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区域历史
台湾,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子系统。尽管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台湾文化在长期的孕育和发展中具有它的特殊性,但万变不离其宗,至今,台湾文化文仍然固守着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并与潮汕文化有着诸多相同的特征。深入研究潮汕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异同,更能进一步证明: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同是以中华文化为母文化的近亲支系。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文字、共同文化意识、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研究一个地域文化的民族性,总是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最基本要素——人(人的迁徙流向)及其语言文字、行为方式和心意传承等主要因素,其中包
含该地域民众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生礼仪、民间文学和艺术活动等,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潮汕人
从潮汕先民的迁徙流向和台湾原住民的主要构成,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他们的根同出一源:来自南迁的中华
汉民族——龙的传人,而且同属古闽一族的后裔。其中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份:一是原住先民。据《舆地广记》卷三十五《广南东路》载:“潮州,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这与《太平御览·十道志》所说的“潮州,潮阳郡,亦闽越地也”以及清代温仲和撰写的《嘉应州志》所载的:“仅揭阳一县,兼有潮州九县及漳州、漳浦
潮汕与台湾的文化亲缘
陈嘉瑜
提要:潮汕和台湾这两个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文字和方言、民俗风尚、戏剧和民间艺术等方面都十分相似。通过详细比照和溯源,证明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是同属中华文化的近亲支系,台湾同胞的根在祖国大陆,台湾历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关键词:潮汕文化;台湾文化;;一个中国
作者简介:陈嘉瑜(1946— )男, 汕头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席 ,汕头市台港澳经济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台湾人口以汉族为大多数,其中多数也属古闽一族。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一万多年至三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台湾与我国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台湾的原始人类,正是那个时期,经过长途跋涉,从大陆走到
台湾的。1970年,在台南县左镇菜寮乡发现的被命名为“左镇人”的人类头骨化石即是佐证。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由于世界性气候变暖,大陆冰川溶化,海面上升了一百多米,台湾才开始成为与大陆分开的海岛。在台湾各地考古发现的“长滨文化”、“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等遗址,也都证明了台湾古人类和祖国大陆古人类民族同属一源。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者还在台东县早南乡发现大批二、三千年前台湾先民留下的出土遗物,经鉴定和研究,确认年来的事。宋代,澎湖已有汉人居住,从此,沿海渔船为了避风取水,或修理船具帆索,不时会在台湾某处海岸登陆,作短时逗留,慢慢就定居下来了,形成一个个的渔村(这与汕头的形成完全一致)。进而,便与台湾住民开展贸易、进行种植,以至形成规模开垦。此期间又有几次高潮: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由于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所率部属多为闽南子弟,1646年又起兵抗清,移师南澳,在南澳招兵复台(至今深澳镇原政府大院仍有“招兵树”为旅游景点,台湾高雄还有一条“深澳街”),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所率部属均在台湾定居下来。二是清初移民高潮。由于清初封建剥削严重,兼并之风盛行,加之闽南、粤东沿海“田少山多,人稠地狭”,很多失去土地的人们不顾清朝的海禁,纷纷冒死“偷渡”到台湾谋生,促使岛
29
区域历史
