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会计课程的入门课。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上:
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
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
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
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素质上:
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 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账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账、对账、结账,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
3、 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4、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2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68课时,习题28课时,复习实操14课时。
二、时间分配表
第一学期
章节 | 名称 | 总学时 | 讲 课 | 习题课 |
第一章 | 会计基本理论 | 12 | 8 | 2 |
第一节 | 会计的概述 | 4 | ||
第二节 | 会计的对象 | 2 | ||
第三节 | 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2 | ||
第四节 | 会计核算方法 | 2 | ||
第二章 | 会计要素 | 10 | 8 | 2 |
第一节 | 会计要素的内容 | 3 | ||
第二节 | 会计等式 | 1 | ||
第三章 | 账户与复式记账 | 13 | 10 | 3 |
第一节 | 会计科目 | 3 | ||
第二节 | 会计账户 | 3 | ||
第三节 | 复式记账 | 4 | ||
第四章 |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 30 | 25 | 5 |
第一节 |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 2 | ||
第二节 |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 3 | ||
第三节 | 采购业务的核算 | 3 | ||
第四节 |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 3 | ||
第五节 | 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 3 | ||
第六节 | 财务成果的核算 | 4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