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中的跪、拜、叩、揖
《史记·孔⼦世家》云:" 孔⼦为⼉嬉戏,常陈俎⾖,设礼容。"礼,有礼义礼容之别。礼义在内,⽽礼容在外。这是最基本的⾏礼之仪容。
由于传统⽂化的断层,现在虽然“⾏礼”者众,然⽽具备和了解礼容者却不多。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古⼈所谓的“坐”,和我们今天的“坐”完全不⼀样。古代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所谓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这⼀点在今天的⽇韩反倒保存的较好。古⼈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致谢时,为了表⽰尊敬,往往伸直上半⾝,也就是“引⾝⽽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向下,完成致意。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常⽣活中的跪拜礼。
跪的本义是屈膝、单膝或双膝着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说⽂解字》说:“跪,拜也”。《说⽂通训·定声》也体质虚弱
说:“跪,两膝拄地所以拜也”。可见,跪和拜是⼀个同义词。跪拜,单从字⾯来讲就是跪⽽磕头。
在中国传统中,这是作为⾂服、崇拜或⾼度恭敬的表⽰;拜的本原是古代表⽰敬意的⼀种礼节,凡两⼿下地⽈拜。即两⼿合于胸前,头低到⼿。不跪不叫拜,这是屈膝下跪后时配合跪进⾏的⼀个⼿的动作;⽽叩的本义则是击打,如《列⼦·汤问》中的“叩⽯垦壤。”就是说⽤镐刨⽯头。叩头就是跪在地上,上⾝
张国荣是双性恋从上向前向下的移动。
古⼈席地⽽坐,引⾝⽽起,则为长跪。⾸⾄⼿则为拜⼿。⼿⾄地则为拜。⾸⾄地则为稽⾸。此礼之等也。
君⽗之尊必⽤稽⾸。拜⽽后稽⾸,此礼之渐也;必以稽⾸终,此礼之成也。故《⼤明会典》⽈:“后⼀拜,叩头成礼。”此古之遗意也。
【坐】古⼈席地⽽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象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体要耸直,臀部不得落在脚踵(即脚后跟)上。故,贾⼦⽈:“坐以经⽴之容,胻不差⽽⾜不跌,视平衡⽈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共坐,仰⾸视不出寻常之内⽈肃坐,废⾸低肘⽈卑坐。”
【踞】古代⼀种较为省⼒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不贴地,和蹲⼀样,所以《说⽂》说:“居,蹲也。”《论语.乡党》:“寝不⼫,居不客。”意思是睡觉不象死⼫⼀样直躺着,平⽇坐的姿势,也不⽤象接见客⼈或者⾃⼰做客⼈⼀样,把两膝跪在席上。这是⼀种⽐较随意、放松的姿势。
【箕踞】这是古⼈认为最不恭敬的⼀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平放⽽直伸,象箕⼀样。《礼记.曲礼上》:“⽴⽏跛,坐⽏箕。”箕,即指箕踞。在他⼈⾯前箕踞是对对⽅的极不尊重。《史
记·客列传》:“(荆)轲⾃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箕踞有时被视为不拘⼩节、或没教养的表现。
【跽、长跪】跪时挺⾝直腰。这时⾝体似乎加长。故⼜叫“长跪”。跽是将要站⽴的准备姿势,往往表⽰跽者将有所作为。《史记·项⽻本纪》说:“项王按剑⽽跽,⽈:'客何为者?’”按剑⽽跽是⼀种准备⾃卫的动作。⼜《范睢列传》:“秦王跽⽽请⽈:'先⽣何以幸教寡⼈?’”这个跽表⽰准备虚⼼听取对⽅意见;长跪,《⽇知录》卷⼆⼗作《坐》:“古⼈之坐,皆以两膝着席,有所敬,引⾝⽽起,则为长跪矣。”跽和长跪有着相似和不同之处,需要区别。
【再拜】拜两次。表⽰礼节隆重。《论语·乡党》:“问⼈于他邦,再拜⽽送之。”再拜之礼,⽤于平辈之间。如果⾂对君,再拜之外,还要⾏稽⾸礼,所以古书中常见“再拜稽⾸”连⽂。如齐晋鞌之战,晋⼤夫韩厥即将俘虏齐君,⾏的就
是“再拜稽⾸”之礼(《左传·成公⼆年》)。《礼记·⽟藻》:“凡献于君,皆再拜稽⾸送之。”
凡拜,须先直⽴,举⼿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度,然后再直⾝,同时⼿随着再次齐眉。继⽽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掌着地,额头贴⼿掌上(此谓拜),然后直起上⾝,同时⼿随着齐眉(此谓兴)——然后根据礼节,平⾝或再拜。平⾝时,两⼿齐眉,起⾝,直⽴后⼿放下。⼀般⽤于敬重的场合。
泰安特
【百拜】多拜的意思。《礼记·乐记》:“⼀献之礼,宾主百拜。”注:“百拜以喻多。”顾炎武《⽇知录》卷⼆⼋“百
拜”:“古⼈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席之间,宾主交拜,近⾄于百。若平礼⽌是⼀拜再拜,即⼈⾂于君,亦⽌再拜。礼⾄末世⽽繁,⾃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书状动称百拜何也?”
