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有了上网功能,手机网民们便陷入了与运营商关于流量的战争。网络上,各种“手机上网省流量”的秘籍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经过了一系列的具体测试,发现无论是通过潜规则还是显规则,用户们都很难跟那些专业的运营商算清手机上网流量这笔“糊涂账”。
手机上网要多少钱?
拨打中国移动客户10086,服务专员会用甜美的嗓音告诉你:“手机上网,每KB流量收费0.01元。”如果你对KB没概念,再追问一句,还是那个甜美的嗓音也会告诉你:“1KB=512个汉字,1M=1024KB,1G=1024M。”
数据虽然简单明了,但若具体到实际操作,打开一个网页多少流量,下载一首歌曲多少流量,点击一幅图片多少流量,更新一条微博多少钱,聊一个小时QQ又多少流量……如果你继续追问10086,得到的回复只会有一句:“具体要根据网页和文件的大小确定。” 512个汉字0.01元,听起来这价格也还挺平易近人,绝大部分用户便因此放心地踏上了亲身体验的过程。
目前中国市场上能够自动统计页面流量的手机远没有普及,即使可以统计,也是页面打开之后才能知道。而就算可以边打开边显示,你又舍得在页面打开到几百KB时,因为心疼流量而关闭,而让几块钱白白打了水漂吗?
为了能够算清流量,出现了统计手机上网流量的软件。然而,那毕竟只是事后让你“死个明白”,有些玩法总是算不清的,例如在新浪微博手机版上更新一条微博,发送140个汉字流量1KB,但发送后页面会自动更新,相当于重新打开了一次页面。至于手机挂QQ,玩游戏,有没有用流量,用了多少流量,更是只有消费了才知道。手机上网的流量,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是一笔“糊涂账”。
套餐下的“套”
这时,你也许会想到一种节约手机上网费用的方法: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套餐。5元/月包30M,10元/月包50M,20元/月包150M……没错,如果你选择了手机上网,流量套餐必不可少。然而,它又真的能帮你省钱吗?
被风潮吸引,尝试手机上网,月底发现,多了几元十几元的流量费用;为省话费,办理
了5元30M的流量套餐,底气足了,上网也就多了,原来的套餐也就渐渐不够用了;套餐升级,从每月5元30M,到10元70M,再到20元150M,此时,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习惯;手机通讯从2G到3G的进化中,更换了智能手机,看电影,玩游戏,众多功能都要依赖无线网络,于是原来以M为单位的套餐显得单薄了,100元2G的套餐,那不是必要,而是必需的选择……
这是一个手机网民典型的成长路线,习惯于费用的矛盾中,套餐档次不断提升,在流量的纠结中越陷越深。这就是套餐下的套,给你优惠,帮你养成手机上网的习惯,最终刺激消费不断升级。
关于套餐,还有一些潜规则。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一款月租费为12元的资费套餐为例,套餐内含有20M的GPRS流量,然而你在月终时,却很可能发现,尽管上网流量没有超出20M,却依然有0.01元/KB的流量计费。原因在于,这些包含在手机资费套餐内的流量,仅限于在本地使用,漫游时则需要单独计费。而这些附加条款,在你办理资费套餐时难免被忽视。
在运营商的“培养”下,开通了手机上网流量套餐的用户都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循环:要不
是担心流量超出套餐上限,到了下半个月手机上网就战战兢兢,最终只能换更高级别的套餐;要不就是升级之后套餐流量用不完,包月使用费中,总有一部分给运营商作了贡献。套餐下的“套”,是运营商市场手段与用户心理之间的一场博弈。
流量黑洞
关于流量,手机上网用户并非没有对运营商发起过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指责在于一点:运营商有对套餐流量使用预警的责任。这场斗争,手机上网用户们有些意外地赢了。现在,各运营商们都会在用户手机上网流量即将用完时给予短信提醒,网上营业厅上,也可以查询到当前的流量使用情况。可有了提醒,却依然不能避免流量超支。那是因为潜规则。
潜规则一:流量数据延时统计。收到流量即将超出套餐限制的提醒,即关闭了手机上网功能,结果查询话费时,发现仍多出了166M。这样的事,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手机上网用户身上。用户查询上网流量时,得到的很可能是早已“过期”的结果,从而未对自己手机上网的使用加以限制,造成更多的流量消耗;对于大多数预付费用户,由于流量统计的延时,系统在已经欠费的情况下仍未对用户进行停机,直到停机时,已经造成了较高的欠费额度。
