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2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39,N o .22023年3月
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
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r .2023
ʌ收稿日期ɔ2022G04G20
ʌ作者简介ɔ巩睿锋(1995-)
,男,甘肃陇南人,兰州文理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电影理论与制作研究.吴宇森动作电影中利于华语电影
文化传播的创作元素探析
巩睿锋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㊀730000
)ʌ摘
要ɔ吴宇森作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导演,其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展示了其独
有的电影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华语电影的国际知名度,雅俗共赏且深入人心,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成功范例.基于人类普遍无意识的 暴力 形式美㊁ 普世 情感内核的兄弟情谊主题与关注人类永恒话题的全球性叙事视野,是吴宇森动作电影口碑与票房双赢的三大要素,有力地降低了文化贴现的负面影响.ʌ关
词ɔ吴宇森;文化贴现;暴力美学;兄弟情谊;叙事视野
ʌ中图分类号ɔJ 905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3)02G0119G05
A nA n a l y
s i s o fC r e a t i v eE l e m e n t s i nJ o h n W o o  sA c t i o nF i l m sC o n d u c i v e t oC r o s s G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F i l m s
G O N G R u i Gf e n g
(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L a n z h o u 730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s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y
r e n o w n e dC h i n e s e d i r e c t o r ,J o h nW o o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o f h i s f i l m s s h o w s h i s u n i q u e f i l ms t y l e t o a u d i e n c e s i no t h e r c o u n t r i e s a n d r e g i o n s ,w h i c hh a s e n h a n c e d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o p u l a r i t y o
fC h i n e s e f i l m s 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I t i sat y p i c a l s u c c e s s f u l e x a m p l e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T h e f o r m a l a e s t h e t i c so f  v i o l e n c e  b a s e do n t h eu n i v e r s a l u n c o n s c i o u s o f h u m a nb e i n g
s ,t h e t h e m e o f b r o t h e r h o o db a s e do n t h e u n i v e r s a l e m o t i o n a l c o r e a n d t h e g l o b a l n a r r a t i v e v i s i o n 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e t e r n a l t o p i c o f h u m a nb e i n g s a r e t h r e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r e a t i o n e l e Gm e n t s o f J o h n W o o  s a c t i o n f i l m s ,w h i c hw i nb o t h t h e r e p u t a t i o na n d t h eb o xo f f i c e ,a n d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n e g a t i v e i m p
a c t o f c u l t u r a l d i s c o u n t .K e y w
o r d s :J o h n W o o ;c u l t u r a l d i s c o u n t i n g ;a e s t h e t i c s o f v i o l e n c e ;b r o t h e r h o o d ;n a r r a t i v e v i s i o n 一㊁引论:文化贴现与华语电影
跨文化传播的普遍困境
㊀㊀电影是一种典型而特殊的文化产品,国外有学者认为电影有三个非同寻常的特点:跨边境交易时的文化贴现(c u l t u r a l d i s c o u n t
,也叫文化折扣)㊁属于共同消费品(j o i n t Gc o n s u m p t i o n g o o d s )以及自身的外部利益.[1
]其中,文化贴现已经越来
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具体而言,文化贴现是指 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
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降低.
[2]
我国电影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都要考虑如何减少跨国文化交流的难度,降低文化折扣的影响,采
用更加通行的办法来促进跨文化传播. [3
]因此,
如何有效克服文化贴现所带来的阻力,到一条既能体现民族特质,又能打通国际市场的道路,是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普遍面临的问题.
经过认真对比,我们以吴宇森作为研究范例.吴宇森的«英雄本»«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的成功令美国好莱坞将焦距对准了这位中国导演,从1990年开始,
吴宇森就收到了去好莱坞拍片的邀请.«终极靶场»的拍摄开始了他在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在他华语电影作品中,«英雄本»(1986)㊁«英雄本2»(1987)㊁«喋血双雄»(1989)㊁«义胆英»(1989)㊁«喋血街头»(1990)
㊁«纵横四海»(1991)㊁«辣手神探»(1992)㊁«赤壁»(上)(2008)
«赤壁»(下)(2009)㊁«追捕»(2017)等都倾向于动作片.«终极靶场»(1993)㊁«断剑»(1996)㊁«变脸»(1997)㊁«碟中谍2»(2000)㊁«风语者»(2002)㊁«记忆裂痕»(2003)等这些在好
莱坞拍摄的影片,虽然在动作类型之上糅合了悬疑㊁战争㊁惊悚㊁警匪㊁犯罪㊁科幻等其他类型元素,但其中的 动作 与 暴力 是激发叙事激烈冲突,丰满电影画面,带来紧张刺激的主要手段.吴宇森作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导演,其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展示了其独有的电影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华语电影的国际知名度,雅俗共赏且深入人心,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成功范例.基于人类普遍无意识的 暴力 形式美㊁ 普世 情感内核的兄弟情谊主题与关注人类永恒话题的全球性叙事视野,是吴宇森动作电影口碑与票房双赢的国际化创作元素的三大方面,有力地降低了文化贴现的负面影响.
