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态环境的调查报告范⽂
当不太了解,⼜想弄清某⼀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细致全⾯的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态环境的调查报告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态环境的调查报告1
谐,推动整个社会⾛上⽣产发展、⽣活富裕、⽣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是全⾯建设⼩康社会的重要⽬标之⼀。党的⼗七次代表⼤会⾸次把“⽣态⽂明”上升为全⾯建设⼩康社会的新⽬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次重⼤理论突破。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存环境,提⾼⽣态环境质量,创建美好家园,⾛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前⾮常紧迫⽽现实的问题。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常委会20xx年⼯作要点安排,市⼈⼤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先后赴市环保局、国⼟资源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产局、⽔利局、发改局、经贸局、⼯业园区等有关部门和xx镇、xx镇、xx 镇、xx镇、xx乡、xx乡、xx镇等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我市⽣态环境保护⼯作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态环境保护职责,在开展⽣态市创建、经济结构调整、xx江⽔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环境整治、⽔⼟流失治理等⽅⾯取得了初步成效,进⼀步推进了我市的⽣态⼯贸城市建设。
(⼀)全⼒开展⽣态市创建。根据省、龙岩市开展⽣态省、⽣态市的规划部署和要求,全⼒开展⽣态
市创建⼯作,成⽴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省级⽣态市创建⼯作领导⼩组,印发《xx市创建省级⽣态市实施⽅案》,由市⼈⼤审议颁布实施《xx⽣态市建设规划》,同时结合“五项竞赛”内容制定下达《20xx年xx市⽣态建设考评办法》。20xx年来,我市xx、xx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命名,xx岭兜村、xxxx村被评为省级⽣态村;20xx年,我市完成了xx、xx镇等10个乡镇、xx 村等38个⾏政村省级⽣态镇、⽣态村的申报创建⼯作,20xx年1⽉通过省环保厅现场考核验收,同时,我市xx镇、xx村申报国家级⽣态镇、⽣态村也通过现场验收。另外,我市80%的乡镇均已在积极开展⽣态乡镇、⽣态村创建,对照省级⽣态市建设指标的6项基本条件,我市已基本达到省级⽣态市创建要求。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定进展。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矿⼭环境破坏的现象有所改观。⽣态农业、⽣态旅游初见成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xx期间取得⼀定进展。xx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22.9:31:46.1调整为20xx年的14.7:41:44.3,其中第⼀产业⽐重下降8.2个百分点,第⼆产业⽐重提⾼10个百分点;⼯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制造业、⾮资源型⼯业⽐重有⼀定提⾼。
(三)继续推进xx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与饮⽤⽔源保护⼯作。先后投⼊上亿元资⾦进⾏整治项⽬建设,xx江⽔环境污染和⽣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各整治项⽬责任部门及有关乡镇、企业的齐⼼协⼒,我市20xx年度xx江10个整治项⽬基本得到有效落实,开展了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鑫硫酸化⼯废渣及废⽔综合治理、海漂垃圾整治等⼀批整治项⽬建设。抓好城区饮⽤⽔源安全保护,对新安溪饮⽤⽔
源保护区内的矿⼭企业废⽔、固体废物排放及植被恢复进⾏每周巡查,未再发现⽔源地⼀、⼆级保护区设⽴排污⼝,同时,加⼤城区2个饮⽤⽔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度,投⼊400余万元完成了xx镇上界村、xx镇⽣活污⽔湿地⽣物治理⼯程建设。
(四)做好森林资源培育⼯作。xx五期间造林28万亩,完成⾮规划林地造林2万余亩;建设速⽣产林16万亩、丰产⽵林10万亩;去年完成造林绿化⾯积15.85万亩,造林绿化⾯积创历年之最,⽬标完成率达109.3%;实施⽵业重点村⼯程,累计完成
集约经营⾯积5万余亩,新建灌溉⽔池完成232个,蓄⽔容量近万⽴⽅⽶,全市⽵林⾯积增⾄38万亩。区划界定⽣态公益林104.14万亩,占森林⾯积的27%,完成xx江流域绿化规划,建设流域绿化⽰范⽚783亩。建⽴了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积达5.98万亩,占全市林地⾯积的1.56%。
(五)城市⼈居环境明显改善。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项⽬13项,完成了福祉阁公园、东⼭公园、江滨公园、⼯业路、东环路、城区主⼲道绿化,完成投资8600万元。城区公共绿地⾯积从17.8万m2增加到45万m2,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从35.3%提⾼到40.1%,绿化率从31.2%提⾼到35.8%,⼈均公共绿地⾯积从10.3m2提⾼到13.6m2,促进了城市园林⽣态化,使⼈居环境明显优化,增强了园林功能,提⾼城市品位。今年以来,开展了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城市、⽂明城市活动,从推进城市环境卫⽣⼊⼿,重点解决城市“脏、乱、差”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加强城市防洪排
