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卷第3期2021年6月
福建体育科技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0No.3
June2021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腰肌劳损康复实验研究
邓宝1,杜熙茹2,邓俊臣1,董洛涵1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以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健美操队15名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手段
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腰肌劳损康复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核心区肌力显著增强。结论:1.腰部疼痛程度可以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得到有效缓解,VAS指数在实验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动、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及训练后积极进行拉伸放松可使受试者的肌力、肌耐力明显提高,康复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竞技健美操;腰肌劳损
文章编号:1004-8790(2021)03-0070-05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covery of Psoas Muscle Strain by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f Competitive Aerobics Athletes
DENG Bao1,DU Xi-ru2,DENG Jun-chen1,DONG Luo-han1
(1.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510500,China;
2.Sch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r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06,China)
Abstract:Taking15professional aerobics athletes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re strength training was used to carry out4-week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lumbar muscle str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ist pain was relieved,the waist dysfunction was improved and the core muscle strength was enhanced.Conclusion:1.The degree of Lumbago can be relieved effec­tively by core strength training,and the VAS index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p< 0.01).  2.Dynamic and static core strength training,and active stretching and relaxation after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bjects'muscle strength,muscle endurance,and the degree of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core strength training;competitive aerobics;前言
核心力量来源于核心稳定性,早期用于医疗与康复领域,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的正常机制,从最初的脊柱稳定
性理论成长为现今风行的核心训练理论,随后拓展到健身
领域与竞技体育领域。核心区和核心肌的不同定义主要
是由于研究领域和分析角度的不同造成的,较多的国内外
学者认为核心区位于肩关节以下和髏关节上方,包括腰腹、strain of lumbar muscles
骨盆、髏关节。随着比赛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核心力量素质是重中之重,而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本体感觉,增强神经系统对肌的控制能力,提高肌合作能力,提升身体的躯干力量,保证躯干平衡稳定,为四肢的力量传递提供支点,使得人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素质。人体因为各类项体育项目的不同,所需要调动的身体核心肌也会有所不同,导致不同项
项目基金: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GXJK427);2020年度广东省体育局科技创新和体育文化发展科研项目(GDSS2020N112)。
作者简介:邓宝(1997-),男,广州广东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简介:杜熙茹(1971-),女,北京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3期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实验研究
71
体育项目运动员核心区域发力的差异,根据竞技健美操核心发力的特点,将竞技健美操运动的主要核心区域界定为脊柱、髏关节及囊括了骨盆在内的区域所构成的核心区域。
根据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75.14%的运动损伤是由局部劳损引起的,腰部损伤占22.60%占据着首位。相关研究表明: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表现为休息后疼痛减轻但反复不定。作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腰肌劳损不但会影响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也有危害,甚至对教练员的教学质量也造成影响。因此,本研究将核心力量训练作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慢性腰肌劳损的康复手段,以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中是否有效,以其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慢性腰肌劳损的提供实验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慢性腰肌劳损损伤评定方法对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专业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选取患有2年以上慢性腰肌劳损的15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表1),慢性腰肌劳损的评价方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表1受试对象基本情况
