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1期
22
中国海关研究的学术泰斗、厦门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陈诗启教授,今年已经92高龄了。
说起陈老的中国海关史研究,首先要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中国近代海关史》。该书洋洋
91万余言,对晚清到民国的海关历史做了系
统、全面的阐述,学术界有很高评价。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和吴玉章奖。该书一是资料非常详实丰富,且大量是别人没有用过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不囿于以往的成见,贯穿了辩证和求实的精神;三是填补了以往我国海关史研究中的诸多空白。总之,该书极具学术价值,是代表中国海关史研究的最新水平的压卷之作。
(一)
陈诗启先生1914年出生于闽南德化县一个
小商家庭,幼年丧母,他在永春县崇实学校初中部、厦门集美师范,刻苦学习,从小磨炼出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毅力。民国23年
(1934)回崇实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初中国文教员。民国26年(1937)秋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
日寇侵华战争爆发后,他随学校迁到长汀。在厦大求学期间,他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忧国忧民,担任了学生抗日救亡铁血合唱团团长,面对破碎山河,青年陈诗启慷慨悲歌,立下了救国的雄心大志。民国30年(1941)夏厦大毕业,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附中教员,福建长汀县立中学校长,长汀国立侨民师范教员。民国34年
(1945)秋回厦门大学,1961年任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历史系主任、1985年任中
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还曾任厦门市政协委
员。
陈诗启在他长期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刻苦治学,辛勤耕耘。上世纪50年代,他研究明
代经济史,著有《明代官手工业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后转入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代表作有《甲午战前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成长》、《论战争前的买办和买办资产阶级的产生》。陈诗启教授最大的成就与贡献,是对中国近代海关史的开拓性的研究。他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发现,中国近代海关名义上隶属于清政府,而实际上为英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国际官厅”,由外籍税务司把持。从海关总税务司到各地方海关税务司,各部门重要主管都是外国人担任,其势力渗透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重要领域,不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大权,而且控制中国财政等某些重要命脉,直接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然而,对中国近代海关史这样重要的领域,却一直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重视。陈诗启萌生填补这一史学研究空白的强烈兴趣与历史责任感,但因当时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研究条件,无法着手。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浩劫,研究工作又被逼停顿。他经受了整整10年的“牛棚”生涯折磨,被抄家,头上戴了“牛鬼蛇神”、“国民党残渣余孽”、“反动党团骨干”等一顶顶“黑帽子”,被强令扫厕所、挑大粪、种菜、养猪,但这许多劫难并没有动摇他对学术事业追求的意志与决心。他历尽艰难与风险,居然在“”中期就毅然率领家中老小搜集抄写、校对有
关资料,其间他私下悄悄积累了有关近代中国海关史资料近300万字,差一点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所幸当时历史系党总支的陈在正老师以极大的勇气和为人的良知,力排众议,才使他幸免于大难。
1978年春回大地,陈诗启获平反,恢复正
常教学科研工作。于是他夜以继日,全身心地投入海关史研究,而厦门海关保存良好的历史
海关史研究泰斗陈诗启教授
郑启五
档案,特别是早年英国雇员严格而认真的资料保存,更成为他兢兢业业研探的富矿。1980年他发表了第一批厚积薄发的研究成果:《中国近代海关史总述之一:中国半殖民地海关的创办和巩固过程》、《总述之二:中国半殖民地海关的扩展时期》以及《论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的几个特点》,立即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1987年他集10余年心血研究的成果——
—《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一书,在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学术界更是为之瞩目。1993年7月与1999年9月,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他的《中国近代海关史》,并被教育部指定为研究生教材,他终于圆满实现了数十年来开拓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苦苦追求。
(二)
我母亲陈兆璋教授是陈诗启教授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半个世纪的同事,我们一家人对陈教授都非常熟悉,不但见证了先生的才学和文章,更亲身领会了他非凡的人品和崇高的道德风范。许多前辈和同人都非常熟悉先生在鼓浪屿厦大宿舍的那套旧居,我本人曾两度住进其间:一次是在1958年盛夏,我家遭遇横祸,父亲被打成右派,发配龙岩去炼钢;金门国民党军队打炮,校园不安全,厦大部分学生转移到了集美,于是母亲跟着到集美教书,家里只剩下我和我哥哥。当时,我在幼儿园,我哥哥上小学二年级,母亲便把我们兄弟寄到鼓浪屿陈先生家里去。两个不大懂事又十分调皮的孩子,就这么放到他家好几个月的时间,何况我们兄弟俩还是黑乎乎的“右派”后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而宽厚的诗启先生和善良的陈太太居然二话没说,热情相助!我们在“博爱楼”院子里爬墙上树玩打仗,而先生穿着拖鞋赶来制止的模样既紧张又和蔼,至今历历在目。
1967年的冬天,我们家遇到了新灾难,同时也是我们厦门大学历史上遭受的最大人祸。当时厦门“”的武斗进入极端时期,校园里经常流弹横飞,在学校生活无时无刻不提心吊胆,有一天,在校中心的十字路口(今天逸夫楼的门口),一个学生被流弹当场打死,脑浆与鲜血流了一地,惨不忍睹,这个路口又是天天买米买菜必经之地,我们一家人感觉实在没办法生活下去,就偷偷收拾行李连夜逃到鼓浪屿
去,在黑暗中叩响了诗启先生的房门。我们是“右派之家”,他是“反动学术权威”、“反动党团骨干”。先生一家六口人,我们一家四口人,他家住房就是那么小小的一套,平时连走廊都利用了起来,但是先生和他太太还是义无反顾地接纳我们,腾出外面一间房子给我们住,让他们自己的孩子挤住在走廊和小饭厅
里。两家人吃喝拉撒都在一起,非常的艰难,但是他和太太总是嘘寒问暖,还每每提供烧好的热水让我们洗脸烫脚。我们住下来没过几天,历史系的陈育鼎老师(也是“右派”)带着夫人和三个女儿也从校园逃到他家,先生又毫不犹豫地接纳了。“患难见真情”,在当时极端的困境下,诗启先生不但在生活上承受极大的麻烦,政治上也要冒极大的风险,但他总是义无反顾,伸手襄助而无所畏惧!