内人口激增,大大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严重缺乏的局面。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编查户口时,台湾人口已由清政府统一台湾时的不足20万增至2003861人,百年间增长10倍。三是1949年国民党溃败台湾时,相继入台的有大陆各省同胞130万人。至此,台湾共有汉、蒙、回、苗、高山等多种民族。其中,汉族是最主要的民族,占全台湾人口总数的97%以上,他们基本上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和广东的潮汕,这部分人统称闽南人,成为汉族的主体部分,1946年以前几乎占台湾全省的80%,至1949年这个比例才有所减少。
汉字·普通话和闽南话
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文字,是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共有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和普通话(台湾称“官话”)是两岸共用的文字和语言,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其中两个区域性分支——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则又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和台湾地区最为显现的共同性。
在台湾,闽南人和客家人占人口总数近90%,这两个汉文化的分支,在台湾有着最深厚的基础,甚至同原住民文化一起被概括为台湾的“本土文化”。尤其是闽南方言文化,是目前台湾地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台湾景点在大潮汕各县(潮澄饶、潮普揭、海陆惠和南澳),除澄海和南澳县本土没有客家人之外,其他各县都有客家人及其后裔,客家文化自然成为潮汕文化中的一个部分(本文旨在研究闽南方言文化,故客家文化略)。
在地方方言中,占台湾人口2%的高山族,使用的高山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言的印度尼西亚语族,这些语言都属胶着语,与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一直是台湾广泛流传的地方方言,使用人口几乎占了80%,被称
为“台湾普通话”。
闽南方言是由中原古汉语分化出来,吸收了一些闽越族的语言,经过几个历史时期变化发展而成的,分布在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广东潮汕地区和海南岛、雷州半岛的一部分地区、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但语音腔调上又有些差异,即方言里面又有方言。同为闽南语系的潮汕话和台湾话,就大体一致,又小有差别,这些差别就象潮汕话中的潮安话与潮阳话、澄海话与揭阳话的差别一样,只有语调的不同,而总体却是一致的,接触日久,当能无师自通。这里试举潮汕话与台湾话相近的几种情况:
l、有入声调是闽南话与普通话的较大差别,也是闽南话留存古音的一大明证。台湾话(闽南话)有阴平
、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7个声调;潮州话则有上下平上去入8个声调(如以潮音读的:分、粉、训、忽、云、混、份、佛),潮州话与台湾话较之与普通话的差距,更为接近。
2、潮州话与台湾话都保留了诸多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所没有或少有的古语词,如:伊(他)、按(米汤)、啉(饮)、走(跑)等等。
3、潮州话与台湾话在语法上有着同样的特殊格式、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如“柴”本是名词“木柴”之意,但闽南话加上程度副词“真”,“真柴”,便成了形容词“很呆板”之意,还可以说成“柴柴”。还有“米汤”的闽音:“按”、“按按”,便成了“很稀”之意。
4、潮州话与台湾话的“一”都不但可作数词,而且还经常用作副词,表程度修饰形容词。如“一肥” (非常肥胖),“一帅”(非常美,海丰话)、“一富”(最富有)等。
潮州话和台湾话在句型上,也有许多相同的特殊之处。如人家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潮州人和台湾人的回答通常是:“有”、“有去”或“无”、“无去”。而普遍话的回答应该是:“去过”或“没
统文化核心要素凝聚下,成功地融合,表现出新的特。这足以证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其历史的惯性,都要远远超过任何层次的外族文化、不同制度和经济差别的影响(除非那个民族被灭亡了,如古巴比伦、玛雅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就一个民族而言,它几乎是不可变更的,而只能在历史演革中不断升华。
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同样在他们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特别在核心要素上,从没偏离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轨道。究其原因,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两地民众同属中华汉民族的子系,其次是他们的成熟期都是在明清两朝。