涝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污⽔集中处理和垃圾⽆害化处理。适度改造⽼城区,重点抓好了华龙⼴场⼆期、汽贸城、体育中⼼、星级酒店及配套商住⼩区等项⽬建设;全⼒推进新城区建设,构建“⼀江、两岸、三区、四站”的城市格局,重点实施城北新区、西园新区、南学堂⼩区,推进⼤型商贸、城市综合体等板块建设。
(六)⽔⼟流失防治取得⼀定成效。20xx年来,全市累计治理⽔⼟流失⾯积7。38万亩,总投资约6000万元,⾄20xx年末,全市⽔⼟流失⾯积降⾄28.875万亩,占全市⼟地⾯积的6.47%,通过修建拦沙坝、护岸护坡、截排⽔沟等蓄⽔保⼟设施,最⼤限度控制⽔⼟流失;对强度⽔⼟流失区采取封⼭育林育草,或者开辟成梯⽥,进⾏开发性治理等⽅法,“草牧沼果”或“草牧沼菜”相结合的⽣态经济治理模式,“等⾼草灌带”“陡坡⼀锄法”等草灌乔结合模式,探索出⼀套⽔⼟流失治理新路⼦,通过⽔⼟流失治理,改善了⽣态环境,改善了农业⽣产条件,⼟壤透⽔性和保⽔能⼒得到提⾼,取得了良好的⽣态、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市⽣态环境保护在⽔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布局、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阔叶林保护、环境基础设施、⽣态思想认识等⽅⾯还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较突出。
(⼀)⽔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
从过境断⾯监测结果看,xx江(xx段)受外县(区)上游外来污染影响严重,如新罗区的养殖业污染;⼤⽥县谢洋乡仕福村铅锌选矿⼚废⽔直排我市xx镇长塔村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城区内菁城、桂林城区污⽔管⽹尚未完善,部分⽣活污⽔仍直接排放于xx江,xx江⼲流⽔质不容乐观;受乡镇农村⽣活污⽔影响,⽀流⽔质富营养化指标⾼;洛阳溪依旧受到⼤深矿区选矿废⽔、矿区⽔⼟流失影响,存在超标现象。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从产业结构⽅⾯看,⽬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以能源建材、资源型企业为主,深加⼯、⾼科技⽅⾯⼯业企业较少,资源型占60%。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城市空间布局看,规划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区周边围绕着⼯业企业,特别⼏个⼤的⾼耗能企业,加上⽬前⽆集中供热系统,严重影响城市空⽓质量,特别是东坑⼝以化⼯产业为主的⼯业园区、振鸿⽔泥、xx电⼚距离城市中⼼较近,⼯业⽣产与居民⽣活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众反映强烈;从企业⽣产装备⽅⾯看,我市⼯业企业⼤部份是⾼耗能、资源型、传统型企业,⾼科技、附加值⾼的企业少,如电⼚(2×30万千⽡)、红狮⽔泥、振鸿⽔泥、⼤深矿区、挂⼭矿区等均为资源型能耗企业;从单个企业⽅⾯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占地⼤、投⼊少、⼟地空置闲置、使⽤率低、⼟地投资强度⼩,企业投产滞后,创造效益不明显,贡献不⾜等问题。
(三)养殖业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养殖业规划所列的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范围内仍存在养殖或环保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不够到位,治污染资⾦投⼊不⾜,治污染设备不够完善;投⼊关闭拆除的补助资⾦不够(猪舍关闭每平⽅⽶补助30元,改为仓库或其它⽤途的每平⽅⽶奖励30元),由于猪舍建筑成本较⾼,补助60元养殖户不给予拆除,猪舍只关闭没拆除,容易导致复养;散养户点多⾯⼴,由于其规模⼩、投⼊少,⼤多建在房前屋后、采取家庭作坊⽅式,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废⽔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按照省、龙岩市要求,在20xx年底前完成80%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作,时间紧,任务重,点多⾯⼴、治理⼯作存在较⼤难度。
(四)农村和农业⽣态环境问题⽇益突出
农村⽣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体现在⼀是超标准、超范围使⽤农药、化肥、农膜,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的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地表⽔、地下⽔、农产品质量和⼟壤带来严重影响;⼆是⽔⼟流失、⼟地退化问题显著。20xx年xx市⽔⼟流失⾯积28.875万亩,占全市⼟地⾯积6.47%,其中茶园果园过度开发、⼯程建设、采矿区,特别是⾮法稀⼟开采引起的⽔⼟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由于农⽤地重⽤轻养及⽔⼟流失,地⼒普遍下降。三是农村⽣活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未全⾯有效建⽴,⽣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路边、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体,使得农村河⽹⽔质普遍较差。
(五)流域⽔⼒资源过度开发
⽔电站分布在全市⼤⼤⼩⼩河流上,把河流截成阶梯式⽔库,河流湖库化加剧,因利益驱使,不少⽔电站企业没有严格执⾏最⼩流量规定,河流⾃净能⼒变弱,⽔库⼤坝蓄⽔本⾝易造成⽔⼟流失,再加上有的电站清库不彻底或根本不清库就蓄⽔发电,造成⽔体富营养化,有的在施⼯过程中,弃⼟、弃渣乱倒造成⽔⼟流失,⽣态破坏。道路施⼯时有的直接把弃⼟往河⾥
倒,堵塞河道,河⽔中悬浮物明显增加,河⽔变浑,导致⽔库库⾯漂浮物很多,⽔葫芦疯长。
