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锋芒不露,办事要抓住时机
分寸的标尺:左手是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别人都需要我们表态: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在某个机构里.我们遇到竞选或者评优时,该怎么做?是该出头,还是该把自己隐藏起来?这些看起来都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但是真正把这些琐碎的小事都做好,那就不是小事了,也不是简单的表态的问题了。其实,如果我们还没有想好这件事情该如何做,或者说这件事情如果现在做,时机还不够成熟,那么,我们最好先不要轻举妄动。误打误撞,倒不如先像动物冬眠那样隐居起来,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出来把事情“摆平”。
右手是显身处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处世要谨慎、小心。该隐的时候隐,该藏的时候藏。但是,隐并不是绝对的,隐并不等于完全、彻底地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隐,是为了更好地显,隐是相对的.在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里,我们选择隐身;当时机成熟,条件有利于我们时,我们则要毫不迟疑地、当仁不让地显露出自己来。
锋芒毕露要不得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即使自己并不自满,但他只要锋芒毕露,也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受到损伤。因
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容易得罪人。也许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可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完全可以这样想:“都是爹妈生的,你凭什么?!”
所以.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会做人的人,总是能做到这一点: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但他却不会对别人造成威慑。
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就需要装“傻”了。这就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明知故问,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己,也去向他请教;明明自己懂得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有了这些,再加上人家冒犯了自己也不针锋相对地去计较.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就不会对他人构成威慑了。反过来,自己也就可以减少一些来自于他人的攻击和中伤了。
你还能高过皇上吗?
唐代的顺宗在做太子时.曾豪言壮语,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在中国古代,太子有能力、服人心,自然也是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条件。但如果太子的能力高过父皇.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举动,这就非常危险了,往往会遭到父皇的猜忌而被废黜。聪明的太子因此必须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大的影响.以免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顺宗做太子时,曾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
的计划!”他的幕僚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的敏感问题,如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争名夺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太子听得如雷贯耳,于是一改往日的健谈,变得顺从温良。德宗晚年荒淫而又专制,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即位,方有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而隋炀帝的太子杨昭就没有那么好的涵养了,一次父子同猎,炀帝一无所获,太子却满载而归,炀帝本来就感到太子对自己不够尊重,这一下被儿子比得抬不起头来,于是寻了个罪名把杨昭的太子名号给废了。
同为太子,顺宗能够听取幕僚的意见,审时度势,终登上皇帝之位,而杨昭却到处炫耀,处处表现自我,功高盖主,后被废黜,可见锋芒能否适时显露,事关一人的前途命运。
锋芒尽显丢饭碗小史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试用期为6个月。
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让小史觉得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工作方面,小史完成得十分出,一次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现在想想,可能是我表现太好了,有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注意,反而丢了工作。”丢掉工作后的小史向朋友说起这件事时只能这样苦笑。当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小史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过犹不
及。事后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小史的致命伤。更让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小史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给他们保全情面。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小史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小史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也许,小史通过这件事,以后会收敛一些自己的锋芒,毕竟,锋芒太露是会遭人嫉妒的。
所以说,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学会掩其锋芒,低调做人,学会深沉,学会深藏不露。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少一些嫉妒的目光,少一些恶意的陷害,才会多一些顺利,多一些和谐。
学会藏身待出头
规避风头,才能走好人生路。在行动上不前不后,保持中庸,在社会生活中就不会成为众同攻的“出头鸟”,这样的生存哲学虽然有点保守,但这样做却大有可取之处。
因为那些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善于审时度势,隐匿自己。“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说的就是要善于藏而不露,以待时机。
等待时机的“卧龙”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乱世,父母双亡,早年贫困潦倒,居于隆中,在当时无依无靠的他要想出人头地成就大事,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六月李易
诸葛亮27岁时。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陶谦等在混战中陆续灭亡;刘表、刘璋没有灭亡,却没有前途;还有一些则脱颖而出,其中首推曹操和孙权。对于曹、孙,诸葛亮有能力到那里谋得较好的职位,可是他不去,宁肯“不求闻达”.为什么呢?