潮汕文化的成型期较之台湾文化要早得多,发展期则在唐宋时代,特别在唐代,韩愈等京官先后干的伦理道德,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归结点;社会结构及观念系统由多元走向大一统,在大一统中又包容着多元潜质;重人生,轻自然、一天人、令知行、同真善的思维路向以及对异族文化的受容态度等等。其中,人际间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最为核心的精神。凡此种种,其深层文化意识的根,依然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后,潮汕大地和全国各地一样,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扬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特别是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有了质的飞跃,使潮汕文化不断得到升华。可惜,这样的机遇,由于海峡两岸的阻隔,我们的近亲支系——台湾文化却失之交臂。
31
区域历史
风俗习惯·亲缘性
尽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有着巨大的凝聚力,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众多子系统都没有偏离过其基本内核。但由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加上悠久的历史衍生演变,必然派生出多姿多彩、各具特的各种区域文化,呈现出中华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潮汕文化和台湾文化便是其中两个具有亲缘性的地域文化,这种亲缘性,集中展现在她们具有共同的民俗、风俗和习俗上。
民间信仰、风俗。潮汕和台湾两地,都有着共同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和先贤崇拜的风俗。其中,最为一致的首推妈祖信仰,而且两地的民间传说都完全一致:妈祖姓林名默,又称默娘,福建泉州莆田县(现为莆田市)湄州岛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3月23日,卒于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林默自小即能言人祸福,预测天象,告知船户可否出航,为乡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其元神还经常在湄州一带的海面上,救人于水厄海难。她的善心美德,博得乡亲们的无限崇敬,生前便被尊为神女、龙女,到处传颂。死后人们不愿承认她的死亡,认为她是羽化登仙,是神仙来唤她回去。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也为了祈求她的庇佑,当地居民就建起第一座妈祖庙,每年农历3月23日和9月初9日,都要祭祀这位海上守护女神,妈祖还不断受到历朝帝王的册封。潮汕地区最早信奉妈祖当在有宋一代,妈祖宫也遍
布潮汕的每个市、镇和村落,始建于元代的汕头市妈屿天后古庙,就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妈祖庙。台湾地区,在明郑时期,便已普遍信奉妈祖,目前共有妈祖宫800多座,而且作为民间最主要信奉的神明之一,相当虔诚、隆重。这也是两地都是临海地区,靠海为生者众,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神力上的缘故。其他诸如佛道信仰和天公、土地公、灶君公、孔子祭、祖灵祭等也都是一致的。当然,两地也都有少数各不相同的祭拜对象,这里就不赘述了。
民俗和岁时节俗。潮汕和台湾两地,人们对于出生、婚丧喜庆和时序年节的风俗习惯,也都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如两地的婚俗,早期都有所谓“六礼”,即纳彩、换贴、纳吉、纳徵、择期、迎亲等环节。首先是问名和纳吉,由媒人缀合,互换庚帖,看看是否相合而不相冲;初步同意后便是相亲;然后是定亲(即订婚)、行聘;再后是择期,定下结婚的吉日;最后才是在吉日辰迎娶和闹新房。其中迎娶的礼仪最是繁冗,有上下轿的礼节、有“舅仔灯”、嫁妆、还有新娘上轿前必需哭几声、有拜堂、吃新娘圆和新娘茶、翁姑赏面礼、有做四句和闹洞房,不一而足,十分繁琐。两地风俗都十分相同,也都自清末至今,逐渐简化合并。
其他诸如小孩出生、出花园(台湾称成人礼)以至丧俗等,两地也都如出一辙。
至于岁时节俗,两地更是一致。潮汕和台湾民众都十分重视民间的各种岁时节日。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被潮人和台湾人都称为“时年八节”的8个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特
别是春节、元宵和中秋,两地习俗完全一致。如春节前,一般是正月廿四日,两地主妇都要对住宅进行大扫除,称为“採囤”,扫去屋内积秽,以示迎来新运。除夕夜,两地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合家团聚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必定启用火锅,俗称“围炉”,围炉的菜肴,无论贫富,尽量丰盛,但鱼是必不可少的,象征“年年有余”;除夕之夜,人人都要相聚一起,品茶谈天,共话一年的收获和感受,彻夜不眠,俗称“守岁”。大年初一,零时一到,家家燃放爆竹,焚香祝祷,以清茶、年糕祭家神、拜祖先,男女着新装,小孩和老人都会得到压岁钱,全家会依照辈序相互拜年问好,请前来拜年的客人吃槟榔(潮人吃橄榄,称“槟娜”)。这天最忌吃粥,忌毁器皿和扫地。初二日,是新婚夫妇回娘家的日子。初三夜,俗称老鼠娶亲,要尽早熄灯就寝。初四为接神日,初五为开张日,商人于这天开市大吉。正月初七是人日,家