二㊁基于人类普遍无意识的 暴力 形式美
电影是一种无意识的产物.从精神分析的意义上说,电影依靠人的窥视欲和力比多的宣泄而产生和发展.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更是具备 视听的内驱力 ,近乎偏执地想要知道故事的发展,从而聚精会神地把全部注意力投射到银幕上,完成和影片中人物的认同.而暴力的呈现,正是令观影者宣泄自我㊁确信自我力量的重要途径.动作电影正是基于人的心理动因而产生价值,同时依靠一定的形式要素得以彰显.
暴力和动作的喜好符合人们的潜意识,它与人类的原始意识相连接,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接受可以归结为人们集体无意识的接受. 它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并因此构成具有超个人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家身上 [4].有的学者更结合荣格集体无意识与原始意象的概念,阐明了动作是集体无意识喜好. 1.这种对动作的集体无意识喜好,其深层心理积淀来源人类的远古经验:在那时候,人跑不快
就要被饿死或者吃掉;2.对力量和强健身体的崇尚和心理需要.这在人类原始记忆中是赢得食物和与异性交配机会的主要因素,在今天它仍然是健美标准;3.打斗㊁击的镜头组接.这类镜头是将人的力量崇尚和死亡恐惧复杂地扭结一起,在反复的触及和宣泄中平复了一些内心冲动;4.对血腥的观赏要求.这也是人类在艺术活动中表现的超越死亡恐惧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5]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集体无意识是潜伏在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动作电影带来的形式美感和快感,迎合刺激了人物对动作的无意识喜好.虽然这对动作电影来说是绝对的优势,但绝不是天然的优势.人们在银幕上对动作的观赏要求不是硬生生的真实的杀戮,而是需要动作在形式美感中进行打磨,来提升它的形式快感与画面美感,将本来残酷的场景以一种唯美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暴力美学 .这种从血浆和打斗中提升出的纯粹的形式快感,归因于观影者的自我投射,他们的欲望在观影中被无限放大并最终得以实现,使得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无所不能的侠客和浪漫的主人公.
«嗜血双雄»«英雄本»«纵横四海»无不洋溢着动作所带来的阳刚壮烈之美, 暴力美学 和 动作电影 成为了吴宇森导演影视作品的标签,这也是他在北美市场得以立足的一件法宝.
动作与暴力的形式美呈现,几乎贯穿了吴宇森所有的电影作品.在唯票房论的规则中,足以证明观众对吴宇森动作电影的喜爱与支持.从1986年的«英雄本»开始,到1992年«辣手神探»,期间6部电影在香港的电影票房共计达到约1.37亿港元,其中«英雄本»更是以3465万港元的票房占据年度香港电影票房榜第一.从1993的«终极靶场»开始,到2003年的«记忆裂痕»,6部电影在北美的
票房共计约5.22亿美元.其中,于1997年在好莱坞拍摄的至今仍被豆瓣收录在美国动作片榜前十的«变脸», 它使吴宇森成为全球第一个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华人导演 [6],从而在好莱坞人尽皆知,名声大振.
吴宇森动作电影能受到各国观众的票房支持,离不开观众对电影中打斗㊁杀戮等暴力元素的喜好,这也符合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暴力的集体无意识接受.动作和暴力在银幕上产生的激烈场面,能让观众在观影中激发快感并且感受由动作和暴力带来的形式美感;其次,暴力和动作是根植于人内心的欲望.从原始社会开始,伴随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不变的便是暴力,比如掠食与战争,既代表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也代表着应对死亡威胁的抗拒,人类依赖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暴力成为了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底.最后,观看动作电影其实就是观众心理暴力欲望在电影中的一次释放与消解.暴力作为人的一种原始欲望,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文明和法制的不断加强,使得
超我 抑制着内心的 本我 .在观影中,人性中的本我得以释放,从而消除人们的普遍压抑,得到观影的快感.
