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是一部让我倍感幸福的电影,就像饿了好多天之后突然吃了一顿麻辣火锅一样,幸福的倾诉欲急剧上升,但又被辣的说不出话来。这种幸福感源于对姜文的信任,尽管《太阳照常升起》的晦涩难懂透支了一部分人对他的信任,但是《让子弹飞》向这一小部分人声明“你们现在回来还是来得及的”。一般导演在取得一定话语权之后都会拍自己最想拍的东西而不是最容易拍的东西,这是一种难以忽视的情结,我始终认为姜文是有艺术片情结的人,这种表达自我的欲望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通过隐喻的镜头得以诗意的表露,但是“不好好讲故事”绝不代表姜文讲不好故事,当他愿意踏踏实实讲故事的时候,他讲的活生香百花齐放,那嘴皮子比天桥底下专业讲故事的还灵泛,最重要的是还没丢掉情结。敢情在人家手里电影就是一玩具,想拍成什么样就能拍成什么样,能给自己乐还能让你乐,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看电影就像跟着导演进行一次旅行的话,这次姜文的确是做了一个称职的导游,向观众证明了,不会讲故事的导游不是好导演。在《让子弹飞》之旅的开头他就已经花样百出的牢牢
抓住了观众,观众和片中的葛优一样吃着火锅唱着歌就中了姜文的埋伏,“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此后催笑弹一路穿膛破肚再也没落下来。观众一路上左拥英雄,右抱美人,更有各坏蛋做伴,赤裸裸的恶和闪亮亮的义都转化为坦荡荡的乐,不用偷着捂着,不用藏着掖着,《让子弹飞》就是要挠遍你的痒痒肉,让你笑让你笑让你笑。
跟前几年的《疯狂的石头》一样,此次《让子弹飞》再一次为“喜剧”正名:真正好的喜剧绝对是高智商者的游戏,不在故事本身有多高深,而是讲故事的手段。虽然几千年来我们的主流文艺作品一直以来都背负着“文以载道”的传统追求一种厚重感,但是我一直相信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有幽默感的民族,而且是高级幽默,既然这也不能那也不能说,那我们就换个方式说,说的让上头听不出来还得让自己人听的出来,幽默感就是这么来的,是面对残酷生活的必备武器。我们的各种民间传说和小品段子中,幽默层出不穷,所谓话糙理不糙,看似粗俗的话中蕴含的是从苦哈哈穷光光的生活里凝练出的智慧,另外中国人历来在战场上是擅长攻于心计的,三十六计,计计走心,而在我看来《让子弹飞》就是把中国人在生活中的幽默、社交中的智慧、战场上的计谋揉碎了放在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框架里,再用姜文天马行空的脑袋瓜子一整合,这部电影就用“不3D,不山寨,不抄袭网络用语(反而是给网络用语添砖加瓦了)”的“三不”方式制造了一场视觉奇观以及语言艺术奇观,将电影的造梦功
姜文姜武照片能以去科技化的方式发挥到极致,证明了中国人的梦幻不一定非要科幻。这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激动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我心目中中国国产喜剧电影的正路。
说回电影本身,前面提到《让子弹飞》制造了一场语言艺术奇观,台词已经不能用搞笑来形容,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不刻意,恶趣味横生,有时法庭辩论(凉粉案),有时小品段子(张麻子抱县长夫人尸体痛苦),有时口相声(大哥,你是懂我的),当骂人都能变成一种艺术的时候,我崇拜的只想骂人。所以这部电影是真的不怕剧透和影评,在这部电影身上不会再出现“影评比电影好看”的惨剧了,因为你如何用苍白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那场语言奇观?从故事主题来看,《让子弹飞》在鹅城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男人的“梦想战场”,融合了血性、心性与智慧,姜文姜文把最容易出彩的一个奸角和一个丑角分别给了发哥和葛优,自己扛起了一个兼具匪气、霸气、灵气、义气、正气等各种气的理想型男人,大有“让你们可劲儿的出彩,我愿意一个人挂彩”的豪情壮志,怀抱“站着挣钱”以及“让老百姓站着收钱”的治国理念,姜文试图在电影中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理想国”。简单来说,这个故事就是骗子买官,土匪抢官,恶霸想当官,土匪和恶霸你一拍我一拍的交手,骗子在土匪和恶霸之间来回蹦跶,最终土匪利用民怨铲除了恶霸,土匪做了官应该做的事情,而真正的官在哪里?电影中突出了恶霸、土匪和骗子三种边缘人物,真正的官是隐匿的,民众的脸是