陈老助人于危难之中的往事还不仅这些,因为我听说,历史系罗耀九教授在1958年也曾因为外出参加“大炼钢铁”,家中无人,—度把自己的老母亲寄托在先生家中……
所幸“”结束,中国改革开放,厦门大学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知识分子扬眉吐气。我母亲在历史系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1988年诗启先生请她担任他的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三位研究生分别是连心豪、魏娅娅和吴扬才。我母亲至今对这三篇论文如数家珍,认为篇篇写得严谨扎实,从中体现了作为导师的陈诗启教授的治学风范!名师出高徒,三位高徒各有所长,如今都是各自单位上的栋梁之才。在此特别值得回味的是1994年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给诗启先生的一幅题词:“史林拓荒甘寂寞,于无声处见芬芳”。12年过去了,这字字珠玑的墨宝更显芬芳,展示了诗启先生宽厚的人品和丰实的才学!
我们一家人从诗启先生及他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博爱的力量,同时,先生的人品与风范也感染了我们大家,特别是我和我哥哥,我们要向陈先生学习,他真是我们一生为人的楷模!高山仰止,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悟。
(三)
2003年9月在陈诗启先生的主持下,在厦门鼓浪屿召开“赫德与旧海关”理论研讨会。赫德可称得上是“中国邮政第一人”,1861年
炎黄纵横
2006年第11期
(上接第18页)来锄头三下五除二,整出了两垅菜地,从衣兜里摸出一包菜籽,把菜籽撒在平整好的土上,父亲对两位哥哥说:“记得每天浇水。”星期一,父亲回军事学院,两位哥哥天天给菜地浇水,我的任务就是每天清晨起来看菜籽有没有发芽,第一天没有,第二天没有,第三天“菜籽发芽啦”,我的欢呼声使整个庭院充满生机。
后来父亲对我说,在苏州庭院里种菜,是想让孩子们不忘本,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四体不勤只知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
1964年,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提倡艰苦朴素。很多同学穿补丁衣服上学,并引以为荣,这年春节过后,我也在新衣服上补了个补丁,父亲开始以为新衣服被钉子勾破了,后来知道真相后,批评我弄虚作假,父亲说,穿新衣服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铺张浪费。
全国解放后,父亲开始参与北京城防工作,后调地方工作一段时间,1951年1月至1953
年3月,到中央高级军事学院基本系第一班学习。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上校军衔、准师级。
后因胃出血,大吐血,病情严重,到华东军区干部疗养院治病休养。1962年离休,1966年迁居故乡宁化县。在故乡做了大量公益事业,受到乡亲和地方政府的称赞。
父亲一生获得三枚勋章,一枚三级“八一”
勋章,一枚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二级“解放”勋章。父亲生前把这三枚勋章分别留给了我大哥黄永昌、二哥黄福河和我。
1984年10月31日,父亲与世长辞。11月2日我们兄妹几个把父亲的骨灰带回宁化,汽车刚开进宁化县城,南大街两旁站满了人,人们多想再看一眼这位为人民耗尽一生心血的老革命。追悼会在宁化县举行,小礼堂站满了干部众,从农村开拖拉机来参加追悼会就有好几百人,礼堂挤不下,就站在礼堂外面,人们用最朴实的感情表达内心对父亲的爱戴。
郑则仕去世2006年第11期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建议,举办现代邮政,1866年清政府同意由海关兼办邮政。
1892年,赫德又向清政府建议,成立国家邮政局,开办国家邮政。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邮政,并委托赫德具体负责。2005年初,陈诗启教授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从明代官手工业到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一书,他在书中透露:“现虽已九十之年,犹授命培养博士研究生,并已收集中国海关当事人如赫德等的函电等资料,希图以第一手资料,与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同仁一道解决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蒙先生错爱,签赠一册予我,我们老小成为忘年之交!如今老骥伏枥的陈诗启教授仍然思维敏捷,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带着缠身的老病和眼疾的折磨,天天伏案笔耕不辍。2006年7月31日,陈诗启先生在给我的亲笔信中艰难地写道:“我已92岁了,患糖尿病20多年,现已并发到两脚,每晚睡觉双足麻木,眼睛白内障发作,已经手术,换了晶体,但视力不但没有恢复,反而下降,现在每天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我的研究还没有最后完成,希望有个着落,为学术再添些砖瓦。视力限制,写得潦草不恭,请谅……”反复读着陈老先生的来信,我眼前一再浮现着他几乎是把眼睛贴在书页上艰难蠕动的情景,我怎么也抑制不住满眶饱含的泪水:他老人家的生命与事业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他在拼命地与病魔搏斗,他在顽强地与死神抗争,不屈不挠地挣扎着爬向他科研成果完成的句号,这就是我们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啊!
(第一部分某些素材参考《瓷都星》郭其南的文章,特此表示感谢)
炎黄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