那么,古⼈的“跪拜”到底是什么样⼦呢?其实看现在的⽇韩就能感知⼀⼆了。还有⼀个“趋步”的问题,按照传统,祭孔时候必须要“趋步”⾛,这个“趋步”,极其接近于⽇本⼥性⾝着和服、低头快⾛、乃⾄于碎步⼩跑的样⼦。《说⽂》⾛、趋互训,段⽟裁注:“《释名》⽈:'徐⾏⽈步,疾⾏⽈趋,疾趋⽈⾛。’此析⾔之。”⼜,《礼记·⽟藻》:“凡君召以三节,⼆节以⾛,⼀节以趋。”
在先秦时候,⼈与⼈相见所⾏的礼节主要有拜礼和揖礼。《周礼·春官·⼤祝》说拜礼有九种,分别是“⼀⽈稽⾸、⼆⽈顿⾸、三⽈空⾸、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拜、⼋⽈褒拜、九⽈肃拜”。这九种拜礼中,以稽⾸、顿⾸、空⾸和肃拜最为重要。
【稽⾸】是最隆重的拜礼,凡⾂拜君都是再拜稽⾸,古⼈以稽⾸为敬之⾄。“稽⾸,拜头⾄地。”其仪是先屈膝跪拜,⽽左⼿按右⼿,拱⼿⾄地,再慢慢伸头⾄于地,头⾄地须停留稍许。⼿在膝前,头在⼿前。《礼记·⽟藻》篇说“君赐,稽⾸,据掌,致诸地”。郑注:“致⾸于地,据掌,以左⼿覆按右⼿也。”贾疏对稽⾸的解释是:“⼀⽈稽⾸,其稽,稽留之字;头⾄地多时,则为稽⾸也。”宋代经学家陈
祥道在其《礼书》中说:“稽⾸者,诸侯于天⼦、⼤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亦有稽⾸,《书》称太甲稽⾸于伊尹,成王稽⾸于周公是也。⼤夫于⾮其君亦有稽⾸,《仪礼》:'公劳宾,宾再拜稽⾸;劳介,介再拜稽⾸’是也。盖君⼦⾏礼于其所敬者,⽆所不⽤其⾄。则君稽⾸于其⾂者,尊德也;⼤夫⼠稽⾸于⾮其君者,尊主⼈也。”
需要说明的是,礼,是相互的,稽⾸虽然是表达最为尊敬的礼节,古⼈并⾮仅仅是⾂拜君,君主对待⾂下,⼀样也⽤稽⾸礼。(随着演变,后世出家⼈举⼿所⾏的常礼,也称稽⾸。)
【顿⾸】其仪⼤致与稽⾸略同。区别在于稽⾸头⾄地时略有停留,动作舒缓不显著。⽽顿⾸则是头快速顿地且触其额⽽即起,动作明显。《周礼·春官·⼤祝》注:“顿⾸拜头叩地也。”疏:“顿⾸者,为空⾸之时,引头⾄地,⾸顿地即举,故名顿⾸。”顿⾸是平辈之间的拜礼。所以《周礼正义》上说:“⼆种拜俱头⾄地,但稽⾸⾄地多时,顿⾸⾄地则举,故以叩地⾔之,谓若以⾸叩物然。”陈⽒《礼书》说“春秋之时,晋穆赢抱太⼦顿⾸于赵宣⼦,鲁季平⼦顿⾸于叔孙,则顿⾸⾮施于尊者之礼也。”李陵《答苏武书》末尾称“李陵顿⾸”,丘迟《与陈伯之书》末尾称“丘迟顿⾸”,以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署⽈“某某顿⾸或某某顿⾸拜”,皆是其例。
【空⾸】⼜称拜⼿,简称拜。跪⽽拱⼿,头俯⾄于⼿,与⼼平,头不⾄地。触⼿即起。这是古代男⼦的常⽤礼,也是君对⾂的回礼。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上,⽽是悬在空中。《周礼·春在家就能工作
