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碧华的作品风格诡异,与传统的文化所传达的思想相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经常借古讽今,我们从舞蹈作品《胭脂扣》的背景故事、创作过程、音乐特点以及动作设计等方面来分析香港作家李碧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去探究女性的爱情和命运。
关键词:李碧华;女性形象;舞蹈形象;肢体语言;
一、舞蹈《胭脂扣》的背景故事
舞蹈《胭脂扣》是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编导家张云峰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作品改编而成的一个长达七分钟的女子独舞,这个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在“倚红楼”有一位容貌姣好的风尘女子如花,让许多男士都一见倾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是如花身为风尘女子,却也有自己的骄傲,她渴望真挚的爱情,直到一天他遇见了十二少的陈振邦,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十二少便日日买醉,眷恋如花,如花也钟情于十二少,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他和十二少的感情并不获得父母的支持,更因为十二少出身于名门,双方的家庭地位身份悬殊,如花与十二少的感情受到陈家父母的百般阻挠,如花却鼓起勇气到陈家恳求但却被认为是“邪花入宅”。无奈之下,二人私定终身。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为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吞食殉情,但不曾想十二少途中退缩,被救了起来,在阴间的如花迟迟不见十二少的踪影便重返人间寻十二少,但是时过境迁,但是现在已经是五十年之后,如花不知如何才能到昔
日的恋人十二少,最后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报社的记者,通过报社记者以及他女朋友的帮助,如花历经了各种磨难终于见到已经年老贫苦的爱人十二少。舞者刘岩将如花的喜怒哀乐五味杂陈的风尘女子形象生动的展现给观众们,将传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相悖。整个舞蹈从女性角度出发,讲述了女主如花爱而不得最终放弃的内心世界,探究了旧时代女性的爱情和命运。如花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探究旧时代女性的爱情和命运。
二、李碧华作品的特点
李碧华的作品风格诡异,与传统的文化所传达的思想相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经常借古讽今。她的代表也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例如《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古今大战秦俑情》、《川岛芳子》、《饺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她的作品灵感不仅仅局限于香港的文化,也将旧上海文化与老北京文化收入囊中。她以其自身的女性独特视角,从人的真善美角度出发,将情的
发展融入她的作品里,揭示的不仅仅是每个主人公不同的内心世界,探究女性的爱情以及命运,更加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残酷以及对女性自由的剥夺。她让《胭脂扣》中的如花爱而不得殉情自杀,心有不甘从阴间重返人间寻昔日爱人,却发现早已成为过往云烟,和十二少的感情也早已物是人非,最终含恨离去。她让《青蛇》中的白蛇孤独数千年,并让青蛇成为一名新时代的觉醒新女性,彻底的认清了许仙的面目,推翻了从古到今人们所颂扬的爱情,整个作品充斥着对爱情的讽刺以及对人性的失望;她
让《潘金莲之前世今生》中的潘金莲摆脱之前的恶名,经过九世轮回化作为上海舞蹈学校的芭蕾新锐单玉莲,将潘金莲过往的形象倾覆,将她重新塑造成一个被侮辱历经许多劫难却也难逃宿命的女性形象;让《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演绎了半个世纪的悲欢聚散,不仅仅揭示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探索,更加道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言;让《川岛芳子》中本应是肃亲王第十四个格格,从小接受间谍训练并经历了婚姻失败,最终成为一名日本间谍,结束悲惨的一生;在《饺子》这部作品中详细的描述了女主艾菁菁与老公之间的情感历程,同时也通过主角所吃的“孽种”隐晦的暗示了未成年少女所承受的家庭暴力和悲剧。她笔下的人物描写曲折细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她让整个故事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正所谓,人生如梦。李碧华将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全部颠覆,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思考、塑造女性形象,使形象与圆柱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出入,凸显女性的社会地位。作者想象力丰富,从传统文化,现实社会等角度反应女性的精神诉求,所有作品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其中却涵盖了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