(六)阔叶林锐减,⽣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我市⼀些众受利益驱动盗伐、滥伐阔叶树甚⾄⽣态公益林中的阔叶树来加⼯⽊屑作为种植⾷⽤菌原料,严重破坏了我市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北⽚新桥、xx、xx、xx等乡镇形势尤为严峻。同时,毁林开⼭,毁林营造茶园、滥挖树头等的现象屡禁不⽌,每年破坏的阔叶林相当可观。⽽阔叶林在涵养⽔源、保持⽔⼟、调节⽓候、净化空⽓等⽅⾯有重要作⽤。过度砍伐阔叶林,已给我市⽣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我市境内新桥溪和xx溪⽔量已逐年减少,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态公益林建设资⾦投⼊不⾜,制约了⽣态林保护、管理和建设。
(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相对薄弱
全市污⽔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收集系统尚未完善,污⽔收集率低,⼤部分的乡镇未建成污⽔处理⼚,⼤量⽣活污⽔未经处理直接排⼊地表⽔体,影响地表⽔⽔质的改善;未形成规范的危险⼯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普遍较低,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害化填埋要求,⽣活垃圾污染问题⽐较严重,不同程度地使⼟壤、地下⽔受到⼆次污染;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投⼊不⾜,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脏、乱、差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平还⽐较低,绿地管养不到位。
(⼋)⽣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传统的⽣产⽣活⽅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态环境尚未成为⼈们的⾃觉⾏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存在重量不重质,环保⼯作仍是“说起来重要,⼲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局部地区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长期偏低,⽣态建设措施难以真正落实;⽣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员、设备、经费不⾜,执法监督能⼒不⾜、监测技术与⼿段较为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统⼀协调有待加强;⽣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进⼀步加强,对⽣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态理念有待提⾼。
三、加强⽣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围绕“打造闽西对接闽南的桥头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宜居宜业的⽣态⼯贸城市”⽬标,以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的⽣态市建设机制为⼿段,实施⽣态保护、
恢复和重建⼯程,改善⽣态环境质量,弘扬⽣态⽂化,推动经济发展⽅式转变,着⼒改善民⽣,实现经济社会与⾃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争全市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态镇指标要求,实现创建国家⽣态县(市)⽬标,把xx建设成为⽣态环境优美、⽣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宜居宜业⽣态⼯贸城市。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要完善⽣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项重要职权,要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在⽣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事项以⼈⼤决议、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全市最⼴⼤⼈民的利益,确保实现以⼈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态环境建设重⼤决策实⾏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项⽬实⾏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决策的透明度,提⾼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态环境建设。在市域进⾏城市规划、⼟地利⽤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决策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进⾏环境战略评价。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对各类建设项⽬进⾏环评预审。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转变经济发展⽅式,是⽣态环境建设的治本之策,⼀严格产业准⼊。要制定产业发展导向,设置⿎励、限制和禁⽌建设的产业⽬录,限制发展⽣产能⼒严重过剩,⼯艺技术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较⾼,