潜规则二:自动更新偷跑流量。智能手机的一大特,便是可以下载众多的应用软件,而这些应用程序中,很多带有自动更新功能。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更新,流量就这样偷偷溜走。
来自运营商方面的回复是,这是软件用户自身手机使用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只需要关闭自动更新,或是在不使用时关闭手机的无线网络即可避免。
然而很多手机应用程序都附加有开机自动更新功能。以一款名为“熊猫看书”的阅读软件为例,在MOTO ME600手机上,明明关闭了自动更新功能,但每次开机时,软件仍会进行后台自动更新,还有些手机本身系统便会自动更新。以HTC G6手机为例,即使用户不上网,系统和软件自动更新每月便要耗费近30MB的流量。
不管责任在于运营商还是软件提供商,一个事实是,运营商对于这种自动上网,自动更新,总是 “不拒绝”。《中国电信C+W手机上网业务范围》明文规定:C+W手机开机后,会自动进行无线网络搜索,只要用户“确认(或不拒绝)”,便自动接入运营商的数据网络。
潜规则三:你不知道的计费通道。有多少手机网民知道,中国移动除了GPRS和WLAN
网络通道外,还另外有一个CSD网络通道17266拨号上网?CSD通道是手机上网技术发展早期的一种网络模式,至今一直与手机上网流量控制GPRS并存。在GPRS网络覆盖不全或无法连接时,用户继续使用手机上网业务,手机终端便自动从GPRS网络跳到CSD通道,通过17266拨号方式连接移动互联网,从而产生17266费用。
与GPRS上网以流量计费不同,17266拨号上网以上网时间计费,每分钟0.15元。这一费用不包含在任何上网套餐内,尤其对于没有关闭手机网络习惯的用户而言,一旦无意中进行了拨号上网,这种以时长计费的方式无疑是费用的杀手。
潜规则四:免费服务“附加”流量。针对手机上网,运营商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手机冲浪”便是很多2G用户都使用过的服务,它其实是一种模拟浏览器,使普通使用WAP的上网手机可访问互联网站点。这一服务免申请,不收费,只需通过“冲浪”页面上的链接,便可访问相关互联网网站。
这看起来完全是运营商给用户提供的免费服务。然而经过具体测试,我们会发现,如果你选择了通过“网上冲浪”浏览网页,会比直接打开原页面需要多消耗少则几KB,多则十几KB的流量。
被促销
“推出合理的资费套餐有效拓展市场,推行业务捆绑服务,采用‘月租费+话音+数据业务使用费’的资费模式。”这是一份某运营商关于“加强套餐监控促进增值业务”内部材料。其中,业务捆绑包括月费捆绑和必选优惠两种,这意味着你想得到话费上的优惠,必须办理或接受运营商指定的上网套餐服务。
业务捆绑是运营商培养用户手机上网习惯时最常用的手段,在各运营商的终端营业厅可以发现,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不含手机上网包月的资费套餐。
“办套餐送手机”是另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促销手段,用户想要免费拿到手机,必须办理较高额度的资费套餐,其中便包括了上网的流量,而目前各运营商的定制机,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预装了带有自动更新功能的程序。
用户开通的套餐,对运营商而言绝不意味着是营销的终点。进行“二次促销”,刺激消费升级的手段也被运营商们充分运用。例如联通用户的系统积分,便可以用来在IPHONE的软件商店APP STORE里下载游戏及其他软件、程序,程序的下载、更新,无疑都贡献着巨大的流量。
PUSH技术也给运营商们提供了新的促销通道。这样的情况也许每个手机用户都曾遇到:某一天,你会收到运营商,或是某个朋友发来的短信,里面附带有某个WAP网站的链接,点击链接即可自动启动手机上网进入该网站。这便是PUSH推送,这一技术让流量消费已经如此“便捷”。
基于PUSH技术,运营商们纷纷提供了“分享”服务,如在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和“网上冲浪”平台上,用户们只需针对某一内容点击“分享”链接,输入要分享的好友的手机号,系统便会自动向该好友发出一条含有内容链接的短信。PUSH正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病毒营销。
运营商在流量上有多少利润?包月与非包月的流量价格相差甚远。以某运营商一款100元的流量包月套餐来计算,该套餐包含2G流量,每KB的费用约为0.000095元,而该运营商非包月流量费用为0.01元/KB。成本有多少?至少谁都知道,以“世界上最赚钱公司”为首的运营商们,绝对不会赔本赚吆喝。
所以,别较劲了,关于手机上网流量的那些事,你算得赢、玩得过运营商吗?在手机上网流量这件事上,要想算得明明白白,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