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
等待多年之后,他带来了《鬼子来了》,这初看是一出荒诞的黑幽默戏剧,细细品味之后发现了其中的深刻的真实。
  中国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有无数经典,但无非阐述的是两个字:英雄!
在《鬼子来了》里面,我们看不到英雄和正义!看到的是生存!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战争中最迫切的不是正义打倒邪恶,不是大无畏精神,而是如何保命如何活下来!
他用纪录片风格的表现手法,给了我们一个荒诞的生存故事,说它荒诞,因为在故事里的每个角都没有遵循他们应该遵循的规则。他的意思很明显,在那样一种异常的条件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仅仅为生存而生存。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
 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
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
到宪兵队后,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
在这一灭项之灾中,只有马大三一人幸免于难。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花屋小三郎……
《鬼子来了》讲述的就是这一个最直白的话题,生存!蝼蚁尚且偷生,无论村民干什么荒唐的事情,他们无非就是想活!活对于任何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本能!当他们的生命处在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本能就成为了最高的利益和最终目的!什么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全部放下了,甚至为了个人的生存利益可以残忍剥夺他人的利益,这不符合我党的教育方针,但是铁铮铮的事实!
对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八年抗日战争,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呢?除了英雄,更多的只是凡人吧……姜文,一个敢于直视历史的这样一个近乎传奇的凡人。
姜文姜武照片姜文:乱才四溅迷人眼,从《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野心昭著引来不少骂名,他几乎想让电影直接涵盖所有的艺术形式,并且无休止的纵容着自己的无边际无逻辑的狂想,企图给观众一坛迷幻的酒,可惜很多人并不买账,并没有醉心其中。再到《鬼子来了》,我个人觉得这个片子确实应该被禁。但对于《鬼子来了》和姜文本身而言也许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褒奖,一个噱头,一个“软广告”。被禁的原因,也许真的不是姜文的错,是这个时代不适应这样一种文化的崛起。《让子弹飞》的野心勃勃也是毫不掩饰,正是应了发哥那句台词“霸气外露”,一看就是经过大手笔的算计,姜文就是冲着气吞万里的匪徒传奇去的,所以满屏幕的荷
尔蒙丝毫不足为奇。《让子弹飞》故事的结尾让你看到了英雄成了形单影只追随着承载时代和梦想的火车之后,像是被抛弃的和被遗忘的符号,让若干时间以后人们偶尔回想起的一个符号,我想,这就是姜文要说的,最沉重的交代。
去年,他用一颗子弹打穿了这个外表生龙活虎内里却浮夸的要命的中国电影界。《让子弹飞》的成功让更多的人热爱这个导演。也热爱这个演员。
野性的征服力,灵动的才气和感性的情怀,他身上的热量和光辉,足以照亮每个人心里狂野和自由的那一面,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美好的东西,不是么?就算那是不可得的,至少有导演们让我们得以以仰望的姿态看到过。
乾卦上九曰,亢龙有悔。越试图深刻的了解一个人往往会体会到一种复杂性,这种复杂渐渐地让我更能清晰的、理性的、客观的去认识这个人。作为导演的姜文用电影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我想这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也是我心目中所有值得尊敬的电影人所持有的共同特点。导演,是需要灵魂的。电影,更是需要灵魂的。
姜文,一个电影史上的奇才,一个大众们值得尊敬的霸气外露的纯爷们!
通过这次选修表演课,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表演内在的特质,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只要发自内心的表达,我们的表演技巧都很会有所提高的,记住那些经典的角,抓住表演的本质,好好钻研,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