人数平均年龄/岁平均身高/m平均体重/炖1521.6±1.68  1.65±6.1558.81±10.84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输入核心力量训练、竞技健美操、腰肌劳损进行关键词检索,收集有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及核心训练的文献进行分析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1.2.2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3所体育院校健美操专家、老师及15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的实际情况,听取专业的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
根据访谈得到相关信息和归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概括、推理本文研究的结果。
1.2.4实验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15名患有腰肌劳损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干预,针对15名运动员实验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
1.2.4.1实验时间与地点
2020年9月-2020年10月;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1.2.4.2实验工具
垫子、计时器、评分表
1.2.4.3康复效果评定
本研究引用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疗效标准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康复指数=(实验前总评分一实验后总评分)/实验前总评分*100%,总得分=肌肉耐力(秒)+动作完成分(0-10)。
1.基本痊愈:腰痛基本消失,评分下降M90%;邓健泓
2. 效果显著:腰痛明显改善,积分降低M60%< 90%;
3.有效:改善腰痛,积分降低M30%,<60%;
4.无效:腰痛无明显改善,评分降低< 30%。
1.2.5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方案
2.1实验指标选择
2.1.1疼痛级别(VAS)
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对15位受试者的慢性腰肌劳损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检测,VAS又称视觉模拟评分法,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受试者中轻度为7人、中度为6人、重度为2人、剧烈疼痛为0人。
2.1.2飞燕式肌肉耐力时间(秒)
飞燕式肌肉耐力时间(秒):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家意见采用飞燕式动作作为肌肉耐力评判指标。受试者完成飞燕式,并按照受试者自身所能够坚持最长秒数来记录数据,进行实验前后数据分析比较。
2.1.3屈体分腿跳难度动作完成分
屈体分腿跳难度动作完成分:使用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屈体分腿跳完成分作为间接测试指标,参照《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难度完成标准要求,委托裁判员进行打分。
2.2实验流程
72福建体育科技第40卷
f宴莹瀬费游_
运用Excel、
SPSS进iJ議图1实验流程图
2.2.1康复训练的动作选择最终确定了以下康复训练的动作如表2所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专家意见,根据实际情况,
表2康复训练的动作选择
训练类型动作名称锻炼或放松肌肉
动力性训练控腿90。卷腹腹宜肌、腹横肌
臀桥臀大肌、臀小肌、盆底肌
徒手直膝硬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静力性训练飞燕式竖脊肌、棘肌、多裂肌
侧桥支撑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静态臀桥臀大肌、股后肌、腰背部核心肌放松性训练股四头肌拉伸股四头肌
股后肌拉伸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盘腿侧腹肌拉伸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下腰部拉伸竖脊肌、棘肌
臀部拉伸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2.2.2腰肌劳损康复指标
本文采用飞燕式动作时间、健美操动作完成度、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三项指标来评价康复训练对健美操专业腰肌劳损的学生的康复指标。并在实验前后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康复计划方案见表3。
表31-4周康复训练计划表
1-4周训练内容1-2周训练量3-4周训练量控腿90。卷腹3组每组12次5组每组15次臀桥3组每组12次5组每组15次徒手直膝硬拉3组每组12次5组每组15次飞燕式3组每组30秒5组每组40秒
侧桥支撑3组每组30秒5组每组40秒
静态臀桥3组每组30秒5组每组40秒
放松性训练(见表2)一侧拉伸保持30-45秒一侧拉伸保持30-45秒
3结果与讨论
3.1实验前后三项测试结果对比
通过四周的康复训练后,受试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测定指数(VAS)与实验前相比,VAS指数明显降低,腰部疼痛感有所缓解。通过四周的康复训练,在增强躯干核心肌上选择了动力性训练动作3种,静力性训练动作3种,训练后放松拉伸动作5种,实验后15名受试者的肌肉耐
第3期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实验研究
73
力、动作完成质量显著提高。实验证实,核心训练对促进核心肌力量发展具有可效性。通过核心训练,使得受试者核心肌肉力量增强,改善慢性腰肌劳损疼痛程度,进而提高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完成分。核心力量训练之所以能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是因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身体对小肌肉的控制,及改善肌肉工作能力,从而间接减轻和腰痛。
3.2实验前后三项测试结果配对T检验分析
15人受试者进行核心训练前后三项实验数据指标P值均<0.01如表4,即该训练对降低VAS评分指数、提高腰肌肌肉耐力、提高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屈体分腿跳完成分均有显著性效果。基于三项数据指标,笔者认为在核心训练的过程中受试者深层肌被激活且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训练。人体深层肌肉与小肌肉肌肉的激活有助于缓解腰部的疼痛,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深层肌与表层肌能够更好的协调配合减少肌肉代偿,有助于缓解慢性腰肌劳损。
表4受试者实验前后三项测试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
实验前实验后T P VAS  4.47±1.68  2.125±0.64  6.240.00(<0.01)肌肉耐力113.33±38.69150.13±41.19-6.
