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NO.144
萧道成
NO.144
他之所以执意不肯放过薛安都,是因为薛安都在起兵造反响应寻阳政权时说的一句话。
那次,刘彧派人去招降薛安都,薛安都不但没有接受,还极其轻蔑地对使者说:今京都无百里地,不论攻围取胜,自可拍手笑杀——如今建康朝廷所能控制的不过百里地,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都可以在拍手大笑中取胜。
对此,刘彧一直耿耿于怀——任何人他都能原谅,但就是不能原谅薛安都。
既然你当初对我如此看不起,那我现在就让你高攀不起!
对刘彧这个纯属意气用事的决定,尚书左仆射蔡兴宗第一时间就提出了异议:用重兵去受降,薛安都必然会感到恐慌,甚至可能会叛逃魏国,招引北虏,其后果不堪设想。
但世界上有两种人是听不得反对意见的:一种是聋子,一种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的人。
此时的刘彧就是后者。
蔡兴宗的话,他完全听不进去。
和蔡兴宗有着类似看法的,还有右军将军萧道成。
萧道成是宋武帝刘裕继母萧文寿的同族,其父萧承之曾长期追随族人萧思话(萧文寿之侄)南征北战,历任济南太守、汉中太守、龙骧将军等职。
作为将二代,萧道成很早就崭露了头角,先后参加过讨伐蛮人、第二次元嘉北伐以及这次刘彧平叛之战,立了不少战功。
他文武全才,性情沉稳,在军中威望颇高,刘彧对他也很看重。
萧道成含蓄地提醒刘彧说:薛安都狡猾有余,如果用军队逼他,恐非朝廷之福。
但刘彧却依然固执己见,还撂下了一句狠话:诸军猛锐,何往不克!卿勿多言!——我手下的各路军队都很精锐,哪次出击不能战胜!你不要再多说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彧已经自大到了怎样的地步!
在他的心目中,他的军队是无往不胜的,他本人是无所不能的。
但无所不能的,是神。
而刘彧并不是。
他只是个体重超但智商并不超的普通人。
邓太阿和徐凤年什么关系后来发生的事,狠狠地打了他的脸——把他直径50公分的胖脸一下子打肿了五倍!
因为蔡兴宗、萧道成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薛安都真的献出了徐州,投降了北魏!
得知朝廷派大军北上,薛安都大惊失,他知道仅凭自己一州之力很难与之抗衡,为了自保,他只好向北魏求援。
此时北魏执政的是以精明强干著称的冯太后。
她当然不可能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马上答应了薛安都的请求,派大将尉元率一万精锐骑兵前去救援徐州。
当张永、沈攸之率宋军逼近彭城的时候,北魏军也已经赶到了。
魏军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出其不意地绕到了宋军背后,夺取了宋军的粮草辎重。
手中没粮,心中发慌,张永不得不选择退兵。
时值严冬,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泗水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宋军来时所坐的船只根本无法移动,只能弃船步行而逃。
江南人不适应北方的严寒,很多士兵都被冻掉了手指、脚趾,冻死的也不在少数。
更惨的是,他们还遭到了尉元和薛安都的前后夹击。
在鲜卑骑兵的反复冲杀下,宋军如2018年的比特币一样彻底崩盘了。
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尸横六十余里,张永和沈攸之只身逃回了淮阴(今江苏淮安)。
就这样,由于刘彧的低级失误,本来一道简单的送分题,居然变成了送命题——徐州这个沟通南北的战略要地轻松落入了北魏的囊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