官·⼤祝》疏:“空⾸,拜头⾄⼿所,谓拜⼿是也。即《尚书》拜⼿稽⾸。”古⼈常说的“拜”就是“拜⼿”的省称。《论语·乡党》:“康⼦馈药,拜⽽受之。”古⼈在⾏稽⾸、顿⾸礼时,⼀般要先⾏拜⼿礼;
露得清毛孔细致化妆水【振动】即振恸,稽颡⽽后踊之。两⼿相击,振动其⾝⽽拜。不仅要跪拜、顿⾸,拜后还要“踊”。也就是说,顿⾸拜毕起⽽踊之,与哀乐节奏相应,表达极度的哀恸之情。郑注:“杜⼦春云:'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凌廷堪《礼经释例·周官九拜解》:“四⽈振动,此即《丧礼》拜⽽后踊也。振动之拜,诸儒⾔⼈⼈殊,惟杜⼦春得之。盖因凶事之有振动,犹吉事之有稽⾸,皆拜之最重者。”
【凶拜】是凶丧之拜。“凶拜,稽颡⽽后拜,谓三年服。”先稽颡⽽后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表⽰凶丧事重。这是丧礼中最重的拜礼,⽤于三年斩衰之丧。凶拜⾏礼时,先顿⾸,后空⾸。所以《礼记·杂记》云:“三年之丧,即以丧拜。⾮三年丧,以其吉拜。”
吉拜,先拜⼿⽽后稽颡,是谓吉拜。亦属丧礼之拜,但较凶拜为轻。《礼记·檀⼸上》:“孔⼦⽈:拜⽽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头⽽后拜,硕乎其⾄也。三年之丧,我从其⾄者。”郑注:“(拜⽽后稽颡,)此殷之丧拜也,颓,顺也。先拜宾,顺于事也。(稽颢⽽后拜)此周之丧拜也。颀,⾄也。先触地⽆容,哀之⾄。重者尚哀戚,⾃期如殷可。”依郑注之说,吉拜,指丧拜中之轻者,即稽颡,可⽤于齐衰期以下,不能⽤于三年斩衰。故《礼记·杂记下》⼜云:“三年之丧,以其丧拜;⾮三年之丧,以吉拜”。
【奇拜】《周礼正义》:“云'奇拜,谓⼀拜也’,⼀拜者,谓君拜⾂下。按《燕礼》、《⼤射》有⼀拜之时,君答⼀拜,后郑从之。”奇为单数,即⼀拜。先屈⼀膝⽽拜,⼜称“雅拜”。古⼈以再拜为重,所以说“⼀拜,(君)答⾂下拜。再拜,拜神与⼫”;
【褒拜】褒羡之拜,也称“报拜”。 “褒读为报,报拜谓再拜是也。”这是⾏拜礼后为回报他⼈⾏礼的再拜或三拜,其再拜以上拜数不⼀。传统上以再拜为重。古⼈⾏礼多⽤⼀拜,再拜表⽰加敬,三拜则表⽰遍及。
【肃拜】⼜称⼿拜,是拜礼中最轻的⼀种。跪,俯⾸两⼿下垂,头及两⼿均不⾄地。《周礼·春官·⼤祝》注:“肃拜,但俯下⼿(俯⾝拱⼿下地),今时撎(揖)是也。”疏:“肃拜者,拜中最轻,唯军中有此肃拜。妇⼈亦以肃拜为正。”军中⽤肃拜礼,是因为将⼠披甲,不便于拜,所以《礼记·曲礼上》说:“介者不拜,故⽈为事故,敢肃使者”。《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的晋楚交兵,晋将却⾄对楚君的使者“三肃使者⽽退”。这个“肃”,就是指的肃拜。其仪是屈膝跪地,头微俯,⼿拱举⽽下,头虽低但不⾄⼿,⼿虽下但不⾄地。其使⽤者⼀是⾝披甲胄的将⼠,不便拜倒;⼆是妇⼈。肃,就是⼿到地的意思。后世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对对⽅的尊敬,往往署“谨肃拜”。妇⼈⾏礼也称“端肃拜”,亦即源于此。
