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版《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观后感
每到周五,我们都追《乘风破浪的》。与新裤子乐队合作的这期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期了。跟李斯丹妮(后面简称李斯)一样,我也很喜欢宁静组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台下的李斯听完哭了。电视机前的我听完了思绪澎湃,有点东西要说,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好书推荐卡李斯说这歌唱到她心坎处,忍不住流泪以至于妆花了。李斯比自称是新裤子乐队粉丝的白冰更像粉丝,更懂这首歌。士为知己者死,我想彭磊大概会更喜欢李斯这种欣赏的方式吧。
李斯流泪,是我们常说的共情或者同理心。有人把它称作共情能力。也许加能力二字是为了更客观的描述,但我是不大喜欢共情后面加能力二字的。
为什么呢?
因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才称得上共情,与其说它是能力,不如说它更多是一种天赋,加了能力
二字既有矫揉造作的嫌疑,又让人容易忽略了前面的关键要点。也许刘备不太同意我的观点。[手动狗头]
也许有读者会问,难道一定要哭出来才算是共情?那倒也不是。但哭的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白冰没有哭,难道她没有共情能力么?作为观众,我只能说我不知道。相比之下,我看到的是李斯在节目中表现得更有共情一点。
信息消除了不确定性。
在节目中我看到了白冰自称是乐队粉丝,队友怂恿她要,这种停留在表面的喜欢,自然没有李斯那样合我的胃口。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在拍摄日常中,白冰也有对歌曲的欣赏,体会感受,只是没有被剪进节目里面呢。
另外,当我搜《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视频时,我发现了网友提到bww挺可爱,把自己给唱哭了。我傻眼了,不禁思考:为啥我没留意到呢?
ps:bww是啥?我当时是黑人问号脸。本着不懂就问,唔知就查的科学精神,网友给了我答案:
blue win win
我会心一笑,但立马又止住了,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有点刻薄了。
2
说回到这个唱歌本身,我最喜欢郁可唯的音。其他队员表现都不错,宁静的高音也有把我震撼到。在继续往下写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这次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这点是很有必要在此说明的。这首歌写得很好,旋律简单又朗朗上口,歌词也写得打动人心,最打动我的两句是:
“物质的 匆匆的蚂蚁”鱼肉水饺
这是醍醐灌顶的两句。匆匆的蚂蚁搬东搬西,囤积食物,不过是洞里的蚁王一场窃取劳动成果的。我们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有时不也像匆匆的蚂蚁吗?我们不但忙忙碌碌,而且永不满足,计划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一刻也不敢停。
反观一下,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问题:过于重视物质,忽视了精神的力量。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整个社会氛围里,大家广泛存在这样的思想:
我没有钱,于是我没有选择;等我有了钱,我才可以快乐;等我有了钱,别人才觉得我值得。
有钱是可以不讲道理的;等我有了钱,我也会这么做。
我要比周围大部分人有钱才算是有钱,不然算没钱。
从马斯洛需求分层理论来说,最基本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才有心思谈文化、理想、自我实现。从唯物主义来说,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思考,也不记得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我可以选择不只为别人而活,也要为自己而活。
回乡偶书翻译对此,我们是不相信的。
快乐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对此,我们也是不相信的。
所以,我们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压力山大,焦虑异常,未老先衰。我又想起了梭罗在《瓦尔登湖》提到的一句诗:
查普曼:这虚伪的人类社会 为了人间的宏伟 那至上的欢乐 稀薄得像空气
《隐秘的角落》里面,叶驰敏是个每次考试都考第二的女孩。别人出去玩,她只爱学习。她爸得怂恿她出去玩。叶驰敏同学真的那么爱学习吗?我想未必。她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社会大部分家长期望的回应。
在此,借用伟大的物理学、数学家、化学家、教育学家李永乐老师[手动狗头]一句话:
描写春天的十大佳句童年的快乐是很宝贵的
向量叉乘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同为家长,我更想我的孩子做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独立的普通人。
3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抄歌词的歌词控,听歌我是非常留意歌词(估计这也是忽略了蓝盈盈唱哭
了的原因之一),当我看到这一句时觉得有点怪怪的:
“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 也不过为了爱”
为什么奇怪呢?明明这里应该是钱才对的。因为前两句是这样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