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第05期 Vol.13 No.05 2022年3月 March 2022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发紧密,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工作。通过亲密接触和深度融入,他们对中国产生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各自领域充当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故事恰巧是驳斥西方媒体歪曲中国形象言论的鲜活例证。采用纪实叙事的方式挖掘并再现在华外籍人士的故事,以第三方视角叙事,无疑能增强对外传播作品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并且符合适度移情传播规律,有助于海外受众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感知中国形象,有助于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中国形象。
《我在中国》是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自2019年以来重点打造的多语种人物微纪录片,聚焦在华生活多年的外籍人士,以微纪录片的形式讲述这些中国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的故事,诠释故事背后的中国的治国理政思路。
本文对《我在中国》的创作背景、制作过程及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从跨文化传播视阈下为中国故事到实现全球话语共鸣的方法,为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供路径参考。
一、适度移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突破口
(一)适度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构成之一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移情作为一种文化能力,涉及信息获取的技能、方略以及处理不同人际关系、扮演不同社会角、承担不同社会身份、应对不同场景和场合的能力。
要做到移情,需要传播者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他人行为的倾向,自觉建立跨越不同文化的情感机制,对他人的感受、反应和动机做出正确的反馈或反应。需要注意的是,适度既不是完全接受或“同情”对方,也不是放弃本文化立场,而是在对话中感知和解读另一种文化[1]。
适度移情的本质是打破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壁垒,通过情感共鸣唤起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体制对相关话题的认同和理解。只有建立在适度移情基础上的叙事和传播方式,才更易被目标受众理解和接受。
因此,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方面的共性,仍决定着人类文明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如若能在对外报道中体现这些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无疑能让国际传播内容更具说服力,更有利于构建共同参与、相互融通的多元话语体系。
世界语种(二)在华外籍人士是适度移情叙事的绝佳人选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而文化交流不仅仅指传者的自我认知,还包括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2]。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更习惯自塑。但对海外受众而言,自塑的中国形象可能因缺乏情节代入感而缺少说服力。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适度移情的叙事作品更具亲和力,传播效果更好。而在华外籍人士,无疑是适度移情叙事的绝佳人选。
随着中国不断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越来越多外国人从世界各国来到中国,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亲历并见证中国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变化。他们不仅通过亲密接触和深度融入对中国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在各自领域充当着中国与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中国故事的全球话语共鸣探究
徐蓓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随着中国日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但由于各国间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影响,海外受众对中国自塑的形象产生不信任感。在此背景下,以外籍在华人士故事为切口的适度移情传播,成为重塑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分析多语种微纪录片《我在中国》中的实际案例,探讨第三方视角的叙事在弥合文化、价值观差异及人类共通的精神情感层面,实现和而不同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主张、中
国智慧、中国方案时,应将自塑和他塑有机结合,巧妙地“借嘴说话”,通过作品与受众展开直达心灵的对话交流,进而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适度移情;自塑与他塑;跨文化传播;在华外籍人士;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043-03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43
国际传播
44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世界各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故事成为他塑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
在华外籍人士基于第三方视角感知中国,在国别特性、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帮助海外受众重新认知或深度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同时增强自身影响力和传播力,自然而然地担当起跨文化传播中的适度移情叙事者。
例如,在中国外文局策划的“外国人眼中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我在中国》系列视频便入选四个人
物故事,其中有通过国际非政府组织机构来到云南山区,通过开设早教机构,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德国人海尔曼;有在广西山村给当地第一书记做助理的卢森堡退休警官尼克;有在河南农村致力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日本农学家山崎广人;有为东北小山村设计现代排水系统的意大利建筑学教授罗杰威……以外国人尤其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外国人叙事,这一独特视角极大丰富了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内容,让报道更具说服力。
(三)超越传统意义的他塑
在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二是作为传播客体的他者形象塑造。在自塑与他塑的过程中,本国与他国存在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偏差。
此外,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逆全球化潮流日渐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阻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借疫情和其他问题污名化、妖魔化中国,肆意散播关于中国的不实言论,恶化中国形象。
2020年10月,皮尤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14个主要经济体中,除意大利外,接受调查的国家民众对中国体现出负面观感的比例较以往呈现出很大幅度的增加[3]。
事实上,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外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不客观报道,国外受众对中
国文化和价值观缺乏全面理解等。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寻恰当的方法,借助广阔的平台,讲述动人的故事,以文化、故事、温度、情怀为抓手,提高国际传播工作的亲和力和有效性,与受众真诚对话,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因为无论国家、民族和社会制度具有怎样的差异,在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上,共性始终存在。
面对国际舆论场上对中国的抹黑言论,媒体要勇于斗争,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体产品在各平台上展现在华外籍人士的中国故事,驳斥不实言论。可通过外籍新闻评论员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厘清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背后的故事和哲理,聚焦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主动设置议
