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徐洪刚:抗震救灾再现铁军风采
作者:潍 河
来源:《廉政瞭望》2008年第06期
作者:潍 河
来源:《廉政瞭望》2008年第06期
不抛弃!不放弃!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吹响了士兵突击的集结号。十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十万解放军官兵,十万“许三多”,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15年前在四川筠连县勇斗歹徒的英雄徐洪刚,带领239名战士冲锋在汶川的山路上。
15年前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徐洪刚,在四川人民的全力救治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他一直不忘四川人民的救命之恩,“我懂得感恩!是人民养活了我们,我和我的兄弟们愿拿生命换生命,虽然阻止不了山石滑落、道路阻断,但我和我的兄弟们信念坚定:一定要救人!不抛弃!不放弃!”
奔赴汶川,眼含热泪上战场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消息传到了徐洪刚所在的红军团,作为红军团的副政委,当他看到总理赶赴灾区指挥救灾的消息时,他立即向团长、政委汇报了奔赴前线的想法。徐洪刚的想法跟他们不谋而合,全团立即展开应急准备,等候上级的出征命令。
很快,接到了中央军委指示的济南军区向红军师下达了抗震救灾命令。
5月13日凌晨4时30分,中原的天空刚刚泛出一丝光芒,由徐洪刚所在的济南军区红军师所属“秋收起义团”红一营330多官兵组织的抗震救灾先遣部队整装出发。
历时27个小时抵达四川彭州后,红一营又马不停蹄赶到都江堰,从那里急行军进入汶川县映秀镇参加救援行动。首批先遣官兵到达映秀镇后立即组成小分队,对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挨家挨户进行全面搜救。
徐洪刚被编入第二梯队,主要负责对先遣官兵的给养供应和灾区众的物资供应。
在铁军动员会上,当年“洪水面前他是钢”的徐洪刚,站在出征的队伍中已经眼含热泪。对进入震中的徐洪刚而言,无论从军人职责上,还是从他与四川人民的感情上,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冲锋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徐洪刚知道,在这之前,岷江两岸的山体大幅度滑坡,吞没了原有的213国道。直到5月14日晚上,才有两名阿坝州师专的学生从汶川来到映秀镇。
“就是没有路,解放军也能踩出一条路来。你们进去了,沿途上万众就有了信心和希望。拜托了!”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满眼血丝动情地说。
“决不抛弃!决不放弃!”数百名官兵的口号回荡在岷江两岸的峡谷之中,久久不息。
请命出征,好钢使在刀刃上
5月16日9时10分,红一营330多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背负食品、药品和水,列阵在映秀镇一片废墟前,开始徒步向银杏、草坡开进。他们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沿途情况,救助伤病众,为后续救援的直升机开辟降落场。
从映秀通往银杏、草坡的近50公里道路,被当地众称为“死亡线”。
洪欣风波后首现身就在团长黄长清带领突击队进入“死亡线”不久,汶川灾区再次发生持续近十秒的强烈余震。徐洪刚明显感到大地在晃动,看见周围一些山坡上的石头不断滚落。还没领到明确任务的徐洪刚急了,追上了师长杨剑。
“师长,我的任务呢?”徐洪刚焦急地问。
“放心,我交给你的任务更重,比突击队还要艰难。”杨剑说,“你负责带队送粮,突击队救老百姓的命,你要救老百姓的命,更要保障330多名突击队队员的命,饿着一个人我拿你是问!”师长的指示不折不扣地带着火药味。
“明白了!”徐洪刚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快步跑回去,集结送粮的第二梯队。