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态环境等⽅⾯的产业和项⽬,凡列⼊禁⽌发展的产业和项⽬,不得办理新建、扩建的相关⼿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令⼀定期限内淘汰、关闭、停产的发展产业和项⽬,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检查、督促其按相应规定执⾏。⼆优化⼯业结构。要充分利⽤xx市区位优势,促进轻纺、机械电⼦、冶⾦矿产、农林产品加⼯和建材化⼯等主导⼯业产业的⽣态化发展,循环利⽤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能源和物质的利⽤效率,⽬前,要着⼒推进⽔泥产业的深加⼯发展,⽔泥企业不能只⽣产熟料等初级产品,⽽是要在⽣产⽔泥成品的基础上,向下游的制造⽔泥枕⽊、预制板等⽅向拓展。同时,加快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段的应⽤,提⾼⽀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撑主导产业⽣产⽣态链的形成。三调整产业布局。要强化各类⼯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前,应抓紧推进东坑⼝化⼯⼩区“优⼆进三”,做好规划搬迁⼯作,并在搬迁中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做强;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应重点督促⾦⼤鑫钢铁企业下游⾼附加值产业的落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对物流、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站在未来和整体的⾼度加以考虑,宁缺勿滥,以构建⼤物流为⽬标,通过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做强闽西南现代物流业。
(三)抓好节能减排,推进清洁⽣产
促进⼯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统⼀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园区,实⾏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
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针对我市规划区砖⽡⾏业较多,尽快制订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推⾏⼯业园区集中供热,拆除⼩锅炉,配套相关优惠政策。要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清洁⽣产,延伸⼯业产业链等途径,促进⼯业经济的循环体系建设。尽快
启动红狮⽔泥两条⽣产线烟⽓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执⾏建设项⽬“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加强建设项⽬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确保增产不增污,通过清洁⽣产,发展节能、降耗、节⽔、节地、资源持续利⽤的循环型经济。
(四)加强⽔资源保护,保证可持续利⽤
⼀要加强⽔源地⽔污染源治理,实⾏严格分级管理,保护⽔源。严格按照饮⽤⽔源保护条例,禁⽌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影响⽔源保护的⼀切活动,禁⽌新建⼯业企业项⽬,加强上游污染源治理和管理⼯作,建⽴健全饮⽤⽔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要完善xx江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流域统筹、疏堵结合,建⽴分区控制、联动治理、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全⾯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要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构建流域上下游⽔质⽔量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流域交界断⾯⽔质⾃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涉⽔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运⾏管理,加强跨区、跨部门⽔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的⽔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量⽔质综合调度,提⾼⽔污染风险预警能⼒和防控⽔平。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湖库甲藻监测⼯作,建⽴有效应急
处置措施,防⽌藻类异常⼤量繁殖现象的发⽣。三要强化⽔⽣态保护,提升重点区位的森林、湿地⽣态功能,⼤⼒开展⽣态清洁型⼩流域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河流⽔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落实⽔电站库区垃圾清理责任制,严格执⾏⽔电站最⼩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关闭并拆除部分严重影响流域⽣态修复功能的⼩型⽔电站,提升流域⾃然净化功能。
(五)强化监管措施,治理养殖污染
⼏年来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践证明,以离河流远近来划分禁养区、限养区,简单地把养猪场往⼭上搬,并不能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反⽽会使污染往⽀流、⼭涧甚⾄⽔源地蔓延。要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流域⽔质现状、⼭林植被吸纳能⼒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合理规划布局⽣猪养殖场。积极推进⽣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采取封闭型⽣态养殖产业链,⽬前要重点推⼴简单易⾏、⾏之有效的⼲清粪减排措施,扶持发展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要⿎励试⾏“养治分离”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养猪户成⽴养猪合作社或养猪协会,由养猪协会征收养猪污染集中治理费,委托有机肥⼚或专业化的公司集中收集和处理猪粪尿。要禁养与治理并举,奖励与处罚并⽤,对在禁养区、禁建区违规新建的养猪场要坚决予以强制地拆除;对没有环保设施的违规养殖户和超标排放的养猪场要依法征收排污费,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对治污措施落实好和推⼴⽣态养殖模式的规模化养猪场,政府要给予⼀定资⾦奖励,以政策引导农户⾛⽣态养殖的发展模式。
