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想介绍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沿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前21世纪-前8世纪)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但此时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非常之少。
军事思想的特点:
(一) 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所受外部侵略少,当时的军队是对内统治的工具;其军事思想的出发点都探求如何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的反抗的问题。
(二) 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在今天,为了保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物质待遇,进行政治教育和强调军法军纪等等。而在那时则很简单,主要是进行处罚,对奴隶士兵的处罚是相当详细而又严酷的,如周朝的五刑之律竞达3千多条:墨(黥面,在脸上刺字)1000条、劓(割鼻)1000条、非(断足)500条、宫(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如若士兵集合迟到,就要被砍去脑袋,可见当时刑法之严酷。如果是士兵立功受赏,也只是将他们变为平民,使其获得人身自由而已,想升官是不可能的。另外"礼"主要是针对奴隶主的, 以赏为主。如果对其处罚,也只是剥夺其奴隶、土地数量。可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遮人。
(三) 迷信彩重。这时候的战争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每次作战之前都要到庙里烧香拜祖,乞求祖宗和神仙的保佑。因为我们的祖先相信战争的起源和胜负都是由神决定的。一些军事行动的决策如出兵的时间,攻击方向等也必须事先占卜,而后才能确定。当然,也有反对迷信的,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姜尚,在一次领兵作战之前,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旗杆被折断很多人都说此时出兵可能不吉利,想用兽骨来占卜决定是否出征,而姜尚则说:"腐草枯骨不足问",结果出师大捷,当然姜尚这种人在当时是很少的。
guocaijie(四)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军事思想也是以战车为主。
有《军政》《军志》,已无传,估计为编制、条令一类之书。
第二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时代背景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那么,我国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取得如此的成就呢?
第一个原因是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在这550年的历史中,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就达713次,会盟1000余次。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就为军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三国时、解放前战争多,军事理论就深刻)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文化的普及。由于私学的兴起,(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春秋战国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这就为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三是各诸候国的重视和提倡。各诸候国出于生存和争霸的需要,也都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鼓励人们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客观上也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取提了空前绝后的辉煌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即将介绍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翁虹三级这时军事思想的特点有三个:
《武经七书》中的五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是北宋时为便于研究军事理论,把比较有价值的七部兵书后订成一本。
《吴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军事家是孙武,最出名的政治家是秦国的商鞅,而有一个人,它在军事上与孙武齐名,在政治上与商鞅齐名,这个人就是《吴子》的作者吴起。吴起出生在卫国,后到期鲁国求学,尔后到魏国做将,在魏国指挥打仗76次,胜64次,平12次,没有失败过。在魏国被排挤到楚国做相(政治家),在它为相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使用权楚国恢复了霸王风范。据说《吴子》共48篇,但目前能发现的只有6篇,而且残缺不全。
《司马法》的作者是司马穰苴,是孙子的叔叔或爷爷。
《尉缭子》《六韬》《三略》三篇作者有误,如《六韬》是春秋时的作品,但姜尚是周朝时人。
《李卫公问对》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不同于李靖兵法,是二人对话经整理而成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时代背景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讨,
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秦朝谈兵论法是杀头之罪)
  军事思想的特点
韩孝珠 整容(一) 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大家知道,西楚霸王项羽威猛无比,英雄盖世,可最终不得不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结局是多么的悲剧;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在战略筹划方面比刘邦差。三国时的刘备,有关、张、赵(前六员中有三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帮助,却常常是寄人篱下,流离失所,(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直到诸葛亮隆中一对(进行战略指导),他才有了立足之地。明朝的朱元障,因为听取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才取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障,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以上这些正反事例说明在这一时期比较成熟。 
  (二)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
郭德纲徒弟背叛(三)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我们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其它代表作:《武经总要》《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武备志》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极为丰富,详细内容请大家看教材,下面我以《孙子兵法》为例作重点介绍。
  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影响
  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从前线发回这样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里没
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美陆战队司令艾弗瑞·格雷原是五角大楼的参谋,其上司将孙子兵法制成幻灯影片对其播放,对其产生很深印象)否则另谋高就
  其实早在海湾战争之前,孙子兵法就已风糜世界。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日本学者吉备真贝将《孙子兵法》带回讲授,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称《孙子兵法》为"兵学经典""世界第一兵书",把孙武推崇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把孙子及其著作视为东方人的骄傲)但是后来,这部
兵书在民间失传,因为日本朝庭把它作为国宝只许在宫庭学者和武将之间传播。