——以上,是为《周礼》之“九拜”。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九》云:“此九拜,稽⾸、空⾸、顿⾸、
振动四者为拜仪之正。肃拜则专为妇⼈之拜。吉拜、凶拜,则因事⽽别其⼿之所尚。奇拜、褒拜,则随礼之隆杀,为拜之数。皆依上五拜
正。肃拜则专为妇⼈之拜。吉拜、凶拜,则因事⽽别其⼿之所尚。奇拜、褒拜,则随礼之隆杀,为拜之数。皆依上五拜⽽为之别,异其仪节也。”(贾公彦则认为稽⾸、空⾸、顿⾸三者为正拜。兹存此说。)
古⼈不跪不叫拜,凡拜必有揖。与“拜”密切相关的就是“揖”。揖礼拱⼿时⼿举⾄齐,双臂伸直。凡拱⼿,右⼿在内左⼿在外,此谓尚左;左⼿在内右⼿在外,此谓尚右。中国⽂化尚左,左为阳,右为阴。左为阳,阳则主⽣,所以吉拜之礼尚左,凡稽⾸、顿⾸、空⾸、肃拜、振动皆尚左;右为阴,阴主杀,所以⼥⼦之拜及凶拜之礼尚右,凡⼥⼦之拜及居丧期间的礼节皆尚右。
这句话,请诸位注意下!
揖礼也属于相见礼。揖也是抱⼿为礼,但它⽐拜礼轻,常⽤于宾主相见之时。据《周礼》之说,根据双⽅的地位和关系,揖有⼟揖、时揖、天揖之分;在具体使⽤上则⼜有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别。
【⼟揖】《周礼·秋官·司仪》:“诏王仪,南乡见诸侯,⼟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郑注:“⼟揖,推⼿⼩下之。”即拱⼿向外伸出。古宾礼中的会同之礼,天⼦对庶姓诸侯(⽆亲缘关系的异姓诸侯)
即⾏此礼。按:拱⼿向外伸出,较低者为⼟揖,⼟,地之意;如向上,则为天揖;平推,则为时揖。
【时揖】“时揖异姓。”郑注:“时揖,平推⼿也。”即拱⼿向前平推。古宾礼中的会同之礼,天⼦对异姓诸侯(有亲缘关系者)即⾏此礼。亦⽈拱⼿、推⼿。
【天揖】“天揖同姓。”郑注:“天揖,推⼿⼩举之。”即拱⼿向前,略上举。会同之时,古天⼦对同姓诸侯即⾏此礼。天揖在后世属于标准揖礼。按:今天⼈们所见的孔⼦图画形象,就是作天揖之势。
除此之外,还有⼀个【“长揖”】:拱⼿⾼举⾄额,⾃上⽽下⾏礼,就是长揖。唐代颜师古注⽈:“长揖者,⼿⾃上⽽极下。”凡祭祀、和对尊贵者⽤之。但是这个长揖并⾮周礼,属于后世所衍⽣之礼。
以上,是三种揖礼的具体使⽤对象和⽅法。在使⽤范围上:【特揖】《周礼·夏官·司⼠》:“孤卿特揖,⼤夫以其等旅揖,⼠旁三揖。”郑注:“特揖,⼀⼀揖之。”孙诒让《周礼正义》亦云:“谓每⼈⼀揖之,凡揖者推⼿。”
【旅揖】“⼤夫以其等旅揖。”郑注:旅,众也。⼤夫爵同者众揖之。旅揖即“旅拜”:主⼈向众宾三拜,众宾答⼀拜。《仪礼·乡饮酒礼》:“主⼈西南⾯,三拜众宾,众宾皆答⼀拜。”郑注:“三拜、⼀拜,⽰徧,不备礼也。”
