有摄影系的同学都很佩服他。但学习成绩是一回事,人缘又是另外一回事。张艺谋比他们班的同学岁数大了一截,而且,家庭出身使他背负沉重的包袱,个性又比较沉默,所以他显得不太合。而陈凯歌就不一样了,他和田壮壮是导演系同学的核心。毕业分配时,也能看出来,陈凯歌留在了北京,而张艺谋却只能远走广西――即使现在,张艺谋的身份证都是广西的。
1982年-1986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陈凯歌和张艺谋一起走入公众视野是因为《黄土地》。那是1984年,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曾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黄土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相信任何一个中国电影史家都不会反对这个观点。影片一改过去传统中国电影的拍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影片获得包括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在内的三个国际电影节大奖,对于当时还相对封闭的中国社会环境来说,《黄土地》的获奖给中国停顿了十年的电影事业增添了信心。
此后两年也就是1986年,《大阅兵》成了最后一部同时有两人署名的电影。影片从个体切入,描述一出身和个性不同的士兵和指挥官,为了天安门阅兵而在郊外接受严格的操练,
过程中各人有不同的反应和省悟。本片在影像处理上维持了《黄土地》的鲜明风格,具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彩,宏大的构图。陈凯歌试图通过军训来表达他对中华民族的个人主义和集体精神之间的联系,然而影片过于主观性和寓意性,造成了人物的模式化和造型化倾向。
其实,在陈张联袂走进影史之前,张艺谋已经在电影史上留名了――作为《一个和八个》的掌镜,虽然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不是很多,但张艺谋的摄影才华还是得到了专家以及同行的充分认可。该片是一部关于一个人的忠诚受到怀疑,在极度危险和冤屈之中,用血和生命去证明自己清白无辜的影片。虽然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张军钊,摄影还有一位,肖风,但张艺谋的印记还是深深地打在了这部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上面,嗜好大片天地中极小的人影,偏爱精致的画面和时间的停滞。正因为这部片子的成功,使得张艺谋他们得到了所在的广西电影制片厂领导的器重,而远在北京的陈凯歌等人过来投奔,才会有《黄土地》的诞生。
1986年-1993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大阅兵》之后的几年,陈凯歌就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孩子王》讲的是云南山区一个乡村教师的故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晦涩难懂,尤其是那些充满神秘气息的长镜头和回荡
其间的声响;这部片子还是获得了一些奖项,包括戛纳电影节的一个玩笑似的教育贡献奖,而《边走边唱》砸了陈凯歌的招牌,艺术上被专家批,在商业上就更不用提了。
陈凯歌还在美国待了两年,张艺谋却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1987年,《红高粱》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在此之前,他已经凭借《老井》中孙旺泉这个角摘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桂冠,而导演吴天明盛赞,“《老井》的功劳有一半归于艺谋”。1989年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成了张艺谋和巩俐在银幕上的唯一一次同台献艺的影片,当然这部片子的意义在日后张艺谋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这是张艺谋首次与香港合作,首次接触商业运作,这也是一个开始,一个逐步走向商业、走向形式大于内容的开始。
拍摄于1988年的《代号美洲豹》是张艺谋第一次尝试拍摄商业片,事实证明那时候他还没有驾驭商业片的能力。但此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片,使张艺谋一直处于媒体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上。
1993年-1994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认为是《边走边唱》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失败和张艺谋的频频获奖促使陈凯歌“爆发”。陈凯歌选中了香港的汤臣公司,并且破天荒地听从了投资方的意见,选用了他并不喜欢的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该片获第46届金棕榈大奖,这也是国内影人拿过的最高国际奖项――虽然理论上,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具有相同分量,但在国内,大家似乎一直认为戛纳电影节才代表最高水平。这部充斥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的电影因为主演张国荣的缘故,更成为港人十大最爱电影之首。
张艺谋也不甘落后,第二年他导的《活着》也在戛纳电影节夺得评委会大奖,风头不让陈凯歌――葛优凭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改编自余华小说的《活着》拍得沉痛而从容,去除了表面的炫技而沉潜到影片深处,虽然很多人认为电影不如小说绝决痛快,因而指责张艺谋过于讨巧,然而还是有相当的评论认为《活着》是张艺谋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
1994年-2004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个十年,一直是张艺谋的幸福时光。他一直在尝试不同风格,先是拍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前者是张艺谋第一次专心的商业片尝试,顺应20世纪末的怀旧风;后者是张艺谋唯一一部都市题材电影,也是他第二次和姜文合作。它有种小品式的幽默风格,
节奏也越催越快,夸张又自然,是个不错的喜剧片。
此后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都是温情脉脉的电影,除《幸福时光》以失败告终之外,其余两部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全部起用非职业演员,有纪录片的质感与力量,这种尝试使张艺谋得到了市场和官方的双重认可;而《我的父亲母亲》在捧红章子怡的同时,也让张艺谋尝到了“造星”与“炒作”的甜头,他的电影中,商业气息与日俱增。
2002年的《英雄》以及2004年的《十面埋伏》,使张艺谋的曝光率达到了顶点,媒体一片责骂之声,而观众却心甘情愿地走入影院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他”,两部片子都开创了票房神话。
在这个十年,陈凯歌在干些什么,《风月》和《荆柯刺秦王》使人们见识了也厌倦了语无伦次的陈凯歌,他自己也不得不远走他乡拍了一部英文电影《温柔地杀我》,可是票房不尽如人意。2002年回到国内,一部号称要催人泪下的《和你在一起》,观众还是很给面子――陈凯歌终于有在国内过千万票房的片子了,但是这种赤裸裸的煽情却遭到了影评人的批判。在这期间,陈凯歌还导演了一部虽星光灿烂但仍不知所云的电视剧《吕布与貂禅》,对于一个电
影导演来说,拍摄电视剧绝对可以视为自降身价不务正业的行为。
总之,在张艺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长袖善舞的这十年内,陈凯歌遭到了冷落是不争的事实。
张一山的电影2005―2008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凭借《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商业片领域捞够了之后,张艺谋似乎有点厌倦,又想回头开始再玩文艺片了。《千里走单骑》号称文艺片,但张艺谋还是大制作,请来日本老牌影星高仓健压阵,除了在丽江等地拍摄外景之外,还要到日本去取景。张艺谋要向自己同学霍建起学习,开拓日本市场了――据说,在日本,凭《那山那人那狗》顺利打下市场的霍建起知名度比张艺谋要高。
张艺谋砸那么多钱玩了《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陈凯歌也要开始玩大制作了,他组织中日韩超级豪华阵容拍摄《无极》,宣传上也不遗余力。然而,这部大投入的电影却因为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成了贻笑大方之作。
2006年,张艺谋重走大制作之路,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十面埋伏》一样,这部星
光灿烂的电影一面受到口诛笔伐,另一面,却收获了高票房。
2008年对于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是意气风发硕果累累的一年。张艺谋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他精心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向世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浪漫”与“宽厚”。他还被美国波士顿大学授予荣誉人文艺术学博士,以表彰他的电影“不仅向全世界观众介绍与弘扬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也向全世界打开了一扇展示人性和渴望的窗口”。《无极》遭遇恶评之后,承受了很多压力的陈凯歌选择了卧薪尝胆,终于在2008年拍了一部足以洗清《无极》耻辱的《梅兰芳》。《梅兰芳》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2008年冬天,全国无处不闻的“梅兰芳香”,也让陈凯歌“东山再起”的故事再度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他出版新书《梅飞舞》,讲述自己的心灵历程及电影背后的故事,也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