题,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
总之,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记录和展现在华外籍人士的中国故事,有助于超越传统意义的他塑。
二、以微纪录片为载体,实现中国故事的全球话语共鸣
(一)视觉化语言构建真实感
微纪录片塑造的中国形象来源于真实影像,可信度较其他形式的外宣产品更高,并且能够打破某些限制,为不同的文明提供平等的对话空间。
伴随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短视频成为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相较以往,微纪录片在制作成本、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且更易到达目标受众的日常社交媒体平台。
以《我在中国》为例,在每集6~8分钟的微纪录片中,每个主人公的中国故事被充分还原。节目运用全方位、多角度、蹲点式记录手法,深入采访主人公的工作现场,捕捉每个细微镜头,并根据故事内容变换拍摄场景,在丰富画面的同时提高节目可看性。这样沉浸式的拍摄,有利于捕捉主人公的每一个镜头。此外,为更好地展现视频内容,满足场景需要,节目组还采用了无人机航拍、主视角的新式器材拍摄等。视频后期制作方面,借助嘉宾的自白口吻和画外音,将人物故事娓娓道来,拉近观众与嘉宾的距离,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在华外籍人士的中国故事。
(二)通过个体叙事完成对报道主题的诠释无论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有着怎样的差异,个体情感体验必然存在共性。充分挖掘这些共性,引发受众共鸣,才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以《我在中国》为代表的多语种人物微纪录片,正是通过个体讲述故事的形式,以小切口入手,引出大主题,完成对报道主题的深度诠释。
选题策划方面,节目组综合考量时间跨度、职业、国籍等因素,往返祖国各地数千公里,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人物。这些人虽因不同的梦想来到中国,奋斗在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对中国充满了爱,并且见证了所在城市或行业的变化。这些故事无疑能激发受众共情,打破以往因意识形态束缚而产生的偏见,塑造和传播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三)精准传播渠道:以海外年轻受众为对象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好的传播渠道对于内容传播而言至关重要。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年轻受众的可塑性更强。也正因如此,《我在中国》首先选择在海外年轻受众习惯使用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落地传播。根
第13卷第05期 Vol.13 No.05 2022年3月 March 2022
据年轻受众的信息偏好、习惯及同类型人物故事微纪录片时间越长,扩散率就越小的特征,将每集时长控制在6~8分钟。
此外,根据每年重点报道主题,推出不同系列特辑,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既延续系列人物微纪录片的风格,又兼顾每年的重大主题报道任务。近年来,节目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年度重大主题,将镜头对准定居中国多年的外国人,记录并展现他们的中国故事,以个体经历折射时代进程,见证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四)中国开放包容发展的最佳例证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化间存在某些不可翻译、不可同约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也是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吸引、交流和借鉴的因素。《我在中国》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见证中国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化,折射出当代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胸怀,展现出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真正做到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中国形象对外输出开拓一片新视界。
2021年6月,节目组采访了在厦门开精酿啤酒坊的德国人大卫。用大量镜头展现大卫酿制啤酒的工艺,而啤酒酿制工艺恰恰以德国的最为著名,由此传递出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
事实上,以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为切入口,本就体现出中国对待不同文化的开放包容。这些外国人在中国安居乐业的同时追寻自己的梦想,是中国开放包容发展的最佳例证。
三、思考与建议
(一)广寻贤:借“外眼”和“外嘴”进行传播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会对中国和所在城市产生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他们又心系自己的祖国。这对于国际传播而言,具有天然优势。
例如,生活在南京的70岁美国老人斯睿德,沉迷于汉字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脸书账号上发布中国故事,希望自己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不要被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他塑所蒙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选择与家人一起留守武汉的德国教授蒂莫·巴尔茨,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记录疫情期间的生活;定居南京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自发摄制系列纪录片,记录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张家口的德国女婿墨轲,不遗余力地向海外受众介绍张家口的风土人情……这些采访对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具备相当大的传播优势。而充分挖掘这类人的中国故事,与他们展开对话,通过原原本本地呈现他们的中国故事,引发受众思考背后的意义,可实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大有裨益。
(二)切忌盲目:“外眼”和“外嘴”的选择需谨慎
在国际传播中,并非所有在华外籍人士都能充当好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一些在华外籍人士为迎合不同平台的粉丝,会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表现两幅面孔,发表立场截然不同的言论。对此,媒体必须具备融通中外的甄别能力,切勿盲目跟风,自乱方寸,对“外眼”和“外嘴”的选择应谨慎考究。
此外,近年来,国内不少媒体纷纷推出以本媒体外籍职工为主播的视频节目,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外眼”视频节目缺乏个体叙事,从头到尾都是宣传和复述中国的政策,味同嚼蜡。对此,媒体应丰富传播形式,避免让在华外籍人士用外语直接复述政策理念,以规避国际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结语
中国故事若想实现全球话语共鸣,首先要遵循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巧借在华外籍人士的“外眼”叙事,达到适度移情传播效果,在平等的对话中感知和解读各个国家的文化。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国际传播工作者应深度把握互联网的特性,积极挖掘多样化的传播主题和传播路径,生产更多可看性高的纪录片。正如《我在中国》系列多语种人物微纪录片,对于外国受众而言,可通过熟悉的叙述主体和叙事话语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受众而言,则是使用陌生化的叙述主体与话语讲述熟悉的故事,实现了较好的双向传播效果。此外,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应避免盲目跟风,应采用合适的人物故事诠释主题,进而实现中国故事的全球话语共鸣。
参考文献:
[1]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32-333.
[2]刘志刚.中国文化对外话语体系与传播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98-200.
[3]陈宗琦.过去一年发达经济体对中国负面看法攀升[EB/OL].参考网,www.fx361/page/2020/1007/7069961.shtml,2020-
10-07.
作者简介 徐蓓,本科,编辑,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策划部主任,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4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