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魏的百年传承
作者:
来源:《科学之友》2022年第07期
天津作为我国近代以来最早开放通商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在不断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冲击和洗礼的同时,却又顽强地保留着颇具传统特的民风民俗和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民间美术“三绝”传承至今,兴盛不衰,其中的风筝魏自魏元泰创始以来,经历了魏氏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薪火相传百余年。
《十美图放风筝》
天津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之乡,自古流传着《杨柳青放风筝》的歌谣,其风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在清代的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中可以看到最常见的蝴蝶、老鹰等仿生风筝,也有西游记及其他人物风筝,内容多来自神话或者戏曲,还有宫灯、蝙蝠等“串儿”类风筝,在类型上已经很丰富,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清末民初,天津的风筝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天津市面上出售的风筝画工普遍比较粗糙,骨架用纸捻来扎接,不能进行拆装折叠,存放十分不便。喜欢风筝的文人们借助于当时天津经济文化繁荣、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对民间风筝制作技艺进行了革新。
以朱竹轩为代表的几位天津文人对风筝进行了较大的研究改进。改进之一是用丝线代替纸捻,这样风筝就显得更为美观;改进之二是用翎毛管衔接骨架,把风筝的头、身躯、翅膀连接起来,这样在不放飞时可以拆下来存放;改进之三是通过纸浆扣模制作风筝头部,一改过去头部平面的做法,使头部具有立体感。
天津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鹰、蝴蝶、燕子、仙鹤、蜻蜓,等等。此外,还可以将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
天津风筝作为一项极具地方特,又广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艺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天津有许多民间风筝队,经常组织放飞活动,进行技艺交流和切磋。
放风筝已经成为很多天津人日常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在春秋两季的清晨和傍晚,特别是在节假日里,在天津大大小小的广场、公园里,都可以看到许多风筝爱好者放风筝的身影,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竞相飞舞。
民国年间,天津风筝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魏元泰。
魏元泰生于1872年,由于家境贫困,年少辍学,16岁到扎彩铺当学徒,学得了一手扎风筝的好手艺。学徒期满后,父亲给他张罗开了一间以父亲魏长清名字命名的“魏记长清斋扎彩铺”,以此为起点,从此成就了他的风筝事业。
风筝魏创始人魏元泰
为了提高扎风筝的技艺水平,魏元泰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制作。以前的风筝造型简单,彩也比较单调,魏元泰扎的风筝可以拆装折叠,30多厘米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以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在风筝着上,魏元泰吸收了中国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使其彩富有民族特。
魏元泰师法前人,不断创新,在传统风筝技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其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形成了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五大独特艺术风格。他的风筝技艺在天津可谓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风筝魏”这一称号也开始闻名于坊间里巷。
1912年,魏元泰的11件作品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选送到美国旧金山,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并获得奖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这也是中国风筝艺人第一次将中国的风筝放飞到国外。
魏元泰还有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绝活叫“蒲绷”,就是拿蒲草做成弓弦,搁在风筝上发出声响。这个绝活只有魏元泰能做,遗憾的是没能传下来。
風筝魏第二代传人魏慎行
1961年,魏元泰去世,他一生长达70余年的风筝从业生涯,对天津风筝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风筝魏在第二代传人魏慎行、第三代传人魏永昌、第四代传人魏国秋等魏氏后人的继承和不断创新下,风筝品种已达到1 000多个,且风筝越制越精。
第二代传人魏慎行
魏慎行,系魏元泰胞兄魏元章之子,1981年继承了叔父之业,使魏记风筝得以传承。
魏慎行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风筝彩绘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的风筝彩绘调明快清淡,线条均匀,远近观看皆美,延续了风筝魏的辉煌。魏元泰年老之后,风筝大多为魏慎行所画。
风筝魏第三代传人魏永昌
第三代传人魏永昌
魏永昌,系魏慎行之子。1948年,14岁的魏永昌在魏记长清斋扎彩铺拜叔祖父魏元泰和父亲魏慎行为师,学习风筝技艺。为了继承和发展风筝魏,魏永昌加强风筝制作的理论研究,使风筝既可以作为室内观赏品,又可以拿到室外放飞。
如飞禽风筝头部的制作,过去是纸浆扣模,魏永昌将其改为打眼扣榫的立体结构,从而使头部鼓起、眼球凸出,形象逼真,造型更加美观。他先后创作了《百鸟朝凤》《百花齐放》等有新意的风筝作品。魏永昌不同时期的近200件样品,曾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和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展出,赢得了一致好评。
1979年,魏永昌作为天津市老艺人代表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3年,魏永昌应邀去法国传艺、培训,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1996年,魏永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第四代传人魏国秋
魏国秋,系魏永昌之子,1961年生,1981年进入天津工艺美术厂深造。1982年,魏国秋的风筝作品获全国风筝大赛第一名。1983年,其风筝作品获天津市国际风筝会第一名。1993年,魏国秋参加中华民间绝活博览会获一等奖。
魏国秋的风筝作品既传统又现代,保持了造型多、彩绘真、特技精、飞行稳和常创新的特。在全面继承祖辈风筝制作技艺和风格的同时,魏国秋把风筝魏的独特绝艺展现在世界各地,为提升风筝魏的知名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