因为他更了解当时的历史情景。
曹操是个大能人,精通谋略,行军用兵大略依照《孙子兵法》,因事设奇,克敌制胜,变化如神。曹操割据的起点不高,论名气和实力,都无法同袁绍抗衡.最后却是他成功了。他眼光远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积谷,仓库充实,又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身处四战之地的兖州,周围分布着吕布、袁术等五大割据势力,从未受到联合的包围,反而把对手各个击破。官渡一战,他以劣势兵力,把袁绍打得
望风逃窜,从此天下无敌,眼看就要统一北方。也许是诸葛亮反感曹操在徐州滥杀无辜,也许是看穿曹操挟持汉献帝、包藏不轨的野心.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最后事实也证实了曹操为人奸诈,而且不善用绝顶聪明之人,若依诸葛亮的才智,一定得不到他的重用。
孙权领导的江东政权,拥有长江天险,久经考验,并且得到一方民心.拥有大批人才,诸葛亮的兄长便在那里效力。然而诸葛亮也没有投奔江东。晋人袁准讲了一个传闻,说诸葛亮为刘备出使江东期间,张昭建议孙权留下诸葛亮,诸葛亮不肯留,说道:“孙将军后生可畏,不过观察他的气度.能重视亮而不能尽用亮,我所以不留。”史家裴松之以为,诸葛亮君臣际遇.可谓世间少有,谁能离间?连关羽都不肯背主,何况诸葛亮呢!诸葛亮也许早在隆中就预料孙权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不肯去投奔东吴吧!
再有就是割据着长江上游益州的刘璋了。益州僻居西南,是四塞之地。秦岭横在北面,三峡锁其东面,大雪山、夹金山阻其西面,蛮障之地阻其南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末太常刘焉来此益州,既避世乱,又雄踞一方。刘焉死后.儿子刘璋据州自保,没有多大的作为。故此,诸葛亮根本没把刘璋放在眼里。
既然没有合适的明君可以重用自己,那就继续观察等待。宁缺毋滥.决不轻易投奔。他终于发现了刘备,刘备是个常败将军,其远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到刘备这一代已经败落无边。刘备就学于名儒卢植。天下大乱,刘备乘势而起,领兵救过徐州,代理过徐州牧,又丢了徐州,投靠曹操。曹操授予他左将军,
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他却密谋杀害曹操,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转而投奔曹操的对头袁绍。袁绍失败后,刘备在北方无处存身,只好南下投奔刘表。
刘备屡败屡战,有股硬汉子气概,从不服输,胸襟开阔,宽仁大度.礼贤下士,善于团结部下,部下同他均为死党。关羽被曹操所俘,大受优待。仍然伺机离开曹操,返回处境不佳的故主身边。仅此一端.就可见刘备的笼络人心做到何等程度了。因此刘备对士人号召力很大,为海内所畏惧,以致连曹操也对他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袁绍之辈,不足挂齿。’,这可能是诸葛亮要寻的“主”。恰好这时,刘备也产生了网罗名士的强烈愿望。
在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比诸葛亮大20岁,但他相信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他的两员大将关羽、张飞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而且三顾茅庐,终于得以见到隆中“卧龙”。
诸葛亮确实受到了感动,觉得刘备不仅心诚,礼贤下士,很有耐力.而且十分宽厚、容忍,连关羽、张飞这样勇烈的人,也听命于他便是明证。
谁没有凌云壮志,诸葛亮想出山,但绝不是轻易出山,因为他需要时机.需要机缘,他懂得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有刘备才是他最适合的明主。诸葛亮追随他,政治环境较为宽松,不容易被人嫉妒与陷害。
还有,封建时代的士人都有“士为知己者用,为知己者死”的忠义观念。
诸葛亮为刘备三顾茅庐倾心结交的诚意所感动,在后来他给后主刘禅所上的《出师表》中,还念念不忘地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确是诸葛亮的肺腑之言。
在常人看来,一个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手握雄兵、显赫一时的雄那里谋到一席之地的人,偏偏看上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多少兵马的刘备,岂非将一生事业系在前途未卜的人物身上?撇开刘备反曹最坚定、以兴微继绝为己任这一层不说,还能受重用,一展平生管乐抱负,刘备其谁?刘备不以自己一介布衣、一名青年为鄙陋,三次屈尊就教,单凭这一点,就很感激的了。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
其实,如果我们想起庞统自己跑去刘备,却因为外表不佳而备受刘备冷落时,就可以明白诸葛亮不主动地去寻主人的原因:因为他要的是一种机缘和地位,只有当刘备三顾茅庐并聆听其“教诲”后.诸葛亮才能在刘备身边获得到他所需要的地位和信任。诸葛亮实际上是在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机会出山。