二、舞蹈胭脂扣的创作过程
编导家张云峰认为文学作品《胭脂扣》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香港的生活,同时将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将现代人的爱情相比较,讽刺了现代人对爱情的态度,现代人的爱情竟不如昔日的真情,传达出对现代爱情观的批判,他认为作品中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告诫女性对爱情不要盲目,要认清现实,增强自主意识。张云峰以舞蹈的形式将文学作品《胭脂扣》呈现在观众眼前,即使观众没有读过
作品也可以一目了然的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情感态度,给观众美的感受和心灵的洗礼。
一个舞蹈作品的诞生是需要三大要素:即动机、要素、环境。
动机是指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时所产生的念头,舞蹈动机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用来满足个人的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舞蹈的创作动机中融合了编导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从而产生作品创作的动力。
舞蹈的创作动机有两方面,一为内在动机,二为外在动机,内在的动机指的是编导内心想表达对作品的真实情感,外在的动机指的是外界环境对作品创作的影响,舞剧《胭脂扣》的诞生来源于是舞蹈演员刘岩想参加全国第六届舞蹈大赛
从而到青年编导家张云峰,两人经过千万次的磨合,最终为其量身定做了这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这个作品的创作动机不仅仅如此,更是因为剧中的如花渴望爱,需要爱,却因为得不到爱而以悲剧结尾,这是一种舞蹈创作中的缺乏性动机。
从舞蹈中可以看出编导家张云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编舞法中的即兴编舞法。即兴编舞法的优点是可以将编导的构想非常迅速且完美的转换为舞蹈的形式。编导者通过自己的想法以及构思给予舞蹈演员一定的舞蹈动作指令,舞蹈演员根据给出的指令再融合自己的情感,通过肢体的运动去展现出来,最后从中提炼凝结适合于该舞蹈作品的动作,将其不断的加工再进行凝练,最后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身体前倾
立半脚尖,双腿快速交替向前圆场跑动,这就是胭脂扣的主题动作,整个舞剧都是在半脚尖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舞剧中舞蹈演员身体的前倾以及半脚尖的应用都是编导从舞蹈演员身上获得的灵感,并将这些灵感完美的融入到作品当中去。
舞剧《胭脂扣》采用的舞蹈结构是三段式结构,每一段的形象比前一段的形象更加深厚细腻,层次分明,不断渐进,将如花的形象塑造的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深入人心。
最后的一点就是舞蹈的创作环境,舞蹈的创作环境就如同舞蹈的动机一样,分为内部的环境和外部的环境。因为其改编于同名香港电影《胭脂扣》,编导结合自己的编创经验和舞者的自身条件创作出如花的舞蹈形象和舞蹈动作,舞者刘岩在身材上有很优越的条件,柔韧性非常好,可塑性极强,为了可以使人物更加的传神,她反反复复的看李碧华的《胭脂扣》和同名电影,深刻体会任务的心理。其次就是外部的原因,比如服装的选择,这个舞剧选择了旗袍作为其服装,从视觉上就将观众拉回到上个世纪那个浮华的年代,使观众与舞者的情感出现共鸣。
四、舞剧《胭脂扣》音乐特点及动作设计
舞剧《胭脂扣》是一个三段式舞蹈,他不同于以往A+B+C式的结构,它是一个A+B+C结构的情绪舞,整个舞剧的音乐和舞蹈都是十分匹配,能很好地表现出作品不同阶段所表达的感情。作品中的音乐强弱分明,变化明显,将舞蹈的空间、舞者的气息动作和音乐的旋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舞剧的音乐也使用的极其考究。舞剧第一段的音乐采用的是有陈珊妮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花样年华》,这首曲子的节奏分明,旋律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是3/4拍,7 0 7 1 2︱4· 3·︱6 0 4 3︱2 07 1︱23 3·︱7 1 6 6·‖,节奏明显,舞者身着酒红旗袍,长发盘起,步态轻盈,行匆匆,小碎步出场,穿行在暗红的烟幕里,表情时而忧伤时而欣喜,表达了在迷茫中寻回忆已经逝去的爱情,舞者动作不仅十分的流畅,也将一个烟花女子的挺拔,骄傲却又风情万种的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
舞剧第二段以钢琴的演奏为主,小提琴为辅,表达的就是女主如花在服毒自
尽时的场景,女主在“奈何桥”边回忆过往的爱情,凄凄惨惨却不愿离去。所表现的主题是女主如花命运的转变,过去的繁华似锦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了,如花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和残酷。第二段的最后用一连串的琴音来表现如花和十二少双双服毒殉情后,如花在阴间着急地寻和等待爱人十二少的场面。