  德皇威廉二世在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逃到荷兰的多恩,在这里看到了孙子后尘,于是发出这样的感叹:"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据说叱喀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间隙,还经常看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孙子兵法》。1961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会见时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所有高等军事学府的教材。(美国防大学早就把孙子兵法作为其学员的必修课)英国军事理论家B.H.利德尔*哈特在其代表作《战略论》中引用了七名军事家21条原则,而引用孙子的就达15条之多,远远的排在首位。他说:这本著作堪称兵法之精华,在过去所有的
军事思想中,唯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孙子相提并论,然而它著书立说的时间虽然比孙子晚二千年,但它在观点上都比孙子落后,而且有些观点已经过时.相比之下,孙子看问题更加敏锐更加深刻,它的学说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在国内更是家喻户晓,推崇备至。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位注释家拟文著书,注解《孙子兵法》。宋代将《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三国时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明代的茅元仪则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子对他以前的战争经验,都无一遗漏的吸收总结到他的兵书里来;而在孙子之后研究战争的人,都不能不吸收孙子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孙子兵法》这种承前启后作用。中国革命的先驱,(据说)是孙子的第64代传人孙中山对《孙子兵法》评价很高:"就中国的历史研究,2000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古代哲学。"1936年在写给叶剑英的信中说"前买回的书,大多不合用,我要的是战略和战役的书,特别要买一本《孙子兵法》"。没有上进军校,但之所以能用兵如神----,元帅在担保军事学院院长时,就亲自讲授《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但在军事上备受推崇,而且在社会其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与应用几乎遍及各个领域,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夫妻吵架用?),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可以看病?)商人和管理学家则把《孙子兵法》定为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美国著名管
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甚至说"您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百科宝库。那么孙武到底是何许人也,人们这样崇拜他,《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内容,人们这样去重视它、研究他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乘风破浪的分数
   (一) 孙武的生平
   (一) 孙武的生平
  孙武,字长卿,大约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与孔子同代。他的祖先姓陈,是陈国(河南淮阳)人,再往前是尧舜禹的舜。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战乱到齐国避乱,被齐桓公授之以主管手工业的官,后来改名为田完。几代之后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代表。田完的第五代子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因为作战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并将乐安封给田书。春秋时代,姓是全族的共同称号,而氏是族中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就是以田为姓的族中,又以孙为氏的一个支派;后来姓、氏不分,人们把田武又称为孙武。(司马穰苴与孙武为同一家族)后有孙膑。齐国也是一个英荟翠的地方,如齐国的开国鼻祖是姜太公、后来的管仲都是历史上显名的军事家。这些(家世、社会环境熏xūn陶táo)对孙武研究兵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因齐国内乱到吴国(江苏州),经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委任为将。孙武为将以后,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记载,孙武助吴王"西破强楚,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王夫差当政以后国事紊乱,孙武的事迹已不见史书记载;江苏吴县东门外建有孙武的坟墓,看来孙武可能是隐退山林,老死它乡。
  (二)《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重点)
  《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00余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组成,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第二部分由《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组成,主要探讨战术问题。第三部分由《火攻》《用间》组成,论述了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对于孙子兵法的军事价值我想这样来介绍:逐篇介绍第一部分这6篇的内容,分别指出这6篇当中一些著名的军事观点,尔后对其它各篇中有价值的军事观点只作总体介绍。
  《计》篇。计为何意?孙子为什么把《计》篇作为第一篇?《计》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0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军训课上(我们讲的课题是《军事思想》,当时正值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课后答疑时,一名女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军事思想认为,正义的战争必将胜利。南斯拉夫是正义的,但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大的北约,南斯拉夫能羸吗?如果不能羸,的这句话是不是就错了?。
  我们可以看到
这样的事实:战争我们是正义的,但我们失败了。红军五次反围剿,前四次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却失败了。同样的一场战争,让同学们去指挥可能就会羸,让我去指挥可能就会输,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二千多年前的孙子在它的《计》篇里,早已作了明确的回答。(这就是《计》篇所讲的内容)。
护师报名条件  孙子认为,将帅在指挥作战之前,首先要能预料战争结局(谁胜谁负),判断的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主观依据是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分别解释其含义),七事是对五事的具体论述,就是说,判断胜负要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论。孙子认为要获得胜利还要善于运用计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称之为诡道十二法)其核心是"攻击不备,出其不意。"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马其诺是当时法国陆军部长的名字。二次大战中,法国为了防止德国的进攻沿法德边界修筑了称之为坚不可摧的马其诺防线,这道防线几乎耗尽了法军的所有财力和物力。(看录相)同学们也许会问,德军要是从荷比绕过怎么办?英法早有计划:这里有英军远征军法军第一、七集团军,
一旦有战争征候,英法联军迅速前移,与荷兰比利时军队连成一体构成防线。(四国兵力足够用)。中间是阿登山脉,阿登是崇山峻岭,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法军只派了五个师的兵力驻守。整个防线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那么德军又是如何进攻的呢?德国军主力没有直接攻打马其诺防线,而是从比利时的阿登森林地区进行出击,直接迂回到英法联军背后前后夹击。把联军赶下大海,这就是大家熟悉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军在西部战局失利后,马其诺防线里的士兵再也无心恋战,被德军C集团轻而易举的突破。德军能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轻而易举的攻克了马其诺防线。
  三,"庙算"论。(同妙算?)孙子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特别强调作战之前要进行周密筹划.第四次中东战争时(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对以列突然发动袭击,在西线埃军渡过苏伊士动河,突破以军巴列夫防线,占领西奈半岛。北线叙军也收加戈兰高地。但埃军没有制定一个长远的作战计划,在初胜后没有向纵深发展,这就给以军先北后西、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