【旁三揖】“⼠旁三揖。”郑⽞引郑司农之说:“卿、⼤夫、⼠,皆君之所揖。”⾔王揖来朝之⾂,向卿,
每⼈⼀揖;向⼤夫及其同爵者⼀揖;向⼠,亦⼀揖,总计三揖。以此三者均为王之所揖礼,故后世亦常以“三揖”指代卿、⼤夫、⼠三者。
由此可知,周⼈对没有亲缘关系者,使⽤“⼟揖”礼,推⼿时拱⼿前伸⽽稍稍向下。⼟揖属于下揖礼;对于有亲缘关系的异姓同辈间⽇常⽤“时揖”礼,拱⼿向前平平伸⼿。时揖属于中揖礼;对同姓或尊长则⽤“天揖”礼,推⼿时拱⼿前伸⽽稍上举。天揖属于上揖礼。⽽在揖礼的使⽤上,“特揖”是⼀个⼀个地作揖;“旅揖”是以爵位等同者众揖之;“旁三揖”是对众⼈⼀次性揖礼。
后世,⼈们在祭祀、或对于地位尊贵者,则⽤“长揖”礼,两⼿合抱⾼举⾄额,⾃上向下移⽽⾏礼。
需要说明的是,古⽂献之中与“揖”相类似的还有⼀个“厌”字。《仪礼·乡饮酒义》:“主⼈揖,先⼊;宾厌介,⼊门左;介厌众宾。”这个“厌”字也作“撎”。郑⽞注:“宾之属相厌,变于主⼈也。推⼿⽈揖,引⼿⽈厌。今⽂皆作揖。”《说⽂·⼿部》:“揖,攘也。⼀⽈:⼿着当胸⽈揖。”则《说⽂》之⼀⽈:“揖、厌同,与《仪礼》今⽂同。”揖,是拱⼿后推⼿向外;厌,则是拱⼿后引⼿向内,敛于胸。厌,汉代之后鲜见,今通称为揖。古⼈揖、厌,必辅以“磬折”,即鞠躬。《礼记·⽟藻》云:“进⽽揖之,退则扬之。”郑⽞注:“揖之谓⼩俯也。扬之谓⼩仰也。”
——以上,属于周揖礼。《礼记·礼运》⾔:“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宋代朱⼦也说:“礼时为⼤,使圣贤有作,必不⼀切从古之礼。”先秦时期的⼀切礼仪到了
后世也随着时代的演进⽽发⽣了变化。宋⼈王虚中的《训蒙法》和明⼈屠义英的《童⼦礼》对后世揖拜之礼的动作要领叙说很是清晰。
宋王虚中《训蒙法》:“凡揖⼈时。则稍阔其⾜。其⽴则稳。揖时须是曲其⾝。以眼看⾃⼰鞋头。威仪⽅羙。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膝畔。⼜不⼊膝内。则⼿随时起。⽽乂于胸前。揖时须全出⼿。不得只出⼀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过膝下。亦以⼿随⾝起。乂⼿于胸前也。”
明屠义英《童⼦礼》:“肃揖,凡揖时,稍阔其⾜,则⽴稳。须直其膝,曲其⾝,低其⾸,眼看⾃⼰鞋头,两⼿圆拱⽽下。凡与尊者揖,举⼿⾄眼⽽下;与长者揖,举⼿⾄⼝⽽下。皆令过膝。与平交者揖,举⼿当⼼,下不必过膝,然皆⼿
下。凡与尊者揖,举⼿⾄眼⽽下;与长者揖,举⼿⾄⼝⽽下。皆令过膝。与平交者揖,举⼿当⼼,下不必过膝,然皆⼿随⾝起,乂于当胸。”
⾃魏晋⾄隋唐,还有⼀种叉⼿礼(也叫交⼿礼)的出现对后世影响颇⼤:“凡叉⼿之法,以左⼿紧把右⼿拇指,其左⼿⼩指则向右⼿腕,右⼿四指皆直,以左⼿⼤指向上。如以右⼿掩其胸,⼿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三⼨,⽅为叉⼿法也。”