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使自己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韬光养晦与低调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是中国人为人处世中最具特、最有价值的一大亮点,是低调做人的一种优秀策略,它的意义博大精深。
人生在世,总会受到强势者的压迫,韬光养晦便是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
面对冷遇或者强势而不能马上做出反抗或者回击时,不妨先收起自己的武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古语言: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很难成功。所以,凡能成大事的低调者,无一不是伺机而动的。历史上,因为成功运用韬光养晦的谋略而胜.因为不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而败的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韬光养晦除奸相明代时,丞相严嵩父子专权,当时官员纷纷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行。因严嵩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所以不但无法制止他们的恶行,反而使正派势力受到多次的打击。如杨继盛、沈炼等人,都被迫害致死。徐阶就在严嵩炙手可热的时候进入了内阁,他“肩随嵩者且十年,几不敢讲钧礼”,从不敢与严嵩平起平坐,只是追随在严嵩的后边谨慎从事。同时,徐阶在嘉靖皇帝斋醮所用的青瓷上格外用心制作,以此亲近皇帝,一方面防备严嵩对自己下手,另一方面伺机“倒严”。
嘉靖四十年,永寿宫发生了火灾,皇帝只得徙居别殿。
徐阶劝皇帝重修永寿宫,第二年改名万寿宫。相比之下,皇帝对劝他居住南城的严嵩已有几分不悦。而这时徐阶又指使道士蓝道行借着扶乩来昭示严嵩的奸行。嘉靖皇帝素来迷信方术,宠幸道士,听了道士所言,不免心动。
徐阶见此情况,认为时机趋于成熟,就暗中支持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的不法之事。虽是如此,徐阶仍然把自己的“倒严”之心藏得很深,等到邹应龙的奏疏呈给皇上之后,徐阶又特地到严嵩府中去拜谒严嵩.对他讲了许多安慰的话。
严嵩听了以后很是高兴,顿首拜谢徐阶,并且让儿子严世蕃把全家妻儿老小都带到徐阶面前托付给他。徐阶一回家,他的儿子就暗示他说:“您平时被严嵩父子侮辱到极点,现在正是报仇雪耻的时候。”徐阶假意斥责他说:
“我不是因为严家就不会有今天,亏负良心与他作对,别人会怎么看我?”不久后,嘉靖皇帝把严嵩罢免回乡,严嵩去后,徐阶仍是“书问不绝”。
回到家乡江西宜春的严嵩,并没有吸取教训,稍加收敛,而他的儿子严世蕃被充军到广东,却也只在那里待了两个月,就悄悄逃回了原籍。在家乡,父子二人继续为恶不悛。袁州府推官郭谏臣因公事到严府去,严府恶仆正监督千余名工匠在修建园林。他们不但戏弄郭谏臣,而且还用瓦块投掷他。郭谏臣一怒之下,就上疏给巡江御史林润,揭发严府强暴、侵占的罪行,告发他们聚众谋反。林润立即上疏奏报朝廷。皇上立即下令将严世蕃等逮至京师。
到了这个时候,严世蕃还对前途毫不在乎,他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聚集其党私下谋划,认为在自己的罪行中,行贿已经是无法掩盖的事实,但那不是皇上所深恶的方面,而“聚众以通倭”的罪
名大,必须设法删除。还应补充填写杨继盛、沈炼之狱的事,这样既可激怒皇上,又可得到赦免。谋划好了以后,他又让他的党徒到处去宣扬。于是主持审理案件的刑部尚书黄光异、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听信了传言,草拟了这一内容的疏稿,准备进呈给皇帝。
他们先将此上疏稿带给徐阶过目。徐阶对一切都已心中有数。但是故作不知,问三人:“疏稿在哪里?”三人马上呈给徐阶看。徐阶看后,将他们带到内室,屏去左右,对他们说:“你们认为严公子是该死,还是该活呢?这个案子是想判他死罪呢。还是想判他生还呢?”三人说:“写上杨、沈之案正是要判他的死罪。”而这时的徐阶却言:“别自有说。”于是讲出如果这样写,他们正是中了严世蕃之计。三人这才猛然醒悟。可是对于奏疏究竟如何写才能置严世蕃于死地仍没有主意。他们一再请徐阶出主意修改。这时,只见胸有成竹的徐阶马上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疏稿,说:“拟议久矣。”三人一见,喜出望外。
徐阶手中是一份置严世蕃于死地的奏疏.在他的奏疏中历数了严世蕃的种种滔天大罪,特别突出了他的“潜谋叛逆”。揣摩透了皇上心理的徐阶知道,仅此一点就足以治严世蕃以死罪。果然不出他所料,上疏以后,皇上震怒,严世蕃被判斩首,严嵩被黜为民,严府被抄。
假如徐阶不韬光养晦,谋定而后动,以严嵩当时的势力,他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伺机而动就需要在发生问题时沉着镇定,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当时的形势。如果形势不利,要先保全自己,然后静静地等待合适时机的到来。待时机成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