9770.00(<0.01)动作完成分7.44±1.028.40±0.54-6.4890.00(<0.01)
3.3康复结果与讨论分析
3.3.1康复效果分析
根据表5(略),无痊愈受试者,痊愈率0%。有效人数为9人,显效率为1人,占总体的66.7%,无效人数有5人,占实验总体的33.3%o反思无关变量因素是否影响了本实验结果。首先,心理情绪是影响训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训练效果下降。其次,在不同季节准备活动效应的差异,对实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与5名康复效果无效受试者的交流得知,他们与四周的康复训练之前相比较腰痛都有所缓解,且对日常训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3.3.2康复成效讨论
竞技健美操作为难美项的其中一类,核心力量的强弱宜接决定了末端肌肉和其他肌之间的协同性,对运动员的体能和运动表现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得出腰肌劳损康复指数总体的均值在34.31%,大于30%即为有康复效果,说明这种自重训练通过动力性和静力性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能够提升运动员腰部、背部和臀部肌的力量,从而达到提升和巩固核心力量的效果,而放松性训练可以增加运动员各肌的韧性和肌肉耐力,降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进而缓解腰肌劳损。
3.3.3康复实验讨论
随着竞技健美操近几年发展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中小学、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与培训班,相关赛事的开设也逐渐增多,使得专业运动员人才需求增大。然而,受制于现代生活习惯,长期伏案工作学习,课后之余还需要进行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腰肌劳损更需获得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重视。患有腰肌劳损的运动员不宜采用负重训练或器械训练的方式来提升核心力量,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而自重训练不仅拥有无场地和器械限制的便利性,还能很好的把控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本实验的1-4周训练计划仅对周训练量进行调整,训练内容并未作出改变。往后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在不违反运动训练原则的前提下,若实验周期较长,则需要灵活的调整训练量、训练强度、训练动作等相关内容。此外,若能将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与相关训练方法相结合应用到腰肌劳损的中,运动员的腰肌劳损的康复训练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减缓患有腰肌劳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疼痛,受试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测定指数(VAS)与进行核心训练实验前有显著性的差异,其指数有所降低,腰部疼痛感有所缓解。
4.1.2核心区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对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尤为重要,对改善慢性腰肌劳损也有积极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患有腰肌劳损的运动员核心区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以此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慢性腰肌劳损起到一定的康复作用。
4.1.3竞技健美操作为难美性体育运动,其动作完成分在评分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腰肌劳损往往会影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完成度。通过实验测试指标不难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腰肌劳损,从而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动作完成分,帮助其在比赛中获得较高的运动成绩。
4.2建议
4.2.1注重实验训练科学有效
实验干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确保受试者的日常专项训练和生活作息规律,从而保证实验数据具有更高的效度与信度,往后采用此类核心训练干预腰肌劳损的研究中,可适当增加受试者人数,使系统误差最小化,并尽可能延
74福建体育科技第40卷
长实验周期,在收集数据样本时,应减少测试时间、地点、项目与项引顷序等无关变量的干预。
4.2.2切实关注远动员腰肌劳损的检测和评价
研究表示专业运动员较普通人患腰肌劳损的概率较高,然而腰肌劳损往往被忽视,因此日常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对专业运动员腰肌劳损的检测和评定,将腰肌劳损的检测和评价放在日常训练计划之中,切实保障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比赛的运动成绩。
4.2.3进一步完善运动员腰肌劳损评价指标
研究发现目前针对运动员腰肌劳损的评价指标十分有限,需要建立完整的腰肌劳损评价体系,制定多项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可靠性的评价标准,为运动员腰肌劳损的检测和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4.2.4加强腰肌劳损康复训练机制
无论日常训练、赛前亦或是赛后,腰肌劳损康复训练都应当被纳入训练计划中。一方面,针对已经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运动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其改善受到影响的身体机能,恢复自身运动水平,为后面的训练和比赛做好必要准备。另一方面对于还未患有该方面病症的运动员进行前期预防训练,提高相关身体机能水平,从源头上降低慢性腰肌劳损发生的几率,确保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运动成绩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何凤.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2]向春玉,阳家鹏.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及训练思路探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04):98-102.
[3]王人卫,李擎,李建平,等.优秀羽乒排网运动员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 28(04):419-422.
[4]韩文义.运动员腰肌劳损康复的相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
[5]乔志恒等.理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吴若丹,白云鹤,倪杨明.红花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 43(09):1831-1835.
[8]吕锐斌,戴胜良,余梦晴,等.推拿配合家庭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88):125,127.
[9]杨冬岚,周文强,黎健,等.针刺与艾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及表面肌电图影响的差异比较[J]•中国针灸,2014,34(4):341-346.
[10]何建伟,赵广高.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腰肌劳损的可行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3(04):403-404.
(上接第49页)度较高的成套动作来争夺金牌。
(2)要充分的读懂规则读透规则针对这次的“+2”赛制,中国队要排出优秀的单项运动员去参加单项世界杯,尽可能的拿积分,争取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比如:刘洋的吊环和翁浩的鞍马,争取以最完美的阵容去参加奥运会。
(3)在保证动作质量与稳定性的时候,可以考虑在某些进入世锦赛决赛的项目上增加一些难度,这样有利于增加中国队的夺金点,提升总体的奖牌数。
(4)攻克技术难点的同时,强化体能训练,提升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5)多带领运动员参加国际性的比赛,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避免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由于心理紧张而造成的失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蔡睿,刘大庆,等.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J]•体育科学,2002,22 (3):2-3.
[2]董建国,张慧霞.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规程、规则的变化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8(15):4-5+ 63.
[3]杨辉,马海涛.基于秩和比法的中外男子体操实力对比分析一以第48届世界男子体操锦标赛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02):233-241.
[4]王文生,王伊佳,赵艺杰.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竞技实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
(04):362-365.
[5]何俊.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赛制分析及应对方案[J]•体育文化导刊,2018(02):68-72.
[6]喻永祥.从裁判视角分析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东京奥运会前景[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4):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