钱泳辰老婆唐⼈柳宗元《同刘⼆⼗⼋院长述旧⾔怀感时书事》中“⼊郡腰恒折,逢⼈⼿尽叉”说的就是这个叉⼿之
礼。叉⼿礼,也有出现于晚唐之说,此处不论。但⽏庸置疑的是,叉⼿礼在唐以后的五代辽宋⾦元时期,都曾流⾏;
⾄宋辽,⼜有请安礼和万福礼的出现
根据⽂献的记载,宋代的万福礼,第1步:举⼿齐胸,但在左胸侧;第2步:右脚后⽀;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样:第1步:双⼿轻轻搭于左胯处;第2步:右脚后⽀;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道“某某万福”。
其实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万福礼,已经融⼊了很多的清代元素
这⾥我们看⼀下明代的⼠庶相见之礼:“洪武五年令,凡乡党序齿,民间⼠农⼯商⼈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者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其与异姓⽆官者相见,不须答礼。庶民则以官礼谒见。凌侮者论如律。⼆⼗六年定,凡民间⼦孙弟侄甥婿见尊长,⽣徒见其师,奴婢见家长,久别⾏四拜礼,近别⾏揖礼。其余亲戚长幼悉依等第,久别⾏两拜礼,近别⾏揖礼。平交同。(明史)”
逮⾄清,则⼜出现三跪九叩之礼。除此之外,还有⼀种由古军礼演变出来的抱拳揖礼,今天**武之⼈依然常见。
⽆论魏晋隋唐时的叉⼿礼、宋辽的请安礼万福礼,还是清代的三跪九叩、以及武者的抱拳揖礼,严格来看,其叩、揖、拜都没有脱离周礼的原始成分,都属于古礼的延续和继承。
后世的拜法已距先秦之拜有了明显变化,其动作要领,明代屠义英在其《童⼦礼》中说的很是精辟:“凡下拜之法,⼀揖少退。再⼀揖,即俯伏,以两⼿齐按地。先跪左⾜,次屈右⾜,顿⾸⾄地即起。先起右⾜,以双⼿齐按膝上,次起左⾜,仍⼀揖⽽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
⼤家都常听到、见到的祭祀中“拜、兴”问题。跪⽽拱⼿,头俯⾄于⼿,与胸平,这是周代九拜之中的“空⾸”,也叫“拜⼿”,简称“拜”。周代九拜之中,⾄今最常见的就是这个。“兴”,则是起⽴(或起⾝)。⼀个完整的拜礼,应该是先直⽴,举⼿加额如揖礼,弯腰近九⼗度,然后直⾝。此谓“磬折”,即今天所说的长揖+鞠躬;然后⼿随之再次拱起,双膝着地,缓缓下拜,⼿掌着地,额头贴⼿掌之上,此即前⽂所说的“拜”;继⽽,直起上⾝,然后双⼿再次拱起,此谓“兴”。然后⾏礼如仪,平⾝或再拜。平⾝时,两⼿齐眉,起⾝,直⽴后双⼿放下。这个,⼀般⽤于⽐较敬重的场合。如:祭祀先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