模糊的,而其实他们又是无处不在的,如果非要从《让子弹飞》电影中读出什么政治隐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但是这不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包括电影中的各种死亡以及暴力场面,都被黑幽默消解了其本身的残酷,观众来不及伤感就又被推入狂欢的洪流中,只有在片尾经典国片《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再次响起时,在制造了这一切的英雄望着奔向“上海滩”的“孩子们”时,我才发现确实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忧伤隐藏在了大欢乐的缝隙中,马和注定要被留声机和自行车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取代,刚才那一场集体高潮已经变作为一场《鹅城旧事》罢了。
最后不得不提《让子弹飞》中那些角,《让子弹飞》的演员无疑是很幸福的,当剧本给了表演这么强有力的支撑后,他们只需把自己扔进去,享受表演的撞击享受戏剧的快感。从主线看《让子弹飞》其实就是用三个人来演两个人的对峙。姜文在片中一如既往的“大男人”却不会让观众反感他在“装爷们儿”,因为片中张麻子这个角“有粗有细”,有豪情又有智慧,是不光会摆pose还会干实事的“军事家”,男人想成为的男人,女人会崇拜的男人。有了一头飘逸长发的葛优用他举重若轻的台词功底将一些本没那么好笑的东西给放大到极致,他的身上兼具小人物的油滑与天真,把汤师爷这个终于掉进钱眼里屁股却留在了树上的倒霉蛋儿演的活灵活现,在喜剧片中葛大爷无非是最好使的演员,一句话不说就能逗的观众前仰后
合,最难得的是他仿佛并不自知自己的魔力。演惯了正剧的发哥终于有机会发挥了生活中老顽童的一面,在电影中他演一个恶贯满盈的奸商,永远体面的装束,中英文双语频道自由切换,无厘头的表情,步步为营的算计,发哥本来就有张讨喜的脸,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可爱了,在《让子弹飞》里让个喜欢按照严格的程序行事的反面人物只让我觉得是个爱演的科学怪博士,却是真的恶不起来。
让子弹飞中的“戏”是真正的戏,各配角都整齐划一的团结在大哥的周围,基本上有配角出现的时候就有主角出现,所以三位大哥的脸始终是最清晰的,而配角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尤其是张麻子的麻匪队伍,“欢乐六人行”或各显神通或口相声,出彩也是集体出彩,很少有人单独跳脱出来。相比较麻匪这边有爱的家族式组织结构,黄四这边就像分工明确的专业恶霸公司,陈坤和姜武“欺男霸女二人组”被安置到黄四这边反而因为一场“凉粉案”而跳脱了出来,在这场掀起第一个小高潮的戏中,姜武和陈坤一红一白一莽一阴配合的天衣无缝,硬生生的在不谙世事的小六子的肚子上扯开了一条血口子,这场闹剧式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有意思的是,在陈坤姜武吊儿郎当出场的时候,我身后一位女观众惊呼“这是陈坤?”,相比较其他早已被贴上“硬汉”标签的几位黄金配角来说,被贴着“文艺”标签的爱情片“黄金主角”的陈坤光名字排在众演员表里就让人心生疑问,可是当他抽去了眼底的深情,
换上赤裸裸的无情时,跟本片的整体气场竟然也很和谐,原来这个演员不仅可以谈谈情,更可以发发恶。在凉粉案中,胡万这个角一方面要在众人面前扛着所谓“正义”和“道德”的大旗,另一方面要在慷慨陈词之中渗入利器般的阴邪,像个明知道被告是无辜的仍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无良律师,陈坤演的很有张力,捋头发的小动作,台词的爆发力,以及在“你不是欺负老实人吗”这句台词时展现的戏剧范儿的身段,这段表演难得的是完整,动静皆有,一气呵成。最后刽子手眼中流下的那滴鳄鱼泪让我不得不感叹,他流露出的这种坏已经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件招摇过市的衣服,而是一种属于天生混蛋的浑然天成的呼吸。想到“鸿门宴”那场戏中胡万自然的舔过自己嘴角的血,我心理暗想:幸亏这个角很快就被姜文弄死了,要不让他再成长几年,也许他会是张麻子最大的对手。虽然所谓的大师级作品里经常给坏蛋做人性善恶的二元论分析,但我一直认为世界是一定有人的恶是流淌在血液和基因中的。《让子弹飞》里的恶人暂时满足了我的对于“恶”的“恶趣味”。
子弹呼啸而过后,其实我觉得姜文还是那个姜文,你可以说《让子弹飞》是大众电影,但全民狂欢反而更证明了这是属于姜文一个人的胜利,他身上永远有种领袖气质和革命激情,我不觉得他在刻意迎合谁,从他之前的作品中比比皆是的幽默桥段里就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有做“大喜剧”的天赋,而且谁又能说《让子弹飞》之后姜文就一定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了?针对
