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胡蝶与天目山的缘分
作者:杨一平
来源:《杭州(下半月)》 2011年第3期
    杨一平
    胡蝶原名胡瑞华,祖先是满族,在清代统治中国时,其祖先曾统兵镇守南海,从此定居广东台山,当清代被推翻后,满族人怕当地居民报复,就不愿承认自己是“旗人”。其父原姓崖,后改为当地较多的胡姓,其名仍叫少贡,并以广东人而自居。
    胡蝶于1907 年出生在上海,那时其父母在上海做生意。到十二岁随父回到广东,并进谱道女校求学,后又转入台山公立第三高小学习。由于她父亲生意亏本,只得辍学在家,后来还给人家去当丫头。因为主妇不喜欢她,经常打骂她,最后还被赶出了门。由于其父母仍回到上海做生意,她千里迢迢又到上海,其后又随着父母到天津、北京、东北等地。十六岁又返上海,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又送她到上海务本女学读书。由于当时家境还可以,她自己经过拼命努力,考入了由洪琛主办的“中华电影学校”。经学习两个月后,由陆洁(编剧)介绍到大中华影片公司去试拍《战功》,给当时已红的电影名星张织云去当配角;她不过还是个临时演员,五个月后,电影学校毕业后正式进入友联电影公司当了演员。凭她的长相和艺术
才能,到这年秋就主演了《秋扇怨》中的女主角。胡歌林依晨
    到1935 初,为了庆祝苏联电影事业建立十五周年,邀请了世界上电影界代表参加自2 月21 日至3 月2 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展览。我国由明星、联华两大影业公司共同组成,其中明星公司代表有周剑云、胡蝶、颜鹤鸣、孙桂籍;联华公司有陶伯逊、余一清、黄谦。选去参展电影是:联华的《渔光曲》、《大路》和明星的《春蚕》、《空谷兰》。《渔光曲》还被评为“荣誉奖”,消息传到上海滩,掀起了《渔光曲》的热潮;由王人美灌唱的《渔光曲》唱片被抢购一空。展览会后胡蝶等转道访问了意大利、德国、法兰西和英国,考察了欧洲的电影事业。所到城市都夹道欢迎,赛似国家元首一般光荣。这可算是胡蝶一生的顶峰时刻。
    胡蝶从十八岁开始试拍、到四十余岁,前后共拍摄电影百余部。其中主要的有:《战功》、《梁祝痛史》、《珍珠塔》、《孟姜女》、《白蛇传》、《花木兰从军》、《火烧红莲寺》、《铁血青年》、《啼笑姻缘》、《狂流》、《满江红》、《盐潮》、《绝代佳人》、《孔雀东南飞》、《家》、《某夫人》、《春之梦》等,确实可称得上是古今中外多产的电影演员。同时随着夏衍等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后,党的电影小组基本掌握了其编剧权后,胡蝶受到进步电影工作者的影响,参加了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所领导的电影运动,拍摄了该公司第一部左翼影片《狂流》以及由她主演的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影片《盐潮》。该片是在我省的海盐南北湖(又名永安湖)拍摄的外景,胡蝶对此湖的美丽景非常眷恋,曾表示:“百年之后,愿安身于此。”因此就由胡蝶等出资,在东桥堍建造了一个“明星亭”,并有海盐县教
育界名流吴元亮所撰写的楹联:“看此湖美不胜收,也好比得昔西子;忆先人诗曾有话,本来说是小杭州。”我在1983 年12 月8 日—11 日参加“杭州风景旅游研讨会”后,随大家去该湖游览时,听该县博物馆长鲍翔麟同志介绍后,大受感染,即兴吟出了一阙,调寄《水调歌头》其词:“(指杭州西湖)名声振,妹妹埋永安。只怪后羿听谗,逼嫦娥药吞。亏得盘古留情,允蟾精紧相追,瞻日月并升。胡蝶也想要,百年后安身!忆往昔,看如今,问雄鹰:夸父可见?何苦徒赶数千春。又问苍海岫云,有穷你们可闻?愿了相思债。请君休笑妾,白首聚天伦。”
    明星公司结束了《盐潮》电影拍摄后,给全体演职人员休假十天。并想到天目山既避暑,又游玩;那时杭徽公路已通车到了化龙,而化龙到天目山,只有步行或坐轿。原来是打算到西天目看大树和登上仙人顶看日出,而这天到达化龙时,恰恰是去西天目山的轿子都已发完,要明天上午才有。倒是有东天目山的现成轿子;同时轿夫又拼命说东天目山也有大树,而且还有雄伟的瀑布,如果登顶也能看日出,还能看到杭州和钱塘江等景观。虽然仍有少部分人愿意步行到西天目山去,但毕竟是少数,特别是一些文弱演员和女同胞,极力主张坐轿去东天目山,最后大家只好一同去了东天目山了。东天目山的确也有许多大树,是有雄伟壮丽的东瀑、西瀑,同时还见到了由昭明太子手植的红豆树(南方红豆杉),和萧统的参禅、分经的故事,有部分体力好的还登上了“大仙顶”;由于气候不佳,未能见到日出。而胡蝶等感情丰富的几位女演员,又想建亭、碑等以作留念,由于资金不足,最后同意了昭明禅寺主持得明的意见,出一部分资金修缮山门,同样给出资者留下芳名。
    有咏:“青龙山上留椿屋,昂首雪松含羞竹;风弄白杨疑雨声,蝴蝶(影射胡蝶)梦醒黄粱熟。愿将衷情东风托,神州已成芙蓉国;树高千丈叶落根,望春花发当归熟。”叶浅予先生重游天目山时,也有和诗:“天目古刹寻旧游,名山青翠世事迁;留椿屋下说风流,蟠龙桥头话烽烟。参天古木喜无恙,触目残刹待重建;回首华年壮游时,流光飞逝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