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2016年1月23日——乙未年十二月十四
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叫立春节气。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中文名:立春。
外文名:BeginningofSpring。
别名:打春,立春节。
代表寓意:春季的开始。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大风降温。
所属季节:春季。
时间:每年2月3日或4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15°。
后一节气:雨水。
风俗活动:迎春,春游,鞭春牛等。
风俗食物:春饼,萝卜,春卷等。
农事活动:及时灌溉追肥,促进生长。
养生:保护阳气,戒暴怒,情怀忧郁。
三候: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
属性: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正月节令。
1节气详解
2官方和民间活动
3典籍记载
4主要活动
5节气养生
6文学
诗词曲
谚语
7两头春和无头春现象
节气详解: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
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官方和民间活动:
春耕:春耕秋狩,周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并举行祭祀句芒神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后世延续。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立春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朝贺:《梦梁录》: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文武百官,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周礼设春官。周礼天子要亲自象征性的耕种,表示春回大地,天下可以恢复生产耕种的信号。
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典籍记载:立春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