(六)抓好矿⼭⽣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要严格矿⼭开发建设准⼊条件,必须进⾏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依法审批备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职责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制度,确定矿⼭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由采矿权⼈负责保护和治理;对⽆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根据属地原则,由当地⼈民的政府负责整治。三要进⼀步强化矿⼭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法采矿,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矿点,当前要重点打击稀⼟的⾮法开采活动。
(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
⼀要加⼤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机制。⼆要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程,加快⽣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停⽌炼⼭造林、停⽌毁林造茶园、停⽌⼤⾯积种植速⽣桉树及⼤⾯积单⼀⽵林。三要加强森林病⾍害预测预报,落实防治措施,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严格控制以消耗阔叶林⽊材为主的⾷⽤菌⽣产规模,从源头上抓好严控落实,加⼤对锯台、滥砍乱伐和⾮法运输⽊材锯屑的打击⼒度,同时,要做好⾷⽤菌种植户的转产⼯作,⿎励其开展⽵业、烟叶、⾦银花、熏⾐草、蔬菜等种植,建议提⾼烟农⽣产补助,烟叶税返回烟农⿎励发展,增加收⼊。四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可采取逆向倒查机制,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蚂蚁搬家
式偷盗林⽊、滥挖树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为,严格控制林⽊采伐,⼤⼒提⾼林⽊蓄积量,恢复和提⾼森林的⽣态功能,实现林业和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创新⽣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提⾼并多⽅筹集⽣态公益林管护资⾦。
(⼋)建设优美的城市⼈居环境
以⼈为本,坚持“适居性”、“特⾊性”的原则,遵循⼈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xx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平,统筹协调推进,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优美的⼈居环境。以建设⽣态型江滨园林城市为⽬标,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管养,提升城市绿化⽔平;加强城市坡道路交通、停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改造完善城市⽔⼚建设和供⽔管⽹,提⾼城市供⽔安全;加强城市⾬污⽔管⽹建设,完善城市排污管⽹,实现⾬污分流的排⽔体制,同时加快建设⼯业园区污⽔处理⼚,提升城市污⽔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与餐饮废⽓的治理,建⽴健全空⽓质量⽇报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建筑施⼯、车辆等的噪声污染管理;加快完善垃圾池(场),垃圾中转站、果⽪箱、垃圾运输车、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环境卫⽣清扫保洁管理,打造专治优美⼈居环境。
(九)深⼊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要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治理农村“脏、乱、差”⼊⼿,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
家园清洁⾏动”,全⾯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弄的垃圾,加快完善村庄环境卫⽣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清运和⽆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要⼤⼒发展农村户⽤沼⽓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改路),要通过建⽴⼀批沼⽓⽰范村,以点带⾯,带动农村沼⽓建设⼯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建议有偿回收农药使⽤完后的残留袋、瓶,以防⽌⼆次污染。⼆要做好⽣态移民⼯作,对⽣活在⾃然环境⼗分恶劣的⾼⼭区、深⼭区,缺乏基本⽣产⽣活条件的