姜文,任何定义都很多余,因为很明显,他不愿意被别人定义。如果非要说迎合,与其说是《让子弹飞》的趣味迎合了观众趣味,不如说《让子弹飞》的智慧迎合了观众的智慧,因为恶搞常有,智慧却不常有,本山大叔说这是一个对快乐宽容的时代,观众从不缺快乐,缺的是走脑子的快乐。
《让子弹飞》:飞舞的不仅仅是子弹
姜文发誓要把《让子弹飞》拍摄成一部谁都能看懂的影片。但何谓“懂”?“懂”是一个相对概念。我觉得我完全看懂了《太阳照常升起》,但或许我的理解跟导演相差十万八千里。《让子弹飞》的剧情确实不难懂,但个中涵义却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而且同样没有标准答案。
比方说,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两部党史,一部是打土豪分田地那阵的故事,另一部则与时俱进。这两种引申是自我矛盾的,但又奇妙地和平共处着。姜文的导演作品均提供了类似的解读空间,你可以从中看出革命的必要性,也可以悟出革命的荒诞性。看姜文而不做诠释,起码会损失一半以上的观影乐趣。对于姜文作品,不存在过度诠释的问题,只有诠释不足的可能。他的意象太丰富而吊诡,他的思想你未必认可,但力拔山河气盖世,他有着艺术家共通的狂傲和霸气,但他担当得起。评价姜文只能用艺术的标准,而非政治的标准。
退一步,即便完全无视内涵,你依然可以为《让子弹飞》拍手叫好。姜文的天才表现于他的原创性。《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青春成长题材在海外早已极其成熟,但姜文一出手,大家眼睛一亮。《鬼子来了》跟以往抗战影片的不同就更显然了,但也为更新更深的挖掘付出了代价。《太阳照常升起》的创新有刻意的一面,这限制了它的观众,但无疑换来了遨游苍穹般的想象。《让子弹飞》是姜文17年中的第四部导演作品,这一次他又换跑道了,黑吃黑的剧情虽然不算新,但我们第一次领略到姜氏风格的黑幽默。
姜氏幽默不像冯氏幽默那么市民化,也没有赵家军的草根,既不同于伍迪艾伦的知识精英,更迥异于都市小资的情调。简言之,那是一种很男人、很凌厉、很强势的幽默,如同经过火烤的科恩兄弟。影片中采用的很多元素原本属于不可协调的风格,但被姜文揉碎了整合成有机整体。就拿很穿越的台词来说,原本属于恶搞喜剧的素材,但“浦东就是上海”这样的对白被姜文搁在民国早年居然一点不廉价。
影片的郊外场景有几分西部片的味道,而鹅城的布置却别具匠心。姜文把广东碉楼拍出了别样的风格,即富人虽然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但从居住环境(以及所暗示的心理状态)他们早已躲进小楼成一统,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而这种类似汪洋大海的意象无处不在,从进
城的那片浅水潭,到满地的金银或支,形式的夸张与矛盾中暗示着阶级的对立。再加上白马拉的火车、滞后到达的子弹等等,姜文若在荒诞的道路上再往前跨上几步,那就是特里·吉列姆《妙想天开》的境界了。
中国是一个善于模仿的国度,最缺的就是原创,姜文作品虽然也会借用类型片的壳子,但原创性是最强的。你大可以不喜欢他的作品,但你不能说“这种影片我看得多了”。就拿人物塑造来说,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似乎是好人,是革命派,周润发的黄四郎自然是恶霸,而葛优的角好像是小丑,但你若换一个视角,这几个人物均不是十足的好人或坏人。至于戏中的穿越(包括道具和台词),那更不等同于穿帮。穿帮注定是低级的,而穿越有时可以很高级。看姜文的电影,千万别削足适履套到自己的框架里,而是应该尽量跟随姜文的创作路径。其实看谁的电影都是这样,但看姜文作品尤其应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姜文的天才,始于他的不循规蹈矩。
《让子弹飞》:姜文,只有一个!
《让子弹飞》是一部以谋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电影,而其商业上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就如同姜文本身就是华语电影导演中最不可模仿和复制的一个一样,对于中国的商业电影来说,
这种完全靠卡司气势和导演个人趣味来征服观众的做法,总觉得有点捞偏门的感觉,这样人力和物力支持,大多数导演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其实葛优和周润发,每个演员拿出来拍个戏票房都能奔着坐一望二(亿)而去的,《让子弹飞》中即使是打酱油的角都不是白给的,无论人物大小,影片也确实给了角充分的个性特征和诠释空间,再加上姜文本身所具有的话题性和人格魅力,有人喊出了四亿票房的预期,算一下加法的话,三位爷一人一亿,星伙起来一亿,也不是没可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