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线传输头外壳内部远离伸缩杆顶部一侧依次设有消杂光光阑、瞄准器、副镜开孔的卡塞格伦天线、预准直装置和激光发射接受装置;所述激光发射接受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接收器;瞄准器包括三个呈中心对称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内设有激光光强感应器。本技术新型光学天线的激光束采用空间转直角坐标变换初步对准后,利用以探测器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基础,逐一进行对准的方法进行精确对准,可以针对任何变形和信息丢失的波形。
技术要求
1.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包括天线传输头外壳(1),其特征在于:天线传输头外壳(1)可360°旋转的设置于一伸缩杆(2)顶部,该伸缩杆(2)通过可沿底座(4)表面旋转的转轴(3)链接于底座(4)表面;所述天线传输头外壳(1)内部远离伸缩杆(2)顶部一侧依次设有消杂光光阑(7)、瞄准器(8)、卡塞格伦天线(9)、预准直装置(10)和激光发射接受装置(11);所述激光发射接受装置(11)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1-1),半导体激光器(11-1)靠近预准直装置(10)一侧底部设有接收器(11-3),半导体激光器(11-1)与接收器(11-3)之间设有半透半反玻璃(11-2),接收器(11-3)接收到的激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解码分析;所述卡塞格伦天线(9)包括主镜(9-1)和副镜(9-2),其中副镜(9-2)开孔;所述瞄准器(8)包括三个呈中心对称的探测器(8-1),该探测器(8-1)由可在天线传输头外壳(1)径向移动的支撑柱(8-2)和支撑柱(8-2)底部的激光光强感应器(8-3)构成,整个光学天线系统的控制电路设于各部件内部由电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传输头外壳(1)前端设有防尘玻璃(6),前端顶部设有遮光檐(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杂光光阑(7)由若干内孔径依次减小的遮光圈构成。
技术说明书怎么制作空间
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目前所用的通信技术以微波通信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为主。但是微波通信技术使用的波长较长,使得设备庞大,重量和功耗也比较大,传输速率和通信容量不能达到要求。光纤通信在目前的发展中是接入的首选,但当光缆资源缺乏,不便于铺设光缆,或者来不及铺设光缆时,便需要寻求一种施工简便、迅速的替代品。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
cal Communications,简称FSO)是后来兴起的一种以激光为媒介,在大气信道或者真空中实现点对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双向通信技术,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激光频率高,方向性强,可用的频谱宽,不需要频率许可证,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高、成本低廉、误码率低、组网方便灵活等优点,该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对军事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背景。
光学天线系统是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射天线的作用是对光束进行压缩,增大激光束的光腰半径;接收天线的功能是压缩接收视野,增大接收面积,减少背景光干扰并将接受到的微弱光信号,会聚至探测器表面。但该光学天线系统在应用中尚存在以下问题:1、在大气中应用时,大气的衰减比较严重,且大气信道的随机性强,使得精确的对准、捕获、保持比较困难,大气湍流效应易使传输的激光束发生波前畸变,使得光强改变,信号部分丢失;2、当收发端机安装在大楼之上时,大楼的震动以及风的扰动都会使其难于对准,甚至发生信号中断;3、目前所使用的光学天线传输效率偏低。
针对上述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中相位、光强的改变以及大气强湍流的非线性和非均匀效应对传输信号的改变和丢失问题,有人研究出了自适应发射光学大气湍流抑制技术和多光束的空间分集大气湍流补偿技术,来抑制大气湍流效应对传输数据激光的影响。但该技术仍然无法做到高精度对准,并且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从而无法达到远距离传输的目的,也无法解决大气扰动造成的传输效率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对准、数据传输效率高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
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包括天线传输头外壳,天线传输头外壳可360°旋转的设置于一伸缩杆顶部,该伸缩杆通过可沿底座表面旋转的转轴链接于底座表面;其中,天线传输头外壳内部远离伸缩杆顶部一侧依次设有消杂光光阑、瞄准器、卡塞格伦天线、预准直装置和激光发射接受装置;所述激光发射接受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靠近预准直装置一侧底部设有接收器,半导体激光器与接收器之间设有半透半反玻璃,接收器接收到的激光信息连
入电脑进行解码分析;卡塞格伦天线包括主镜和副镜,其中副镜开孔;瞄准器包括三个呈中心对称的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可在天线传输头外壳径向移动的支撑柱和支撑柱底部的激光光强感应器构成,整个光学天线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在各部件内部由电脑控制。
其中,天线传输头外壳前端设有防尘玻璃,前端顶部设有遮光檐,可以保护系统内部结构,避免灰尘、雨雪、霜、高温、低温等外界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激光产生后会有一定的发散角,这会使激光在远距离传输时由于发散角的原因使得发射截面过大,以至超过接受天线的接受范围。所以需要将激光经过预准直装置压缩发散角,直至达到接收器可以接受的大小;然后进入卡塞格伦天线,先到达副镜,经副镜反射至主镜,再被主镜以相对水平方向一微小的角度
射出。但是由于一部分中心激光无法到达主镜,所以在副镜中心开一个小孔,以避免光线从主镜的开孔处散失,使得这部分激光可以通过,最后再由副镜的一组放大透镜组合将这部分激光截面放大到与主镜发射时空缺部分吻合,即得到一束横截面为完全完整的圆形的激光束。
另外,消杂光光阑由若干内孔径依次减小的遮光圈构成,形成组合光阑,可以减少外在环境光等杂光进入系统。
本技术新型光学天线自动对准的方法所遵循的原理详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
以下公式(1)为高斯光束的场强表达式:
其中z为传播距离,x和y为高斯光束横截面内的坐标,为随距离改变的光腰半径,为在原点的光腰半径,为随距离改变的曲率半径,C为一常数因子,k为高斯光束的空间频率,为高斯光束的波长。
通过推导可以得到高斯光束的曲率半径公式和光腰半径公式分别为:
其中为随距离改变的曲率半径,z为传播距离,为在原点的光腰半径,为高斯光束的波长。
z为传播距离,为随距离改变的光腰半径,为在原点的光腰半径,k为曲率半径。
对公式(2)进行分析:
当时,,光束在z轴负半轴汇聚;
当时,,光束在处呈平面波;
当时,,光束在z轴正半轴发射。
得出沿着 z 轴正方向传播的高斯光束在到达坐标原点之前是汇聚的球面波,而到达坐标系原点之后成为平面波,继续沿着 Z 轴传播则成为发散的球面波。
对公式(3)进行分析:
该式所代表的曲线物理意义为沿着 z 轴传播的光束光波横截面上光场强度下降到中心点光波光场强度1/ e处的轨迹,即在每一个横截面上光强随半径增大而减小。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激光束的最小半径在平面上获得,为激光光束的光腰半径,用光腰半径和腰斑处的光场强度作为研究高斯光束的初始条件,利用公式(2)和公式(3)可以分别计算出一定距离上光束的光腰半径和波面
的曲率半径;由光腰半径可以知道任何时刻横截面的半径,而由曲率半径可知在最小半径之后,即当时,光束为发散的。那么我们可以之后做出一定的设计,如将z=0处作为天线发射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