贫困众,以及配合⽣态建设重⼤⼯程项⽬需要移民的众,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引导农民下⼭,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区农民向中⼼村、中⼼镇和城市集聚。三要积极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推⼴以电代薪,增加电⼒、液化⽓、优质煤的供应以减少对薪柴的信赖,⿎励使⽤太阳能、沼⽓、⽣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提⾼农村⽣活⽤能中新能源所占⽐例。
(⼗)加强⽣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
⼀要开展好⽣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态⽂化建设的核⼼领域是⽣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应针对不同体开展⽣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体包括决策者体、⽣态环境⼯作者体和学⽣体等。⼆要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泛深⼊地普及⽣态知识,通过报刊、电视、⼴播、政府互联⽹、宣传标语和墙报等多种形式,进⾏⽣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征集⼀
些形象⽣动易于记忆保护⽣态环境的宣传语与⼴告语。三要建⽴⽣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推⾏城镇⽣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动、设⽴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员、建⽴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态意识和保护⽣态的⾏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态的积极性和⾃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活⽅式和消费⾏为,同时推进企业⽂化的转型与创新,树⽴企业注重保护⽣态环境的良好形象。
(⼗⼀)完善环境安全预测、预报及预警系统建设
完善⽣态环境动态监测⽹络。包括环境监测站的能⼒建设和环境监察执法能⼒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站的能⼒建设、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体系等。在⽣态敏感地区建⽴固定观测点,长期跟踪⽣态质量变动状况。建⽴和完善⽣态环境预警系统和重⼤环境安全的应急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对⼭洪、泥⽯流、滑坡、崩塌等⼭地灾害、公共卫⽣、⽣物安全、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建⽴⽣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提⾼重⼤环境安全的快速反应能⼒,减轻各种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加快⽣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信息⽹络建设,建⽴⼀个能为环境、消防、公安等各级⽣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以及多种⽀持⼿段的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提⾼⽣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的能⼒。
⽣态环境的调查报告2
在环境科学中,⼀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类⽣活和发展的各种⾃然因素的总称。在⼈类⼏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类⽂明和进步发挥着巨⼤作⽤。⼤⽓、⽔源、⼟地、草原、都是让⼈类得以⽣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矿藏等资源⼜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度的⼈类⽂明。但是,⼈类在开发利⽤环境资源的也对⾃⼰的⾃下⽣存环境产⽣了⼀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4⽉15⽇晚。
地点:
家庭⽹络。
调查对象:
全球⾃然⽣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万分之⼀,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XX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积达2400万平⽅公⾥。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资源危机。地球地⾯虽然2/3为⽔覆盖,但是97%为⽆法饮⽤的海⽔,只有不到3%为淡⽔,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中,25%为⼯业⽤⽔,70%为农业⽤⽔,只有5%可供饮⽤和其它⽣活⽤途。⽬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缺⽔区总⾯积达58万平⽅公⾥,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每年缺⽔量达58亿⽴⽅⽶。由于⼈类的破坏使得地球⽔资源有限,不少⼤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在短期内有失去⼟地的危险。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存基础——有⽣产能⼒的⼟地的消失。
后记:
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们将⾯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类⼀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个遥远的历史。 ⽣态环境的调查报告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