舞剧的第三段是选自黄莺莺的歌曲《葬心》,这是一首旋律极其让人震撼的歌曲,这首歌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这首曲子的旋律让如花回忆起与十二少的美好爱情,她彻底的对与十二少的感情失望,以至于绝望,转身踏上奈何桥却依旧心有不甘,右手伸向空中却抓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情,最后无力的将手垂下。这首歌曲将观众也带回了30年代,让观众也置身其中。
编导在《胭脂扣》的第一段整个大段运用了夸张的大迈步和不同以往的大幅度旋转动作,女主神情忧郁,
衣着艳丽,左手拎包,右手擦汗,从舞台的四点方向走出,在舞台上走“Z”字形,紧接连续几个的平转,最后停在七点做造型。这一段让人感觉到如花已经回到了与十二少相知相恋的场景,此时的肢体语言十分的流畅,表现出女主人的乱世中浮华的生活状态。
在整个舞蹈中,《胭脂扣》的第二段舞蹈为整个舞剧的高潮,编导运用了几个控旁腿的技术技巧和几个接连下大腰的动作设计、多次的快速旋转和身体强烈的颤动以及多组碎步、旋转、抱臂、跳跃、撩腿等动作来表现求而不得的无奈、伤感、无助、彷徨、也向我们揭示了如花想要见到昔日恋人的激动心情,更表现出世态的炎凉和女主的生活窘迫。
《胭脂扣》第三段舞蹈是结束段也是令人深思的一段,编导单纯又独具匠心的运用长时间的吊腰以及180度控腿,使看过原著或者电影的观众可以直接的唤起关于“鬼魂”的联想。这两组平时不带任何感情彩的动作在这段的情节上表现的十分诡异和神秘。最后伸手和凝望远方的造型,暗示她重回人间到爱人的场面。最后用下胸腰的动作表现如花的悔恨。整个舞剧结束在一个下胸腰的动作上,一个见人不见头的造型上,表现出如花对爱的绝望,预示了这段感情的悲剧。
五、《胭脂扣》的舞蹈动作的运用
整个舞剧中运用了舞蹈动作的三种基本形态。即抒情性动作,叙事性动作以及装饰性动作。
1.抒情性动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它是整个舞蹈审美的本质。它是舞蹈《胭脂扣》表达感情的重要依据和形式,它采用夸张,虚拟的手法来表达舞蹈的感情。抒情性的动作是整个舞剧的灵魂,与女主的生活,精神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抒情性动作是通过舞者动作的张驰度,力度,快慢,刚柔,来表达想表达的感情。这类动作主要是通过动作的舒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脾性进行深度刻画。抒情性的动作有一定的
概括性和抽象性,但是它只能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并不能表达人物的行为。例如在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声那段中,舞者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仿佛回到了当初,然而美好总是转瞬即逝,最后舞者缓缓转过身来,迈着缓慢的步伐向后走,突然又停了下来,又蓦然的回头,右手伸出,仿佛那是一丝希望,但心有不甘,暗示了如花和十二少不堪一击的爱情。所表达的含义就是伸手抓住他想要的爱情却空空如也,最后无力的落下手,想要给观众展示的便是对这段感情的失望以及绝望。刘德华老婆朱丽倩照片
2.叙事性动作也叫表意性动作,就是像人们交际时使用的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动作,就像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一样。这样的动作展示的是对整个事件的再现和模拟,具有和明显的生活痕迹。例如,整个舞剧的刚开始,舞者刘岩飘忽不定的眼神以及动作与气息的结合,都能深刻的把握住女主的心里,把一位风尘女子的一颦一笑以及和十二少的热忱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舞蹈都能很容易的将观众带入其中,身临其境,加深情感体验,例如在如花回忆过往时光的时候,仿佛是再一次进入熔炉,但是他的表情是坚定的,她从来不畏惧回忆,对他来说,他和十二少的回忆就是她的养分,他的支撑,他
依旧是一个不卑不亢,优雅从容的女子。
3.装饰性动作也叫作陪衬性动作,这种动作的作用就是辅助,比如乐曲的伴奏或中间的装饰音节,在舞蹈中可以起到烘托氛围、衬托、连接、转换等作用。比如,舞剧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间的衔接,将一开始从阴间归来寻爱情的迷茫到后来命运的转变,过去的繁花似锦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尤其是最后一连串的琴音来表现如花和十二少选择服毒殉情后,女主如花在黄泉路上着急地寻和等候爱人十二少的场面,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例如在那段钢琴和大提琴交替声中,舞者随着音乐的感觉,将舞蹈的感觉跳的非常细腻,让我们看到角在阳间的时光,一个幽怨的女鬼身着旗袍走在香港的大街上,人们却只把她当成是香港小的候选人,如花还是像当初那样吸引人,还有的人愿意为她。
舞蹈《胭脂扣》是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舞,舞剧中的动作将传统的动作一一推翻,创造了一种新的动作模式,整个舞剧中的动作都十分的大胆,所有的动作都更加的提拔,舒展和奔放。舞蹈动作十分的简单,舒展,每个动作的衔接都十分的连贯,感觉就是舞者跟随者音乐,跟随着内心的想法随意而动,同时将“悲”的情感元素贯穿其中,将现在与过去,回忆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舞剧开始“寻中的行走”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女主如花的内心情感。并且在舞剧中运用了大量旋转的技巧,但是与传统的转又有所不同,里面加入了踢腿,甩手,大幅度的跳跃动作,让观众身临其境,通过动作看女主人公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六、胭脂扣的艺术特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