综上所述,吴宇森动作电影中基于人类普遍无意识的 暴力 形式美是浪漫温和且独树一帜的. 暴力 形式美,作为吴宇森动作电影跨文化传播的一剂良药,正是基于人类普遍对 暴力 的无意识喜爱与他对身体打斗形式美的特殊的美学追求,才使其电影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有效降低了传播阻力.
三㊁ 普世 情感内核的兄弟情谊主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同样依靠一个特殊而具备普世情感内核的主题,才能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增值.  民族故事,人类情感 当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创作所要坚守的基本立场.只有立足本土㊁根植民族想象,同时又胸怀全球㊁传达 普世 情感,中国影视艺术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为构建多元文化空间添砖加瓦. [7]对此,吴宇森的选择,就是兄弟情谊主题.情谊是电影永远不可抛弃的主题,情谊既是人性美的一种昭示,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凝合剂.吴宇森的情谊理念是根植于自己的深层心理的.2005年3月,吴宇森在北京电影学院讲学时就谈到: 我一生就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友情,我很注重,看重朋友的感情  我最经常读的比如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所以古代那种侠义精神㊁朋友之间一种互相帮助,那份义气㊁侠客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8]吴宇森的电影虽然以暴力与动作见长,以画面的节奏感见长,但兄弟情谊是内在核心主题,无论多么暴力,感情必须存在.他的电影不像黑电影那样让人看不到希望,而是始终存在着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最终要靠精神力量去拯救人的灵魂.
吴宇森将 兄弟情谊 包裹在暴力美学的外衣下,是他电影风格不同于其他暴力美学的精神内核,也是其电影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灵丹妙药.纵观吴宇森的华语电影作品,几乎都展示着兄弟情谊.«英雄本»中宋子豪在交易中被人陷害入狱,小马哥不顾一切替宋子豪报仇,两人出生入死闯荡江湖;«纵横四海»中的钵仔糕㊁阿占和红豆三个生死之交在被集团头目与法国大哥合谋设下陷阱后,三人立身险恶江湖却始终不离不弃;«喋血街头»里的细荣㊁阿B和辉仔三人一起长大,因阿B结婚,辉仔借被劫负伤,阿B便为
其复仇;«喋血双雄»中亚庄被人追杀时,奉命侦查命案的李鹰在查案中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便和杀手亚庄惺惺相惜,最后更结成了生死之交[8].正是由于电影中兄弟情谊主题的情感内核,使得他的影片具有国际性,得以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
兄弟情 具有 普世 情感的内核价值. 普世 情感主要指的是以自由㊁平等㊁博爱㊁人性美㊁情义美为基础的,人类世界能共同接受和遵循的情感价值准则,其覆盖面更加广阔.从文化积淀的角度看, 兄弟情 是放之四海皆准且能被所有观众认可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男性观众而言, 兄弟情 具有极强凝聚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更有 五伦 之说,即 君臣㊁父子㊁兄弟㊁夫妇㊁朋友 五种关系, 忠㊁孝㊁悌㊁忍㊁善 便是维护五种关系的准则,对于 悌 的理解,孟子认为 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 .而在西方,兄弟情谊主题深深根植于文化传统.«圣经»箴言第17章17节处有 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 的说法.美国电影«雨人»(1988)㊁«勇士»(2011)等,就展现了兄弟之间的动人情感与兄弟间骨肉相连的血肉融合.其他国家,如日韩两国属于汉文化圈,更有着对儒家精神中兄弟情谊的深入领悟和普遍接受.由此可知,这种被普遍认可的兄弟情谊,存在于不同国家与不同文化中.作为人类共通情感,吴宇森的这种兄弟情谊创作内核有着更广的覆盖面.在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其既是易被其他国家的观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正面情感,也是一种普遍适宜的创作元素,能有效地降低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贴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吴宇森动作电影中 普世 情感内核的 兄弟情 是广泛㊁普遍,集体所能接受且不排斥的一种正面情感.在吴宇森的电影创作中, 兄弟情 围绕着他的电影,尤其是«喋血街头»«英雄本»«喋血双雄»«纵横四
海»等华语电影.吴宇森采用 普世 情感内核的形式与手段进行创作与传播既彰显他动作电影的华语电影身份,同时又在世界范围内与他国观众达成了情感共识.在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受众可能难以理解电影中传递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语言,但是他们却能从人物关系㊁肢体动作㊁叙事发展中领悟其传递的兄弟情谊主题.对吴宇森的认可,足以证明西方观众接受了其中的电影语言,接受了赋有 普世 情感内核的兄弟情.
