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1期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No.1.2003J OU RNAL OF GU IYAN G TEACHER ’S COLL EGE (总第71期)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G eneral No.71)
论丁玲小说中男女两性的对比
Ξ
蒋晓兰(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安顺 561000)
关键词:丁玲;小说;两性;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94(2003)01-0054-03
On Sex Comparison in Novels by Ding Ling
J IAN G Xiao -lan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Anshun Teachers College ,Anshun ,Guizhou ,561000)
Abstract :Sex comparison in Ding Ling ’s novels is very distinct ,which is mainly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x positions ;thought ,character ,behavior and s piritual temperament ;comparison among character images.
K ey w ords :Ding Ling ;novel ;sex ;comparison
丁玲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而又颇有个性的女性作家,她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女性题材的小说,细腻、丰富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女性的生活和命运。在这些小说中,男女两性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
丁玲小说中男女两性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品中所处地位的对比
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男性人物往往居于作品的主导地位,即使作品的主人公是女性,这个女性主人公背后也往往会有一副男性审视者的目光,作品的男性视角使女主人公无法获得精神、思想、心理上彻底的独立,无法在作品中居于真正的主导地位,而往往是处于或明或暗的从属地位。而在丁玲的小说尤其是早期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男女两性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品的女性视角使女性成为文本中的观
察、思维主体,争得了话语主权,女性在作品中已居于主导地位,她们是作者所热切关注的对象,在她们身上浸透着作者的满腔心血和热忱,而男性则往往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通常是作为女性的陪衬或对立面出现的。在《梦珂》、《阿毛姑娘》、《小火轮上》、《自杀日记》、《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我在霞村的时候》等小说里,梦珂、阿毛姑娘、节大、伊萨、莎菲、陆萍、薇底、贞贞等女性人物,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红鼻子教师、晓淞、澹明、陆小二、昆山、小章、苇弟、凌吉士、
鸥外鸥、夏大宝等男性人物,都处于陪衬或对比的从属地位。《一九三O 年春上海》(之一、之二)中,男
性人物占了较大的比重,但美琳、玛丽在作品中实际上仍是居于主导地位,而《韦护》中作者所真正关注—
45—Ξ收稿日期:2002-11-02
作者简介:蒋晓兰(1963-),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的人物也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丁玲的小说尤其是早期小说,无论是第一人称的日记、书信体的自我表述方式的作品(如《自杀日
《阿毛姑娘》),都是从女性的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还是第三人称的客观表述方式的作品(如《梦珂》、