由于通讯不畅,徐洪刚一直无法知道红一营的消息,他们与师部的联系也中断了。徐洪刚冷静下来,他知道这时候不是自己10年前在长江抗洪大堤上高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的时候,更不是15年前血气方刚只身勇斗歹徒的时候,前面有300个需要吃喝的兄弟,还有饥渴了几天数目不清的灾民,而自己带领的239个战友也要确保无一伤亡。
险象环生,英雄徒步穿越“死亡线”
徐洪刚和他的战友们面对的,是不可预知的“死亡线”……
天黑的时候,徐洪刚带领第二梯队抵达映秀镇一处较为缓和的地段。此时,前方道路不明,而行军了一天的战士们也极度疲劳。徐洪刚下达了就地宿营的指示。
可徐洪刚迟迟不能入睡。几分钟前,先头进入汶川县银杏村的部队捎回来一张手绘的“
行军地图”,上面在一些险要地点标示着“进入后靠绝壁上单绳通过”、“翻越250米的无路山”等信息。对此,徐洪刚在小本子记下这样几点:行军时,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一名党员,专门负责安全警戒;对讲机没电时,队伍前后联络用哨子。他在日记中写着:“200多名兄弟命悬‘死亡线’,前面又是些‘鬼门关’,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我得对师团首长负责,对跟着我的这批生死兄弟负责。”
5月17日上午8点,徐洪刚带领着239名官兵,每人背负着几十斤重的背囊,沿着突击队走过的变形山路向前穿插。师长杨剑下达的任务是:带领部队向汶川县城方向进击30公里,赶赴银杏等地给先遣部队330多名官兵送去急用的给养。那里还有200多个学生连续几天没有见到粮食了。天黑之前,必须把给养都送上去。
能多装一点就多装一点吧,每个官兵都把自己的背囊塞得满满的。他们还不知道,负重三四十斤甚至超过五十斤穿越“死亡线”的艰难。
徐洪刚背着接近五十多斤重的背囊走在最前面,这段山路一边是已经滑坡的断崖绝壁,一边是岷江急流的最险段。徐洪刚挥动着手势,轻声叫着“快快快”,指挥着战士们快速通过。他担心一旦声音大了,就会震落上面的石头。
就在此时,头顶上方滑坡的山体突然飞落几块磨盘大的石头。听到响动,徐洪刚本能将从身旁经过的两名战士捂在身下,飞石“嗖”地从他们头顶扫过去,“扑嗵”几声,在湍急的岷江里溅起几米高的浪花。
部队继续深入十几公里后,在前面部队提供的行军草图上,明明标注着“河上有一条小船,过了河上了崖还有一段平路”的地形,现在却全然变了样。由于几小时前的一场余震,滑坡的山石把船砸沉了,也坍塌了原有的那段平路。不得已,徐洪刚和战友们只能绕道多翻一座大山,这一下,多走了十几里山路。
越往前走,越是艰险,有隧洞、有天梯,让人为官兵们的安危捏一把汗。江畔大片山体仍在滑坡,“轰轰隆隆”的声音如同开山放炮。在徐洪刚带领战士穿越时,亲眼看见有人被飞石砸伤,有人滑下悬崖,加上沿途的断壁残垣,让人不忍卒睹。徐洪刚一直眼含热泪,但他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下午6时,徐洪刚和239名战友无一伤亡地与第一梯队会合。当200多名小学生得知给他们送救命粮的是英雄徐洪刚时,激动地围过来,顿时响起热烈的欢迎声。此时,徐洪刚的泪水才“哗哗”地涌了出来。
跟铁军走,用生命背着救命粮
接下来,徐洪刚和战友们马上投入到紧急的抢险救灾之中。
徐洪刚和分梯次进入汶川灾区的铁军官兵,在徒步进入灾区的同时,全面展开抗震救援。他们已成功清理遇难者遗体数百具,救出幸存者数十人,转移救助重伤病员上千人,转移众万余名。
在大地震中,著名羌族风景区萝卜寨完全被埋,伤亡惨重,伤员源源不断地从高山上送下来。直到5月18日深夜,从山上下来的人才传出消息,萝卜寨有1000多名众被困已经4天没进食了。红军师领导决定安排官兵连夜背粮进山。
铁军徒步翻山背送救援物资,1000多名众得到了救命粮,羌族同胞吃到了几天以来的第一顿饱饭。当地一个老百姓用颤抖的声音喊出了三句话:“感谢党中央!感谢总书记!感谢人民解放军!”
听说战友徐洪刚在汶川救灾,一些退伍的铁军老战士分别坐飞机、乘火车从四川、福建、湖南赶到灾区,回到自己当年的连队参加抗震救灾。汶川县震区6名逃生出来的农民,也专程来给官兵当向导。
73年前,铁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大雪山夹金山;为了解救受灾被困的众,铁军再次冒死连夜翻越了夹金山。徐洪刚和他的战友们以跨越历史的英勇行动诠释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
在汶川震区,徐洪刚多次率领这支当年红军长征中征服了雪山草地的英雄之师的新一代官兵,为被困在银杏、草坡的众送去大量急需的粮食和药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