四、关注人类永恒话题的全球性叙事视野
全球性叙事视野,是一种跨越民族与世界二元对立的认同悖论,立足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运用国际通用 语言 讲述故事,关注人类社会永恒话题的全球意识. 这种全球意识是一种自觉超越阶级㊁种族和国家界限的意识.它体现在,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充分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共同的认识㊁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实践. [7]吴宇森在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儒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 我之所以为我 的文化标识,称得上是体现 民族性 的身份代表.在吴宇森以历史故事为原型的电影«赤壁»中, 忠  仁
义 等儒家文化道德标准通过 侠客  忠臣 等人物符号来将儒家文化价值内涵包含其中.基于吴宇森 面向全球观众,试图讲述适合全世界观看的三国故事 的创作定位,«赤壁»中的儒家文化内涵随着电影的对外传播而广泛流传.据电影票房数据库统计,«赤壁»(上)与«赤壁»(下)在国内共取得了5.82亿人民币的票房
成绩后,在亚洲其他一些国家,«赤壁»的上映更是掀起了一股 吴宇森旋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和韩国.2008年7月«赤壁»在韩国的预售排行榜就达到首位.超过了同期电影«全民超人».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电影门票网上综合预售统计,«赤壁»为30.67%,远远超出«全民超人»(19.5%)10%,并以27%观众占有率达列韩国票房榜第一.«赤壁»在日本的传播也是硕果累累,单就«赤壁»(上)在日本上映后,就以约2.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连夺五周票房冠军,创下华语片日本票房纪录①.
不可否认,«赤壁»在日本与韩国的成功,是一次精准传播,是同属于 儒家文化圈 的中日韩三国对 三国 历史文化的共同根植.但是,在吴宇森的«赤壁»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道德层面,而是上升到人类共情的 家国情怀 与 忧患意识 的表达.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9]吴宇森正是以一种探讨人类永恒话题的叙事视野,将儒家文化以 民族表达 的方式,传递出人类世界所认可的共同价值,成为华语电影 跨国想像 的一种可能.
所谓 跨国想像 ,简而言之即 跨越国界的想象  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与意识,或具
有全球性眼光与思维的叙事策略. [10]在吴宇森的动作电影中,这种 跨越国界的想象 的全球性
叙事视野以儒家文化与西方价值象征的形式共存
张歆艺和华晨宇的渊源来表达人类世界的共同愿景而得以彰显.其中,
文化反置下灰人物的英雄形象意指着儒家文化
中 和 与 仁爱 的思想.电影中,吴宇森以灰
英雄的暴力与动作为表象呈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
仁爱精神的高扬.如«英雄本»中制作并贩卖假
钞的宋子豪㊁«喋血双雄»的杀手亚庄㊁«纵横四海»
中的盗贼钵仔糕等.事实上,他们的职业大多都
是有悖道德的,但是却在灰职业背后富有一种
帮助弱小㊁匡扶正义的正面彩.就在这种特殊
张力的文化反置之中, 吴式英雄片重新定义了一
种黑道意识或说是 英雄行为  [11],把这些人物都描绘得比较有思想㊁有血肉,甚至义薄云天,具
有 侠义精神 ,并巧妙使观众越过道德评价标准,
给这些灰人物去质化,注入一种人格魅力与正
面思想,使得观众在享受人物打斗带来的视觉快
感后,伴随影片中生与死㊁正与邪㊁善与恶等矛盾
的最终解决,一切归于平静,和平得以复归, 凸显
他创作的终极意义,对暴力的反抗㊁对和平的期
盼. [12]基于此, 许多影片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更加关注其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以及思想,这种表现手法与中国儒家思想中君子之中个人修为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13]吴宇森给灰人物涂抹上正义精神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 英雄 更多儒家意义上舍己为人的 仁爱 思想内涵.