视角去讲述,女性在作品的话语中都占据了主体地位,区别仅在于前类作品里女性既是讲述人也是被讲述人,女性在话语中的主体地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而后类作品里讲述人与被讲述人是分离的,没有融为一体,女性在话语中的主体地位是间接体现出来的。这是女性视角、女性话语的真正的女性自我言说,男性代言人已被抛弃,多少年来女性被男性讲述、被男性阐释、被男性评判的被动地位和局面已经得以改变和打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细腻动人、撼人心肺、别有魅力的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抒写,女性人物在作品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丁玲曾说,因为自己是女人,所以自己的小说中主人公常常是女人。在丁玲的小说尤其是早期小说中,女性视角决定了作品中女性绝对的支配地位,这是对以往传统小说中男性视角的强烈反叛,是对男性神话的一种无情解构。在男性视角的小说中也有许多以女性作为作品的主人公的,但那是男人眼里的女主人公,是合乎男人的标准及评判的女主人公,而丁玲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则是女人眼里的女主人公,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完全全的女性自己的女主人公,有着迥别于男性标准的价值判断与准则,她们已完全脱离了男性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窠臼,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品,而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地位和思想感情,在作品中已经取得了支配地位。相反地,男性替代了以往小说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不再居于作品的主导地
位,不再高大完美而被女性所崇拜,不再是女性的主宰反而被女性所主宰所蔑视了。男女两性的这种对比在丁玲的小说中显得非常突出,成为作品的一大主要特。
二、思想、性格、行为与精神气质的对比
丁玲常常把女性置于与男性的鲜明对比中来塑造,描写男性的思想、性格、行为与精神气质等,用以衬托出女性令人赞赏的思想、性格、行为和精神气质。
这种对比在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中表现得极为鲜明。小说开篇,就写一个女模特儿被“红鼻子”教员猥亵的目光侮辱之后,正处于一闯入者那“想征求某种事件”的眼光的包围之中,周围是一片胆怯的沉默,这时,梦珂出现了,她“默默地楞着那对大眼,冷冷地注视着室内所有的人”,她扶着受辱的女模特儿向外走去,并宣称“我是不在乎什么的”,这时才有一长发少年追上来说话,另有两个男生“夹在人中低语着”,这里,梦珂的勇敢与男性的卑怯对比得何等鲜明。接下来梦珂与姑母家的两个无聊男性的对比也是极鲜明的,梦珂是那样的纯真,而两个男性则是那样的无聊、贪婪而虚伪。
《阿毛姑娘》中,女主人公阿毛与丈夫陆小二的对比也很鲜明,阿毛从小生长在荒僻的山谷,过着原始质朴的生活,出嫁到杭州郊区的一个农户家后,看到了城市的繁华和城里人的优裕生活,从此产生了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怀疑和不满,对人与人之间差异巨大的命运深感不公,她不甘于贫乏平庸的生活,倔强而执拗地追求新的更高更有价值的物质、精神生活,但她的愿望和追求根本就无法实现,也得不到周围
人的理解,于是这自我意识觉醒了的,敏感多思的少妇不甘于继续过那种动物式的生活,不愿意做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懒得再活下去,吞下火柴自杀了。而阿毛的丈夫陆小二,思想意识、精神欲求等都无法与阿毛同步。他习惯了现实的生活,满足于现存的生活方式,体悟不到自己生存的贫乏平庸与可怜可悲,更不会去追求什么爱情的温馨与浪漫,他无法理解阿毛的所思所想,也不赞同阿毛的所作所为,甚至还嘲笑、斥骂阿毛,间接导致了阿毛的死亡,却又始终不明白她为何要死。
此外,丁玲其他作品中这种对比也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令人深思。在《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中,薇底是那样的浪漫、勇敢,而男诗人鸥外鸥则是那样的落魄、卑怯。《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苇弟怯懦无能,凌吉士卑污虚伪,而莎菲则热烈而倔强,注重灵与肉的统一。《在小火轮上》中的女教师节大向往着自由恋爱,而她的恋人昆山却无耻地欺骗了她。《自杀日记》中的伊萨敏感而细腻,其男友小章却什么也不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韦护》中的丽嘉对韦护一往情深,而韦护却无情地为了革命弃她而去。《夜》中的妇联会委员侯桂英不满意自己现有的婚姻,提出离婚,并勇敢地向自己心仪的男人示爱,而她心仪的男人乡指导员何华明虽厌恶自己无爱的婚姻且也爱着她,却因种种顾虑退缩了。这里的对比充分显示了男女两性对待爱情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纯真天然和男性的虚伪扭曲。在男人眼里,情爱固然重要,而所谓的事业却更重要。女人可以为一份真实的情感付出一切,男人却难以做到这点,而且还常美其名曰“为了革命”、
“事业为重”。事业、革命成为爱情的阻碍,这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演员王琳
—
—
5
5
罢了。实质上这种借口往往掩饰着男性的自私苟安、怯懦无能和对女性的冷漠无情,是最违背人性的。
在丁玲的小说中,男性与女性的思想、性格、行为、精神、气质是如此鲜明地对比着,让人禁不住赞叹女子的勇敢、倔强、认真、执著、多情、纯真,感叹男人的怯懦、无能、复杂、自私、苟安,痛恨男人的卑污虚伪。
三、人物形象丰满与单薄的对比
在丁玲的小说中,男女人物形象的丰满与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般而言,丁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尤其是女性主人公都是较为丰满的,大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强烈的思想感情、激烈的内心冲突、坎坷的遭遇命运等。而男性人物则大都较为苍白,往往是作为女性人物的陪衬和对立面而存在的,给人以扁平和单调之感。他们往往没有什么鲜明的性格特征,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没有坎坷不幸的人生旅程,
从作品中读者看不到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看不到他们复杂而深刻的性格矛盾。即使是作品中所歌颂的男主人公(如《韦护》中的韦护)也说不上血肉丰满,不过是某种理念的象征而已,缺乏对阅读者的强烈吸引力,也无法真正打动读者的心。
凡是读过丁玲小说的人,都决计忘不了梦珂、伊萨、阿毛、丽嘉、陆萍、贞贞、莎菲、黑妮等女性人物,她们个个性格鲜明、情感丰富,每一个人物都以其特有的性格特征和音容笑貌,在读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梦珂纯洁正直,伊萨多愁善感,阿毛倔强执拗,丽嘉真挚热烈,陆萍热情认真,贞贞勇敢坚强,黑妮美丽活泼而自尊,她们都是极为动人的女性形象,丁玲充分展示了这些女性人物的强烈自尊、渴望爱情、不倦地探索女性生存价值的女性意识,细腻深刻地描摹了女性极其微妙的心理、情绪,使她们呈现出丰满的人物形态,让人不能忘怀。这些人物,我们仿佛一闭眼就涌上脑际,一伸手就触摸得到。
在丁玲的小说中,莎菲这一女性形象塑造得最为丰满最为成功,致使“莎菲”简直成了一类女性的代名词。这个得时代风气之先的青年知识女性,敏感自尊,愤世嫉俗,任情任性,蔑视传统的道德和礼教,不屑于那些虚情假意的交往,不爱体现了温良恭俭让这一传统美德的苇弟,看不起那种商商量量、平平和和过日子,没有多少奢望的家庭生活,嘲笑那没有激情的禁欲主义者,更轻蔑那什么也不懂只会写满纸“爱呀爱”情书的粗俗不堪的男人,热烈地追求着灵肉统一的理想爱情,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流,但社会的复杂莫测,现实的冷酷无情,人与人之间的难于沟通,尤其是凌吉士的虚伪卑污,摧毁了莎菲
所有的梦想和希望,使她变得乖僻狷狂,最终濒临精神崩溃的境地,但即使如此,她也仍不屈服,而是决计独自“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莎菲也有着自己的弱点缺陷,如过多的抑郁感伤、喜怒无常的性格、强烈的个人主义、寄予爱情太多的奢望以及性格中具有颓废因素等等。丁玲用多种手法尤其是大胆热烈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这个青年女子的各个侧面,使她成为一个颇为复杂而深刻的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有着独具的性格特征和时代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别的任何典型形象相比都毫不逊。
丁玲的作品因一系列莎菲型的女性形象而著称于世,而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如晓淞、澹明、陆小二、小章、夏大宝、韦弟、凌吉士、鸥外鸥甚至韦护等相形之下则逊不少,缺乏光彩,显得苍白而单薄。在作品中,丁玲往往只是让男性人物在与女性人物的交往中,呈现出他们性格中的某些侧面,如晓淞、澹明的无聊虚伪,陆小二的平庸无知,夏大宝的懦弱无能,鸥外鸥的落魄卑怯,苇弟的忠实真挚,凌吉士的虚伪卑劣……,丁玲没有多侧面地描写男性人物的性格特征,没有象描写女性人物那样饱含深情地描摹他们复杂丰富的精神世界、心理意识,致使他们成为较为单一的扁平人物。这实际上是由于丁玲的作品,尤其是早期小说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性别歧视所致,这逆向的性别歧视是丁玲强烈反叛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结果。
总之,男女两性在丁玲小说尤其是早期作品中的对比是异常鲜明的,这是丁玲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她的长处所在,也是她的弱点所在。
责任编辑 孙 悦—
—
6
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