另一方面,电影在呈现灰英雄打斗场景的
同时,往往会介入白鸽㊁教堂等代表西方价值观念
的意象符号,来表现对 爱 与 和平 的思考. 在«喋血双雄»里,教会的鸽子在最后的战斗发生之前被惊飞;在«碟中谍Ⅱ»中,汤姆 克鲁斯在敌人据点的入口处突然英勇地出现的时候,伴随着和平鸽优美的滑
翔.鸽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也表明在最后的战斗之后一切将归于和平和安静.这也和«圣经»中挪亚的鸽子带回洪水退去的消息相一致. [14]此外,场景中耶稣图像㊁圣母雕像等基督符号的出现,在叙事语境中使得吴宇森对爱与和平的思考显得愈加清晰.
白鸽 与 教堂 作为西方 爱 与 和平 的价值象征,吴宇森巧妙地将其融进他的暴力艺术中,与其所造就的意指儒家 和 与 仁爱 思想的灰英雄一同存在于他的电影叙事里.鸽子的出现又
常常附带基督教堂,在吴氏英雄的动作场景中发挥着从属他国价值象征的意象内涵.西方价值象征的意象符号介入本土文化的叙事策略,是吴宇森使故事话题国际化的叙事需要.反过来, 白鸽  教堂 等他国意象的内涵体现,使得吴宇森跳脱民族与世界二元对立国际眼光和叙事的视野显得更加直观.儒家文化与西方价值象征的形式共存,二者在叙事内容上共同造就了吴宇森反对暴力,期待和平的独特修辞,以关注人类世界永恒话题的全球性叙事视野,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反对暴力,期待和平的共同愿景.
至此,吴宇森立足本土,在东西方双重认同之间,以吴式风格探讨人类社会所关注的永恒话题,彰显了他叙事视野面向世界的全球意识.这种跨越国界的全球性叙事视野,既提升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又将他动作电影中的民族文化与思想内涵,在不降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巧妙地获得了其他地区观众的认同与理解,给予了华语电影在不抹去 文化身份 的同时,将跨文化传播中的 文化贴现 转化为 文化接近 的一种可能.
五㊁结语
通常我们认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电影需要的基本元素是:精彩场面+明星效应+精良制作+通俗情节+共通情感.在吴宇森这里,成功地具象化为:暴力美学+兄弟情谊+全球视野.我们追求华语电影的走向世界,占据全球文化市场的一席之地,但并不代表就要 阿谀奉承 ,减少自己的美学追求.吴宇森作为国际知名导演,暴力美学形式美的动作元素,是集体无意识的喜好,是独特而适合大部分观众观看的创新;兄弟情谊主题则是吴宇森华语电影的精神内核,也是跨文化传播时削弱文化贴现阻力的情感法宝;关注人类永恒话题的全球性叙事视野更是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文化传播,一方面是要摈弃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传播方式,来促使华语电影传播产业化,打造整体传播战略.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 再中国化 的思考,将电影中的优秀传统文化㊁优秀思想文化等进行再挖掘和再选择,将中国精神包裹于电影中,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进电影中,才能无愧于时代.ʌ注释ɔ
①«赤壁»在韩国的预售数据与在日本的票房数据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h t t p s://o v e r s e a.h u a n q i u.c o m/a r t iGc l e/9C a K r n J k F W y与h t t p://e n t.i f e n g.c o m/m o v i e/ n e w s/m a i n l a n d/200812/1203_1845_905332.s h t m l访问日期为2021年7月10日.
ʌ参考文献ɔ
[1]考林 霍斯金斯.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2]赵建国.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
[3]李小丽.全球化的影像旅行-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68.[4]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5.[5]郝建. 暴力美学 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4):1,4G5.[6]贾磊磊.武舞争锋  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C]//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趋势: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12.[7]孙燕.跨国想象与民族认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3,186.
[8]张会军,马玉峰.动作:一种力量,一种感情著名华裔电影导演吴宇森谈电影与梦想[J].北京电影学院报,2005(4):79G81.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G09G24(01).
[10]沈义贞. 跨国想像 :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新趋势[J].电影艺术,2006(6):76G77.
[11]张艳丽.盗之道  论吴宇森英雄片中的情与义[J].世界电影,2004(2):177.
[12]姜振远,毕高超.从英雄片看吴宇森的 暴力美学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85.
[13]谭小建.论中国电影对儒家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J].电影评介,2016(11):36.
[14]徐钢.林弹雨中的孩子:吴宇森和全球情感电影[J].文艺研究,2011(2):104.
[责任编辑:王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